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水型社會經驗交流材料
九、各區(縣)按照統一部署,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社區、居民小區活動
為了及時掌握轄區創建單位工作的基本情況,區(縣),街道辦事處從抓好入戶摸底調查入手,強化創建工作力度,組織人員對工業企業用水、生活用水器具、用水量等多項工作進行調查摸底,同時對街道辦事處和轄區創建單位、社區、居民小區,進行經常性的督查指導。
區(縣)政府,按照《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實施方案》和《烏魯木齊市節水型企業(單位)、居民小區申報、考核驗收、命名辦法》的要求,開展了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社區、居民小區活動,對轄區創建單位進行檢查驗收工作。天山區、沙區、新市區、頭屯河區政府組建了由區(縣)節水辦、建設局、區目標辦組成的驗收組。水磨溝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產業開發組建了由建設局、街道辦事處節水專(兼)工作人員組成的驗收組、已于XX年9月底至12月底,分別對轄區創建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工作主要從創建單位節水宣傳工作、節水日常管理工作,節水管理制度建設、節水管理檔案建立等方面入手,同時對各單位各用水點、節水設施使用情況進行實地檢查,最后將考核內容進行綜合打分,綜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成為區級節水型企業(單位)或社區(居民小區),通過考核驗收共評出達到區級標準的單位有315家。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我市的沙區、新市區在創建節水型工作的同時,要求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率先垂范,按照《建設節水型社會目標考核辦法》進行了考核驗收和綜合評分,沙區考核達到優秀街道辦事處有7家。新市區考核達到優秀街道辦事處有10家。為今后創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十、大力開展城市節水科學研究,以科技進步和新技術、新器具推動城市節水工作
為了認真落實《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實施方案》中涉及節水設施建設、科技節水等項目。編制完成了《烏魯木齊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水務信息化大綱》,其中烏魯木齊城市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已經國家水利部審查通過,并予以一定資金支持。編制了《烏魯木齊市節水規劃》、《烏魯木齊市農業節水規劃》即將完稿。針對洗車行業用水和中水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正在進行調研和草擬相關管理辦法。在制定規劃和辦法的同時,對全市工業用水單位進行了摸底調查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通過對數據、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完成了“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XX年節水工程項目計劃”;“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XX年—2011年節水工程項目計劃”;調查匯總烏魯木齊市特種行業用水設施及技術改造項目;配合自治區建設廳制定烏魯木齊市XX年—2011年節水工程項目計劃;配合市建委落實我市XX年節水示范工程資金;配合市科技局落實XX年5項節水科研項目及資金。完成5座城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設。
十一、積極開展農業節水工作
我市農業用水利用率低,XX年我市農業用水占全市總用水量的62%。部分地區農田基本建設不配套、設備老化、利用率低,主要采用傳統的漫灌方式,田間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難度大,北郊大多為井灌區,渠系利用系數可達0.7左右,南郊板房溝、水西溝兩鄉的渠系利用系數僅為0.55左右,達坂城地區渠系配套更差,僅有干支兩級渠道,畝灌溉定額高達1060立方米。我們針對農業用水現狀和《實施方案》中涉及農業節水的各項指標,加強農業節水的管理。一是向各區(縣)政府,農林水牧局、建設局發放國家、自治區有關建設節水型社會文件及“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文件材料。使農牧民對節水農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二是對南郊、北郊、東山、達坂城農業區進行了斗渠調查,獲取農業灌溉第一手資料,作為農業節水基準年的基數;三是按照建設節水型烏魯木齊各項指標要求,對我市農業用水情況、農作物分布情況進行了普查,收集整理、匯總相關資料;四是開展對我市農業用水三級渠道分布情況、防滲設施、進行調查;五是對農業用水定額進行定點測試,并簽訂測試協議;六是農業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資金到位后此項工作可即時開展。七是制定農業節水宣傳方案。為實現農業節水的工作目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