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新課標,運用新教材
二、新教材教育實踐
1、關注學生的情感,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的策略
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創設寬松教學心理氛圍,提供安全心理保障,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掃清學生學習障礙。第一,讓學生有成功感。課堂上我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設置各種有梯度的問題,讓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力求讓他們都“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取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感使學生得到了滿足,增強了信心,學習愉快而積極,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例如,讓學生分層次回答問題,有能力的同學答難題,差生回答淺題,他們都能答對,就會有成功感。第二,樂于聽取不同意見,不排斥學生的錯誤或失敗。有創意的想法往往與眾不同,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獨特見解,師生共同評價它們的優劣,對有錯誤或失敗的學生,教師不能排斥他們,要引導學生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從中獲得啟示,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對成績差的學生,教師要更多地予以幫助,使他們有信心克服困難,有能力走出低谷。第三,經常采用討論式、互助式學習。在學習中,英語課每天都要操練口語,他們每人都要有搭當(partner),在操練過程中,就可以讓別人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同時,也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自己寫的英語文章也可以互相閱讀,互相批改。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個性充分得到張揚,又互相取長補短,通過自己與自己的比較,自己與別人的比較,發現自己,發展自己。
2、鼓勵實踐,激發興趣的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那些對外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把學習外語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個認識活動激活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質量。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內容越感興趣,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獲取更佳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也要在學習實踐中進行。只有通過實踐,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本身的交際功能,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教材里的許多口語練習都是采用對話形式,這有利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自然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創造一些真實的“看病(seeing a doctor)”、““談論天氣(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等情景,讓學生自由談論(free talk);在課余時間里,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舉辦英語書法比賽,英語歌曲咔啦ok 比賽,英語詩歌朗誦晚會;組建英語角、辦英語手抄報、做英語賀卡、演講比賽等等。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發掘自己的潛力,自然地運用于各種活動中。當學生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時,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開發他們的智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信息技術是學生建構英語知識的橋梁。
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大課堂容量,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多媒體計算機利用它的聲、光、電、動畫等強大功能,學生看得見聽得到,還能動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信息量肯定會大得多。所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非常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和保持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