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司法行政系統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的建議
(七)全面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加強領導干部的法制教育。認真落實《沈陽市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暫行規定》,編發《沈陽市處以上領導干部學法目錄》,明確普法重點。市級領導班子法制講座每年不少于兩次;開辦局以上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輪訓班;開辦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法律專業第二學歷課程;完善市人大任命的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適時建立非人大任命的市管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加強公務員的法制教育。制定全市公務員學法用法考試、考核辦法并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合格證制度,統一頒發普法合格證。同時,要將公務員學法用法情況與公務員考核、評議等結合起來,作為公務員任職、晉級的必備條件;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研究制定《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并貫徹實施,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各區、縣(市)要在年內創建1-2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以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制教育。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重點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知識、世貿規則、企業管理法律知識和有關勞動、社會保障、環保、資源、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提高依法經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強社會面的法制宣傳,要適應入世的需求,大力宣傳世貿規則等法律法規;要切實做好市、區縣(市)、鄉(鎮)三級人大換屆選舉期間法制宣傳教育,加大對憲法、選舉法和地方組織法的宣傳力度,確保換屆工作的圓滿完成;要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宣傳工作。
二、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確保監院安全穩定
(一)建立實現安全防范的長效機制。以人為本,制定相應的監督、考核、獎懲辦法,完善安全穩定責任制;利用微機聯網、磁卡管理、監控監視等現代化技防手段,不斷增強防范打擊能力;與駐地公安、駐軍、鄉鎮、街道和有關單位建立起聯防網絡,進一步完備應急處置體系;積極參與“嚴打”斗爭,會同公、檢、法等部門,確立起監院內外深挖犯罪案件,打擊犯罪行為的各項程序;加強“法輪功”人員教育轉化,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
(二)建立實現治本功能的教育機制。努力實現教育手段的科學性和教育方式的多樣性,文化教育要向高等教育延伸,技術教育要向社會需求型和科技型轉移;特別是在心理咨詢、心理測試、心理矯治等方面要形成科學、規范的運作程序;完善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依法保障罪犯、勞教人員的人身權、知情權、休息權等基本權利的保障體系。
(三)建立實現現代化標準的保障機制。監院生產作為重要的改造手段,要逐步由院外向院內轉移,由從事勞務生產向從事固定生產轉移,大力發展固定生產項目,為提高改造質量創造條件;要科學調整監院布局,形成規模,合理配置警戒設施;理順投資體系,要在基礎設施、信息網絡、技術裝備、現代化辦公等方面加大投入,預計總投資額在8250萬元。
三、完善法律服務體系,提高法律服務水平
(一)實施“五化”戰略。1.實現規模化,實施“5510”規劃:通過政策扶持,市場調控,建立5家有100名以上執業律師的實力強、形象佳、有國際影響的律師事務所;5家有50名以上的執業律師的大所;10家有20名以上執業律師的的中型所。2.實現專業化,實施“520”規劃:積極引導律師機構和律師向專業化發展,建立5個以上以金融、證券、房地產、知識產權等為主的專業化分工明確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建立20個具有專業特色的律師事務所。3.實現外向化,實施“322”規劃:引進國外知名律師事務所在我市設立30個分支機構和辦事處;引進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在我市設立20個分支機構和辦事處;我市律師事務所到國外、省外設立20個分支機構和辦事處。4.實現名牌化,實施“753”規劃:全力打造7個省內有名,5個國內有名,3個國際有名的品牌所,今年分別打造3家、2家和1家;培養出50名在省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律師,20名在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律師,20名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律師。5.實現規范化,實施“111”規劃:建立起一個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行業管理體制,建立一個嚴格的內部自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