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水型社會經驗交流材料
四、強化宣傳 提高認識 營造全民節水氛圍
為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節水意識,各區(縣),委、局、辦及相關部門進行多方聯動,在每年的“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和“世界環境日”等活動期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介,以及節水服務下社區、懸掛節水橫幅、設置節水咨詢臺、發放節水宣傳手冊(單)、播放節水宣傳片、以節水為主題的板報巡展等多種形式在全市范圍內集中宣傳,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和創建節水型社會(城市)的重要意義。此外還通過開展中小學校節水征文比賽、舉辦節水知識競賽、節水知識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對全社會的節水知識和意識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各方配合、齊抓共建、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節水環境。
五、完善節水政策法規、標準,提高節水管理的規范性、科學性
我市目前出臺了實施了《烏魯木齊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烏魯木齊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烏魯木齊市水資源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規。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根據《烏魯木齊市城市總體規劃》制定了《烏魯木齊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烏魯木齊市節約用水中長期規劃》等專項規劃,為我市今后的節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系統的依據。
六、加強創建人員的培訓工作
建設節水型社會(城市)工作涉及節水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政策性、規范性很強的工作。通過培訓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節水工作的各項法規政策、技術標準和具體做法,充分發揮創建工作人員作用,以適應節水工作的需要,擔負起創建節水型工作的重任。為了保證我市的建設工作規范完整,全面了解各項創建指標。XX年制定《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舉辦5期培訓,培訓人員主要來自各區(縣),委、局、辦工作人員,用水單位管理人員,其中,第一期培訓對象是各區(縣)政府(包括街道辦事處),委、局、辦,參加人數126名;第二期對象是農牧區用水管理人員,參加人數30名;第三期培訓對象是用水單位管理人員和部分街道辦事處節水專干,參加人數250余名。內地培訓班2期,參加人數共40余名。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全市創建工作隊伍的整體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制定用水定額,建立健全指標體系
1981年我市開始實施計劃用水工作,初步制訂了《生活用水定額》,對全市實行計劃用水管理,超計劃用水實行加價收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隨著我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城市)工作的開展,先后制定了新的《烏魯木齊市工業企業產品用水定額》和《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與公共用水定額》,已報請自治區、市有關部門批準。同時,定額標準的實施,企業可以對照標準、主動尋找差距,促進企業節水技術改造和加強內部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起到了較好的節水效果。
八、加大節水器具的更新改造力度
為從源頭上做好節水工作,一是,對用水單位進行節水普查,并引導用水戶使用節水型器具,宣傳建設部頒布實施的《節水型生活用水標準》。二是,督促用水單位對非節水型座便器的配件進行改造、更換。三是,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嚴格把關,對使用淘汰落后用水器具的不增加用水指標。四是,各區對轄區居民住戶進行用水器具調查,督促制定了相應的改造計劃。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