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及建議
五是股份合作型。即由農戶、集體和企業自愿組合,共同出資,共同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而建立的緊密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鄯善縣辟展鄉克其克依村11戶養殖戶出資70萬元,貸款40萬元,成立了養殖合作社。2003年,共育肥牛羊5086頭(只),銷售皮張2.8萬張,年純收入39.6萬元。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鄉托洪臺村120戶農戶集資入股,組建股份制的冷水漁養殖合作社。瑪納斯縣旱卡子灘精米專業合作社,是由農民以土地和資金入股60萬元,縣、鄉供銷社出資170萬元創辦的。
六是政府或有關部門牽頭興辦。庫爾勒市蔬菜專業技術協會,由庫爾勒市副食辦牽頭創辦。目前擁有會員200余人,2個經濟實體,12個蔬菜生產基地,固定資產達220萬元。昌吉州奶農協會、呼圖壁縣二十里店鄉養牛協會、阜康市三工鄉蟠桃協會等,都是由政府發起組織,農民自愿入會,主管領導任協會負責人。
二、各地積極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一)積極引導,大力扶持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伴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而出現的新生事物,尤其在我區尚處起步階段,就更離不開各級黨政及有關部門的積極引導、組織推動和大力支持。2000年以來,巴州利用會議、廣播、電視等媒體以及通過包鄉住村、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提高廣大干部、農民群眾對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要性的認識,并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如無償給養殖協會提供場地,政府出資組織協會負責人、村干部、農村大戶、農民經紀人到內地考察學習,農業技術部門優先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技術服務等。塔城地區今年年初在地委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制定了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規劃,出臺了準許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從事農業生產資料的購銷業務;登記、注冊部門放寬政策、簡化手續,降低收費標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其成員提供技術服務或勞務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阿克蘇地區地委、行署下發的《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各級政府要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投入財政專項資金和各類經營人員、技術人員,積極引導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組織。要為農民專業協會的發展提供人才、資金、銷售、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和支持。阿勒泰地區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每個縣級領導聯手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縣直幫扶單位和鄉包村領導對轄區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具體指導和扶持,通過抓項目、抓產業、抓服務,推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克州出臺了四條優惠政策:(1)每年縣(市)財政要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貸款貼息,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引進、人員培訓、農產品促銷等,由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2)對發展較快、有突出成績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每年進行一次表彰和獎勵;(3)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所需的土地在流轉中給予優先解決;(4)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其他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享受同等稅收優惠政策。沙雅縣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扶持海樓鄉馬鹿養殖協會發展,規定馬鹿養殖戶每戶可劃撥養殖場地3—5畝、種植飼料用地3畝,只需交納水費,減免其他上交費用,大大調動了馬鹿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逐步形成了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