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局工作要點
10.進一步規范民辦教育管理。
加強民辦學校年檢工作,實行招生簡章及廣告事前備案制度,探索對民辦學校董事會引入獨立董事制度,規范和監督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對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定期進行檢查和評估,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加大常規檢查和指導力度,嚴格審批程序和年檢規定。
11.高度重視發展特殊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的辦學水平,以特殊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工程為契機,辦出特色,創出品牌。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完善其服務與指導功能。組織全區各類型智力殘疾學生開展勞動技能、職業技能大賽,展示我區特殊教育的辦學成果。
四、強化特色創建,推進教育內涵發展
12.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學校德育工作內容,圍繞理想信念教育、習慣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要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小學階段重點抓養成教育,初中重點抓規范教育,高中重點抓勵志教育,中職重點抓責任教育,不斷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認真落實新修訂的《天津市中小學德育工作評估方案》。繼續深化“東麗學子道德實踐工程”活動,召開總結大會。廣泛開展學生生命教育,出臺《東麗區中小學生生命教育實施意見》,印發《東麗區中小學生生命教育讀本》,大力普及自救自護知識,舉辦安全教育競賽活動。加強德育隊伍建設,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完善班主任管理、考核和獎勵機制。辦好家長學校,發揮法制副校長和校外德育基地作用,加強學校內外育人合力。
13.加強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建設。總結近幾年中小學社團建設成果,開展展示交流活動,探索青少年思想建設的新途徑。以提出的爭當“四好少年”為實踐內容,加強雛鷹爭章活動,出成果,出經驗,創建天津市少先隊活動品牌,在全市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以華明家園入選世博會最佳展示區為契機,開展“愛我家鄉、奮發有為”主題教育活動。以“我們和未來有約”為主題,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開展“十八歲成人儀式”系列教育活動。抓住重大節日契機,開展好青年志愿者、手拉手、學雷鋒奉獻、愛心助困等活動。
14.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狠抓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的落實。在全區初中開展“品味書香享受經典”師生讀書活動。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積極開展學生感興趣、有特色的“陽光體育運動”,保證青少年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體育工作量化評估,對全區中小學體育工作進行綜合考核。加強體育教學改革,實施體育教學新的管理辦法。建立中小學田徑訓練基地,打造東麗區中小學生田徑競技品牌。組織好東麗區第四十一屆中小學田徑運動會,組織東麗區“陽光體育”系列運動會,參加天津市“陽光體育”系列積分賽,爭取好成績。開展學生藝術、科技教育,落實天津市藝術教育規程,以太陽花學生藝術團的建設和二課堂活動帶動全區學校藝術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繼續開展好藝術節、合唱節等藝術教育活動,打造藝術品牌。加強科普設施和陣地建設,在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繼續舉辦東麗區第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周、科技輔導員夏令營、青少年科技夏令營活動,全面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加強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國防教育,健全軍訓工作機制。
15.發揮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加強學校常規性教研活動的管理,特別要抓好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指導,提高教研工作的實效性。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聯片教研工作,不斷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繼續抓好“三雙、一競賽”工作,使之再上新臺階。積極承辦全市、乃至全國大型教科研活動,打造高效品牌。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以科研促疑難問題的突破解決。
16.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分層次繼續推進課程改革,著力提升學生認知、做事、合作、生存、創新素質,促進學、思、知、行有機結合,著力提高教學有效性。小學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載體,進一步開發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展“課改六年回頭看”總結表彰活動、“我在課改中成長”青年教師論壇、課改回顧展等形式,有序推進并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扎實推進高效教學的實施,以課堂教學展示、校本教研、課題研究成果匯報等形式,組織開展“高效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初中以開展“常態課優質化、優質課常態化”研究為抓手,繼續開展高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繼續推進“學案導學”,優化教學方式。加強初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開展研究性學習成果展評活動;繼續加強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資源建設,舉辦通用技術學生作品展評活動。完善綜合素質多元評價機制,實現我區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生成長記錄電子化。加強教學質量監控評價工作,加強對小班化教學、幼小銜接、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跟蹤研究和聯系性評價,促進各學段之間的良性銜接和持續發展;在區政府支持下,與天津市考試院合作,開展初、高中校教學質量監測評價工作,促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小學、初中、高中認真總結反思,出一批有價值、有東麗特色的課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