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材料
;認真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積極在宣傳思想戰線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切實加強黨對新聞宣傳工作的領導;深入開展了以建設文明村、文明城鎮、文明機關、文明家庭為載體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繼續開展“軍地、兵地、油地”共建活動,加強部門協作,狠抓優撫政策落實;扎實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四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開展了《憲法》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不斷提~部的法制意識和依法行政觀念。 科技培訓和科技成果推廣成效顯著。深入開展了第xx屆“科技之冬”活動,共培訓農牧民1.3萬余人次;在全縣開展了科技成果鑒定活動,申報的15個科技成果中“機械化深松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工業番茄均衡供應示范推廣”及“云斑魚回養殖試驗”等13個科技成果通過了鑒定。今年爭取國家對西部實施的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資金74萬元,完成危房改造1233平方米。啟動了領導干部“一助一”助學活動,基本解決了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學難問題,控輟工作取得新進展。通過積極爭取,在全縣22所農村小學開通了現代遠程教育。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已通過自治區立項。文化體育活動開展有聲有色。組織業余文工團,積極開展了“四下鄉”活動。競技體育成績突出。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衛生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創建自治區衛生紅旗縣城工作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引向深入,順利通過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復驗,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得到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了自治區“婚育新風進萬家”示范縣創建活動,科學文明的婚育新觀念深入人心。切實為民辦實事。下崗失業人員各項優惠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全年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74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75人。為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84萬元。建立了欠薪保障金專戶,全縣80%的施工企業繳納了欠薪保障金,為1170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240萬元。繼續深入實施城市解困工程,狠抓了“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三條保障線”得到進一步鞏固。全縣養老基金、失業保險收繳率均達100%;醫療保險收繳率達到50%;發放養老金582萬元;為全縣低保對象340戶1422人發放低保金152.4萬元;為農村54戶特困戶補助建房資金18.36萬元。啟動了南山災民抗震安居工程,通過爭取項目,為每戶災民補貼建房資金5000元,動員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為每戶災民捐款4000元,每戶災民投資1000元,七星雙雄房地產公司捐款15萬元支援災民建房,使73戶262名災民在南山得到妥善安置。老齡工作取得新進展。撥出9萬元專款進一步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辦公條件,創建了自治區老齡工作先進縣;總投資144萬元的老年活動中心綜合樓已竣工投入使用。為發展民族文化體育事業,近年來,博湖縣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后投入147萬元建成了文體綜合辦公樓,面積1500平米,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少兒培訓室、排練廳等。投資12萬元,對縣體育場進行改擴建,建成400米標準田徑場、草坪足球場、射箭場和可容納XX名觀眾的大看臺,能承辦各類大型比賽及全民健身活動。在民族體育競技發展中,縣射箭隊、賽馬、摔跤項目紅杏出墻,其中射箭隊多次代表巴州參加自治區~會、全國~會取得佳績。在繁榮弘揚民族文化工作方面,自發發展起來蒙族長調歌者58人,舞蹈薩吾爾登28人,托布秀爾琴8人,說唱5人,民間工藝美術14人,中老年民族服飾制作表演18人,并涌現出一大批能登臺、能表演的家庭文化戶,。1999年成立的業余蒙古族服飾表演隊在全州第九屆文化藝術節中榮獲創作獎和優秀獎,在州慶和建黨80周年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獎和編導獎,在~年2月參加巴州迎春群眾文化活動中獲特等獎。 民漢合校于XX年12月中旬成立,共投資1200萬元左右,有階梯教室、多功能廳、兩間標準化微機教室。全校有漢族學生1700多人,蒙古族100多人,維吾爾族400多人,蒙古族學生上漢校的約130余人。教職員工180余人,女性占到56%左右,其中,維吾爾族教師45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6人;蒙古族教師22,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7人。漢族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42人。教師隊伍中正在讀研究生的1人,高中教師中本科以上的占80%以上,初中專科以上的占90%。目前全縣小學教育入學率為99.4%,輟學率1.2%,畢業率97%,普及率96.4%,初中教育入學率為87.2%,鞏固率97.2%,畢業率96%,完成率84.2%,98年博湖教育順利通過自治區“兩基”驗收。與此同時,多年來,博湖教育界自向內地湖北、湖南、江西、黑龍江等洪水災區共捐款16280.5元,看望病人捐款共8720元,慰問病人48人次;慰問貧困戶2戶22人共捐款370元。98年全縣共有22位老師資助貧困戶失學兒童,資助款為1805元,被資助的學生共35名,為縣黨校擴建捐款360元,捐款人數35人。98年全縣教育系統捐款金額共達31358.23元。99年為身患骨髓炎的維吾爾族貧困女學生肉孜古麗捐款8121.47元,看望身患重病的教職工和貧困農牧民捐款7400.40元,包村學校教師捐款3500元,防洪捐款340600元,資助孤兒、輟學生320人,全年共累計捐款金額達369952.87元。為4名患病兒童捐款11132.47元,為72名患病教職工捐款28649.13元,為12名失學兒童捐款4525元,為城市建設捐款294166元,防洪捐款146280.5元。疾病患者捐款14820元,慰問貧困戶4戶共捐款860元,資助學生款總計XX元,資助學生40人。貧困教師及貧困學生愛心捐款26542元。~年為巴楚_伽師地震災區及貧困學生捐款5280無,為患病教師及學生捐款15061元,共計捐款20341元。近年來累計向災區、貧困教職工、貧困學生等獻愛心活動共捐款585621.6元。 博湖縣原有縣醫院一座,但為了方便少數民族就醫,促進中醫民族醫學業的發展,近年來,博湖縣先后投入90萬元,建成蒙醫院綜合樓,建筑面積達1210平方米,增設了西醫內兒科、外婦科、肛腸科及b超、心電圖、x光檢驗等西醫門診和住院診療業務,使醫療基礎設施、醫療設備、環境條件、專業技術人素質、診療業務水平、服務質量均有大的提高。~年蒙醫院門診病人達6253人次,住院642人次。由原來建院初期的“七八個人來三兩張床”發展到今天的擁有40個病床,35名民族醫護人員。吸引了大批來自喀什、庫車的病人前來就診。~年,來自庫車的患者艾爾肯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