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書的反思(精選3篇)
檢討書的反思 篇1
當偉浩同志通知要求班委每個人都要寫一份檢討書以及工作并即將開一次嚴肅的班委會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心虛,無比心虛!作為班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綜合委員”,我深感歉意,有負當初同學們對我的信賴及推薦。在此,我向各班委、全班同學做深刻的檢討。
回想換屆會議上,我并沒有要競選某個班委職位,但是我表達了樂意與班委一起工作、交流,為同學獻出一份力,因此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并成為綜合委員。然而,或許因為職位的懸殊,沒有實際的分工及負責領域,沒有像其他班委有相對明確的職務;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因為個人的熱情在減少,慵懶與頹廢的毒蟲侵蝕了頭腦,不但使自己的學業跌入低谷,挖了無底洞,同時也阻礙了班級建設的順利進行!凹訜岬腻,麻木的青蛙”,很不幸,我成為那只麻木不仁卻跳不出將煮沸的鍋中的青蛙。我是罪人,我不配做一名班干部。
在班干部中,我的工作主要有;1、做好班里推優入黨的工作,包括推選入黨積極分子、重點發展對象,向黨支部匯報、推薦候選人及擔任入黨介紹人等相關工作。2、協助班長及其他班委完成相關工作。除了第一項,我的工作顯得空泛而無明確。
但是在第一項工作中,我并沒有做好。大二第一學期新一批入黨積極分子上黨校學習已經開始,本來要我主持的“入黨積極分子推優會議”由于提前舉行而沒有參加。這是我的失職,我向全班同學道歉!有關偉浩、億文、澤帆等三位同學作為入黨重點發展對象候選人的工作在艷屏的費心費力下進行中,我曾一度協助艷屏,但是完成工作不及時且質量差的問題帶給艷屏極大的不便。在此,我鄭重地向艷屏說聲“對不起!”。之后,對以上三位同學向黨支部推薦及作為入黨介紹人的工作中我將全力以赴,讓三位優秀的同志早日加入黨組織。
關于第二項工作,協助班長及各班委完成相關工作,也就是完成在各項活動分配的任務。換屆以來,在期末歡送會、幾次班委會、院運會、鼎湖山秋游班級活動中,我都有參與相應的工作,然而積極性不高使完成的質量有所打折。在此,我再一次向全體同學道歉!
自從上大學后,我犯了嚴重的享樂主義,虛度光陰、揮霍青春,不但荒廢了自己的學業,而且阻礙了班級的建設,影響極為不良!自己的內心也不斷的遭受譴責!在本學期中,我曾多次因跟不上課程進度無法聽懂老師授課而曠課,自作聰明自以為可以自學然后趕上進度,然后不必浪費每一節經濟價值100斤米的昂貴課程。不勞無獲,其實我在不斷挖深坑埋自己,自作孽不可活!在此,我再再一次對羅潔同學說聲對不起,表示沉痛的歉意!是我嚴重影響了你的紀檢工作,對不起!在之后的課程中,我會準時出勤,即使聽不懂、百般無奈,絕不無故曠課!
個人的學生本職都沒做好,何談為班級的建設做貢獻?!在你們這一批優秀的班委面前,相比之下,我倍感自卑與齷齪。你們不但學習成績優異,科研有成,而且工作積極,處心積慮搞班級建設。這些都是我近期無比仰望卻無法達到的成就,你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特別敬佩偉浩同志奉獻精神,在刻苦學習研究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全心全力盡職盡責兼顧班級建設,而且默默無聞無怨無悔。
檢討書的反思 篇2
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為盲人捐獻眼角膜的動人事跡,贊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種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程年后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么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升華的軌跡。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么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應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后輩所產生的巨大的影響。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把劬Α闭凵涑龅氖侨诵缘纳屏己兔篮,“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最受感動的人物,學生首先找到了作者的女兒,從文中找到小女孩的精神境界要更高,和作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我感到學生讀書的細致。同時,也讓我感受到同齡人之間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學生對父親、母親進行了分析,感到他們是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人。同時都能深入地有感情地去讀這些人物的對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很透徹,好不牽強,回答積極主動。這主要原因是我沒有用更多的問題限定他們,使他們自由感悟,有感而發,談得開心,悟得深刻。而與我講《自然之道》卻是兩種效果。
在理解課文后,我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主題,“永生的眼睛”指什么呢?一個學生說:因為是外公捐獻了眼角膜,雖然他死了,但眼角膜還在,就好像他還沒離開家人一樣,還活著。而在這個學生回答的同時,又有幾個同學急著答到: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永生的品質。課堂上學生能展開豐富聯想從各個角度來說眼睛的作用,即失明給盲人帶來的切實痛苦,更有甚者,學生自動聯系到以前學的《語言的魅力》里的句子,將這個環節引向高潮。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某個人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將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呀!這個人的眼睛也將得到永生,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但我覺得自己美中不足的就在于沒有能按照現在倡導的理念,多指導學生讀,有感情地讀,抓住重點詞句讀,展開想象讓學生更理解課文,與文本產生共鳴。
檢討書的反思 篇3
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學習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加減乘除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而今的人教版 教材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借用天平使學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這個規律,這樣就能從真正意義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義,進而學會解方程,還能使之與中學的移項解方程建立起聯系。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現象,悟出等式的性質變化。
1、在學習中,我以天平的平衡來呈現等式的性質,學生能直觀形象的理解性質,平衡的條件是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體到方程中應用起來學生感覺比較抽象,我引導學生在反復操作中理解加、減一個數的目的和依據。
我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拋磚引玉)
2、學生親自動手反復不斷的進行操作。(學生動手操作)
在此基礎上,我再做進一步的引導。
活動是獲取真知的有效途徑,通過以上的活動,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得出結果:天平的兩側都加上相同的質量,天平仍平衡。
3、教師:請同學們都想一想,如果天平兩側都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出現什么現象?你能列出幾個這樣的方程嗎?(學生同桌之間通過充分地交流,反饋交流結果,學生得知,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當天平平衡時)的話,等式的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通過引導,學生能完全得出了等式的性質。最后我們通過學生自己的整理和總結,把以上發現的性質合二為一。得出: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二、利用 等式性質解方程-—— 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課堂上學生對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們原有的經驗中更喜歡用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來解,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優越性,從而養成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習慣。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其實學生是非常主動的,他們總覺得天平能啟發著他們去解決這么神奇的方程,孩子們對方程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好奇心。
告訴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熟練以后特別快。同時強調書寫格式。通過教學,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學生能解決簡單的方程,但我認為利用等式 性質解方程的方法單一化,內容雖少問題很多。其表現在:
1、從教材的編排上,整體難度下降,有意避開了形如:66—2X=30等類型的題目。把用等式解決的方法單一化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較熟練地利用等式的方法來解方程,但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方程之后,書本不再出現X在后面的方程題了,學生在列方程解實際應用時,我們并不能刻意地強調學生不會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嗎?我們更頭痛于學生的實際解答能力。在實際的方程應用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很顯然這存在著目前的局限性了。對于好的學生來說,我們會讓他們嘗試接受——解答X在后面這類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號二邊同時加上X,再左右換位置,再二邊減一個數,真有點麻煩了。而且有的學生還很難掌握這樣方法。
2、 內容看似少實際教得多。難度下降后,看起來教師要教的內容變得少了,可實際上反而是多了。教師要給他們補充X在后面的方程的解法。要教他們列方程時怎么避免X在后面這樣方程的出現等等。因此,我干脆就又把原來的老方法交給同學們,以便備用或請他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題方法。
3、我個人認為:現行教材的某些地方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