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15年工作重點
(二十六)繼續加強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全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完善全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辦法,逐步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工作人員考核制度。制定《xx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動規定》,優化全市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按照成委發〔〕10號、成委發〔〕36號文件要求,繼續做好選派城區專業技術人員支援服務農村基層工作,落實支援服務人員生活補貼等待遇,加強監督監察,確保服務質量。
(二十七)繼續加強軍轉安置工作。按照XX年軍轉安置工作部署,進一步挖掘安置潛力,拓寬安置渠道,健全完善公平公正公開的安置工作機制,探索和改進安置辦法,確保年度安置任務順利完成。建立健全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管理服務工作機構,進一步完善自主擇業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改進和創新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創業扶持辦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大力推進軍轉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創新培訓方式,充實培訓內容,進一步加強軍轉干部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繼續實行部分企業軍轉干部解困穩定工作專項目標管理,全面落實、及時兌現解困政策,確保企業軍轉干部隊伍總體穩定。
六、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十八)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根據國家、省總體安排部署,結合公務員分類管理進程,研究提出符合不同類別公務員特點的工資待遇政策實施意見。繼續配合做好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
(二十九)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繼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全面完成公共衛生與基層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穩慎推進”原則,穩慎推進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統籌考慮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研究完善高層次人才工資激勵與制約機制。
(三十)完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進一步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和調控,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企業工資指導線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促進企業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調節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七、鞏固和諧勞動關系
(三十一)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加強對用人單位貫徹執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日常巡查和書面審查,繼續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市范圍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執法檢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建立健全處置突發性群體事件工作機制和跨地區案件協查機制,妥善處置突發性群體事件和跨地區重案要案,切實維護城鄉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全面深化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鞏固“兩網”基礎,完善管理體系,擴大覆蓋范圍,拓展服務功能,努力實現“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全動態”監督管理。堅持以執法服務促發展為主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執法宣傳活動,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守法意識和勞動者依法維權意識。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
(三十二)加大人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信訪工作力度。加強人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基礎建設,依法建立市、區(市)縣人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一步做實市縣兩級人事勞動爭議仲裁實體機構;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進一步規范調解工作程序和制度,逐步形成市、區(市)縣、街道(鄉鎮)和企業共同協調處理人事勞動爭議的工作網絡。加強人事勞動爭議仲裁實體機構能力建設,強化人事勞動爭議仲裁的規范運行,充分發揮“調裁結合、以調為主”的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功能,加快勞動爭議仲裁信息化建設。強化法律法規和辦案業務的學習培訓,提高仲裁隊伍辦案能力,提高案件審理質量和效率,仲裁結案率達到90%以上。強化人事勞動保障信訪制度建設,認真落實信訪工作逐級負責制、信訪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明確任務,強化責任主體,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信訪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發生。落實信訪維穩工作研判制度,加強信訪綜合分析研判,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