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通用3篇)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1
在“傳達文件”和“會議通知”這兩件事上的工作失誤,反思了幾天,我覺得沒有一點客觀原因,這完全是我的錯,我必須獨自去承擔后果。在局長和主任語重心長地找我談過后,我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了。回想一年多來的工作,我走了好多彎路,犯了太多過錯,這樣糊涂下去,并無半點好處,只能是害了自己、毀了前程、辜負了領導、家人的期望。所以我必須勇敢地面對錯誤,展開深刻的自我批評,希望能夠懸崖勒馬,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檢討一:屢次犯同樣的錯誤,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了,這證明了我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崗位責任意識不強。辦公室是一個部門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以至累教不改,無可救藥,之后自然便是領導寒心、自己灰心、家人傷心。
“傳達文件”的失誤在于我的惰性,把自己凌駕于領導之上,妄圖猜測,認為領導不在,就可以省事了,結果只能是耽誤領導的工作計劃,換我做領導,也是忍無可忍的。“會議通知”事隔“傳達文件”不久,在局長的反復叮嚀下,我仍然無視領導的指示,又胡亂猜測局長是和主任在一起的,既然電話打不通就可以不聯系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嚴重失職。其實若局長自己來通知會議,又要我何用?通知四人開會,二人未通知到,后果真是不堪設想,換我做領導,這樣不服從領導、不尊重領導的下屬正是不要也罷。
檢討二:工作作風的不扎實,自然決定了工作能力的缺乏。我在工作上犯了這么多差錯,就是因為方法簡單、能力不強,沒有樹立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沒有全局觀念和崗位意識,有些工作又缺乏主動性,造成了今天的一錯再錯,自己也很遺憾,更不要說領導的失望了。
工作了一年多,還是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不得不去檢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很多基礎性工作需要在領導的反復催促下才能完成,有的還是未能達到領導的要求。現在連“傳達文件”和“會議通知”這樣的小事都辦不好,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啊!
作為工作的一個新人,通過這次教訓,我自覺還缺乏三股勁頭:一是面對新挑戰、新變化,有畏難情緒,缺乏頑強拼搏的“狠勁”;二是面對成績,容易產生自滿情緒,缺乏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再上新臺階的“韌勁”;三是面對形勢的變化,精力難以集中到辦公室工作的這個中心上來,缺乏沉下心來、埋頭苦干的“鉆勁”。
痛定思痛,我必須毅然決然地承擔責任,不能說挨了領導的批評,就心里不服,產生怨氣,更加消極怠工。只有眼光放長遠了,才能發現這次的教訓是非常及時的,借檢討的機會,我能充分看到自己的缺點,可以真正榨出衣服掩藏下的“小”來。
這件事不能就這么過去,我必須書面檢討,以此鞭策。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2
由于我做工作不認真、仔細的原因,沒有把工作做好,在“會議通知”上出現了工作失誤,在此我做出深刻檢討!
辦公室是一個單位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工作上容易出現失誤,以至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甚至會在其他問題上出現嚴重錯誤。經過領導在會場上強調的會風紀律和會后的批評和教育后,我立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造成“會議通知”工作失誤的原因,主要是因我責任心不強,對工作存在消極性。
在“會議通知”上的工作失誤,我反思經過,覺得雖存在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多因于我的疏忽造成工作失誤。我做為一名多年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盡犯如此低能失誤,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我做為一名辦公室副職干部,自己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崗位責任意識不夠堅強。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我必須去承擔后果。 “會議通知”的失誤在于我的工作消極性,諉過于日常工作中,我遇到有選擇性安排人員參會的通知,認為部門領導知曉“會議通知”就可以了,認為自已已經完成了所受職權職責范圍,余下的參會人員安排、車輛安排等事務自己無權安排落實,即不再過問事項安排到位與否。結果造成應通知五人參加投資x黨委擴大會會議,而無一人通知到位。直至會議召開時間即將到達時,x黨政辦副主任和長還先后電話通知本人,至本人及兩位同事趕到會場時已造成嚴重后果。
通過這件事,我感到這雖然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長期以來對自己放松要求的結果。自己身為辦公室的一員,應該嚴以律已,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態度中,仍就存在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應付想法。對于一些應該仔細認真做的工作而沒有認真下來。現在,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做法,如果放任繼續發展,那么,后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都無法想象會由于我做工作不認真、仔細的原因,沒有把工作做好,在“會議通知”上出現了工作失誤,在此我做出深刻檢討!
辦公室是一個單位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工作上容易出現失誤,以至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甚至會在其他問題上出現嚴重錯誤。經過領導在會場上強調的會風紀律和會后的批評和教育后,我立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造成“會議通知”工作失誤的原因,主要是因我責任心不強,對工作存在消極性。
在“會議通知”上的工作失誤,我反思經過,覺得雖存在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多因于我的疏忽造成工作失誤。我做為一名多年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盡犯如此低能失誤,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我做為一名辦公室副職干部,自己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崗位責任意識不夠堅強。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我必須去承擔后果。
“會議通知”的失誤在于我的工作消極性,諉過于日常工作中,我遇到有選擇性安排人員參會的通知,認為部門領導知曉“會議通知”就可以了,認為自已已經完成了所受職權職責范圍,余下的參會人員安排、車輛安排等事務自己無權安排落實,即不再過問事項安排到位與否。結果造成應通知五人參加投資x黨委擴大會會議,而無一人通知到位。直至會議召開時間即將到達時,x黨政辦副主任和長還先后電話通知本人,至本人及兩位同事趕到會場時已造成嚴重后果。
通過這件事,我感到這雖然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長期以來對自己放松要求的結果。自己身為辦公室的一員,應該嚴以律已,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態度中,仍就存在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應付想法。對于一些應該仔細認真做的工作而沒有認真下來。現在,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做法,如果放任繼續發展,那么,后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都無法想象。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3
教了二十二年的單班語文,當了二十二年的班主任,在二十三個年頭里,卻由于工作需要,學校安排我教兩個班的語文,班主任沒當了,成了純粹的語文老師,心里是既有放松后的喜悅,又有工作任務加重之后的壓力。不當班主任了,自然沒有了那一攤子婆婆媽媽的雜事,剛開學覺得輕松許多,單純許多,所以心中暗喜:終于擺脫事務纏繞的苦惱,可以一心一意做自己的教學和教研工作了;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不到兩個星期,課時的增多,備課組任務的要求提高,來自于學校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學生作業多而難改,開始讓我“目不暇接”,上班沒有一點喘氣的時間,真可謂爭分奪秒,戰斗了一個學期。感慨頗多,慚愧多多。
我開學那時候,心想:現在專門當語文老師了,不正可以實現自己認真鉆研教語文的理想了嗎?人是有夢想的,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不例外。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一直讓我覺得自己教得不明不白,到現在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沒有先進而正確的系統化的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實踐,自己一個語文老師的文氣也不足,底子不夠厚實,學養還不足以應對教學。想到這里,我就會笑起來,這些不足的地方,難道是我一朝一夕就能補得起來的么?一口氣能吃個胖子么?不能。但是不能因為不能,就不去追求,就不去思考,就不去鉆研,慢慢磨嘛!不著急,學得一點是一點,積累一點是一點,思考清楚一個小問題也是一種進步。量變到哪一天,說不定會發生質變,產生質的飛躍呢?
這學期,我就著重思考了這么一個問題:學校提倡以人的發展為本,語文教學新課標也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研究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我以前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就有一個毛病,總認為自己那么愛讀書,也讀了些書,總比學生知道的多吧,于是課前一番備課挖掘,躊躇滿志,在臺上瀟灑萬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的學生云山霧罩,如醉如癡,自以為感覺良好,口才發揮到極致。也的確有些愛讀書的學生與我酬唱應和,津津有味,可惜冷落了許多中后進學生,課堂沒有變成學生的課堂,還是我老師唱獨角戲,學生的發展也成了問題。這是后來我們在學習新課標理念的過程當中,我慢慢思考反觀體會出來的,我也能理解為什么專家對我們中小學語文老師有那么多意見,家長社會對我們中小學語文老師頗多微詞,有時甚至是毫不客氣的指責,我都能理解。我們作為語文老師,傻教書,死教書,方法沒有掌握嘛!雖然我都知道了,弊端在哪里,但積習難改,多少年來養成的教學惡習,讓自己也頭痛。所以我的語文課堂改革僅僅停留在內心的思想上,停留在口頭上,實踐中收效不大。
這學期,為了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加大了布置課前預習的力度和深度,我讓學生在家庭作業中,也和老師一起,對馬上要學的教學內容進行閱讀自學理解,并通過查找工具書,查找資料,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在第二天的課堂上主動大膽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但布置下去以后,學生認真預習的很少,很多都是還沒讀懂,就到重難點手冊上去找答案來抄,以應付老師的檢查,第二天的課堂,還是看不到孩子自己的東西,還是沒有歡悅生命的激情飛揚,學生的發展還是存在問題。看來我們在布置學生預習時要有更明確的目的性,檢查落實要更到位。
我們該怎樣做,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這將是我今后繼續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