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八大戰役” 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是扶持上要徹底到位。著力為民營經濟提供與外資企業一樣的政策、一樣的服務、一樣的保護,重點扶持一批成長型民企,推進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水平。要加大骨干企業的培植力度,在政策支持、人才引進、土地審批、協調資金等方面重點扶持,促其增投入、擴規模、上檔次。要把重點以政府推動轉到服務體系建設上來,建立健全行業協會、信用擔保、人才培訓等體系,進一步落實好聯系民營企業制度,盡快研究制定具體有效措施,構建起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服務平臺。
五、以實施“一號”工程為抓手,打好農民增收主動戰,全力實現農村經濟大發展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基礎在農村,根基在農民。解決“三農”問題,要用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思路去指導農村工作。一是以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當前特別要抓住秋種的有利時機,加快良種的引進、選育和推廣,組織好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努力擴大高產、優質、高效作物的種植,大力發展冬季農業。同時要繼續擴大專業養殖和大戶養殖,發展一些“短平快”的畜禽養殖,加快純化鎮河里村櫻桃谷鴨等畜產品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畜牧業的發展水平。借全市水產和畜牧現場會剛剛在我縣召開的東風,進一步培育壯大畜牧、林果、蔬菜、水產四大主導產業。年內黃牛出欄總量達到15萬頭,冬棗發展到6萬畝,蔬菜22萬畝,新增淡水養殖面積5000畝。二是引導各鎮以市場為導向,推進農業產業化。以發展壯大華康、利億嘉、龍升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為總抓手,爭取省、市財政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專項資金,拉長產業鏈,拓寬農民增收空間,力爭年內有1-2家成為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3家成為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一批加工大戶、銷售大戶,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三是加大農業和農村的投入。秋種在即,冬閑將至,各鎮要抓住時機,針對今年防汛抗旱中暴露的薄弱環節,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為中心,突出抓好大中型水利設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設。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加快已開工路段的完工速度,確保年內完成400公里農村公路改造任務。四是推廣純化鎮農民出國打工的經驗,積極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掌握好政策,使用好資金,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水平,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勞務輸出。要加快市場信息網絡建設,想方設法讓勞動力供求信息對接;要抓好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維權服務,努力構筑穩定的勞務輸出網絡和輸出渠道。
六、以開源節流為方向,打好組織收入攻堅戰,全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程度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高低,是一個地方經濟運行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我們要端正思想,堅定信心,千方百計做好財政稅收工作。一要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努力挖掘增長潛力。要堅持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對稅源基礎好、潛力大的地方和企業,加大征收力度。同時,要抓好零散稅收及非稅收入的征收工作,特別是做好耕地使用稅、契稅、車船使用稅等零散稅收的征管,做到應收盡收;要進一步加大對預算外資金的監管力度,把預算外資金財政分成收入及時足額收繳上來。二要加強對組織收入工作的協調配合。財政、國稅、地稅、公安要統一思想,搞好配合,堅定不移地樹立完成收入任務的信心和決心,積極努力地做好組織收入工作,切實加大稽查力度,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一級對一級負責,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必須千方百計確保完成。三要強化納稅人納稅意識。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沒有國家稅收的支撐,國家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安居樂業就無從談起。依法納稅,是納稅人的基本義務,更是必備的品德。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要切實增強納稅意識,堅持依法誠信納稅。四要嚴格控制財政支出,確保重點開支需要。發揚“兩個務必”的優良傳統,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消費性支出。除法定支出增長外,其他一般性支出要能壓則壓、能緩則緩,努力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資金,真正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工資發放、社會保障、招商引資和城市重點建設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