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
機關實行公務員和政府雇員兩種身份雇員實行聘用制待遇實行包干制在機關實行未位調整制將年終綜合測評各部門排在最后一位調整到公司或其事業單位工作
廣州開發區在全國開發區管委會中率先執行iso9001國際管理標準執行行政過錯追究制防止“低效”和“不良”行政行為發生建立合理程序流和信息流提高機關運作效率建立文件化、規范化管理框架實現合理、簡便、科學、高效運作管理以財政收入比XX年廣州開發區財政收入67億元即用4倍于我區人員創造了167倍于我區財政收入
廣州開發區堅持“招商引資重中之重”、“項目就生命線”對企業采取“貼身”服務即對重點入區企業指定一名中層干部脫崗專門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實行限期辦結一站式服務紀律懲戒工作作風投訴等制度制定了較完善法規規章體系保證了開發區為投資者創建一流服務環境
天津開發區黨工委、管委、總公司系統分設、職責明確并實行聯席會議制黨工委系統設有辦公室、組織部、紀工委監察室等8個部門管委系統設管委辦公室、發展計劃局、建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財政局、勞動人事局、科技發展局、環境保護局等部門行政編制328名
天津開發區提出“仿真”服務理念即以國際上最佳投資環境為參照物模仿創造“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投資者用最好服務、最好環境、讓投資者獲得最大回報”企業發展平臺
南開大學在天津開發區創辦了“泰達學院”培養高層研發人員區內還創辦了一所應用技術學院為外企培訓輸送低層管理人員和操作工
3、超級財政稅收安排一中央財政將一定年限開發區新增稅收全部返還所在城市用于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二對外商生產型企業所得稅實行優惠天津開發區利用第一條優惠前15年得以籌措40億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4、體制運作創新和高自由度開發區可在高授權之內調配人員、財力、土地、制定相關法規和區域政策內部機構設置、領導分工等方面也與一般行政區域不同而保持高度創新和靈活性
四、開發模式
開發區初期啟動大都靠銀行貸款進行載體開發取得土地出讓收入再將收入投入開發并結合稅收進一步投入開發形成滾動發展天津開發區以總公司為主體在1985年到1988年借國家貸款3.7億元初步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工業區和1.2平方公里生活區建設實現了開發區起步形成“借貸開發”模式1989年到1992年總公司將土地費和財政收入兩部分資金共6.3億元捆綁使用用于區內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土地4.4平方公里進入第二步“捆綁模式”從而“滾動”起來了從1984年到1999年15年間總公司累計完成投入40億元開發土地24平方公里天津開發區1990年提出了“1•2•3”模式開發投入--產出比例關系即投入1元人民幣基礎設施投資引進2美元投資產出3美元產值每平方公里綜合成本約為2億元人民幣那么就決定了吸引外資標準每平方公里不低于4億美元(每平方米投資毛密度400美元以上)企業達產后每平方公里年產值不低于6億美元(50億人民幣)這成為天津開發區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最低要求也引進項目質量參照標準
五、市場機制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