打牢提前跨入全省綜合實力十五強的基礎
2、以大調整提升發展水平。以上大項目為重點,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把引進工業項目作為強攻工業的主攻點,把發展工業企業作為優化經濟結構的著力點,確保工業項目投資總額達10億元。努力建設好工業園區,提高進園項目的競爭力和園區企業的綜合實力,促進在建項目盡快投產,投產項目盡快見效。以農民增收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1號文件精神,按照“山上辦綠色銀行、山下建優質糧倉”的布局,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推進以蠶桑為重點的“1116”工程,形成山下以糧食、蠶桑生產為主,山上以藥材、茶葉、林果和山羊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化新格局,全年新擴桑、茶、果各1萬畝,低改桑、茶、果各2萬畝。以搞活商貿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地處湘鄂贛三省九縣中心的優勢,大力發展邊貿等三產,把我縣打造為三省九縣的邊貿中心。
3、以大改革激活發展動力。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配套改革,全面減免農業稅;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提高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積極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改革;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鄉鎮政府在農村稅費改革后的職能轉換,提高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于公益福利事業,服務于農民產前、產中、產后的能力;深化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4、以大環境集聚發展要素。大力加強公路建設,突破交通瓶頸制約。積極做好阿深線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的準備和相關工作,抓好我縣到平江、通城、崇陽、奉新的出境公路的設計、規劃和申報工作,加快建設步伐,努力打造至南昌、九江、武漢、長沙四市二個半小時經濟圈。推進城鎮化進程,改善人居創業環境。進一步做大做美縣城,完善城南2.8平方公里新城區建設。繼續抓好“四創”工作,年內確保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山水園林城市”一次申報成功。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積極打響“四最”品牌,努力把我縣建設成全市最低規費區和湘鄂贛三省九縣“商貿洼地”。
5、以大和諧增強發展合力。始終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三個成果一齊要,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切實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全面開展農村貧困戶和城鎮特困戶普查工作,對困難群體實行重點扶助和結對幫扶,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水平。堅持“發展、鞏固、完善、創新”的工作思路,“高起點、高標準、創一流”地抓好移民扶貧工作,力爭全年搬遷6000人。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抓好安全生產。
6、以大學習提高發展本領。全面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鞏固“提高執政能力,加快修水發展,提前跨入全省綜合實力十五強”大學習、大討論成果,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執政素質和執政水平,提高抓好具體工作的操作本領和執行能力。繼續深入推進“三項創建”活動,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切實增強黨員隊伍和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和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不斷提高各級干部拒腐防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