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三)新農合管理服務制度日趨完善。 全縣在新農合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各級政府領導、相關部門配合、經辦機構管理、醫療機構服務、農民群眾參與的運行機制;在籌資機制方面,建立了以家庭為單位自愿參加,以鄉鎮政府為單位統籌及個人繳費、集體扶持、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2012年起實施了“新生兒隨母參保”制度,今年又創建了“門診滾動統籌”新機制,化解了籌資難問題。在保障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方面,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為貧困戶繳納合療基金,五保戶、特困戶由民政部門籌資代繳,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由計生部門全額繳納合療基金,煙草種植戶由煙草部門資助參合資金,確保特殊群體全部參加新農合。2012年,全縣通過醫療救助、煙草補助、計生補助,為群眾解決合療資金29.05萬元。在基金管理方面,嚴格實行“鄉政府籌錢不管錢,財政管錢不用錢,經辦中心用錢不見錢”的封閉式基金運行機制;在補償方法方面,依據病種采取醫院墊付和個人預付相結合制度,定點醫療機構對出院患者直接報銷,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取消了轉診。在監督管理方面,成立了由縣紀委牽頭,監察、審計等部門負責人及人大代表參加的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對新農合進行全程監督,落實了縣、鄉、村三級公示和投訴舉報制度,在政府網站設立新農合窗口,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推行了定點醫療機構準入、淘汰制度、基本用藥制度和服務項目價格、藥品價格公示制度,并在各定點醫療機構落實了按月審核,下發稽查通知書的機制,切實防止了醫療機構亂檢查、亂用藥、亂收費行為,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參合農民的權益。
(四)新農合經辦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強。為了加強新農合工作,落實縣人大常委會2012年《關于我縣新農合工作審議意見》,改善經辦中心辦公條件,縣政府投資 115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69萬元,修建了建筑面積 1100平米的合療經辦中心辦公樓。目前,該工程主體已封頂,進入了裝修階段。它的建成,將從根本上改變了辦公條件落后的現狀。新農合經辦中心新增設和健全了信息科、稽查科等五個科室,制訂和完善了《醫藥費用補償管理制度》、《醫藥費用補償監督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40余項制度,工作人員從最初的10人增加到 20 人,單位全面實現了辦公自動化,進一步強化了經辦中心職能,規范了工作程序,保證了我縣新農合工作順利運行。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新農合工作經過縣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國家對新農合的要求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新農合農民自籌資金收繳壓力仍然較大,籌資方式有待進一步科學化。合療基金每年都以鄉鎮政府為單位統籌,縣政府將其納入鄉鎮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指標體系,為了完成分配任務,各鄉鎮都制定一系列的獎懲機制,投入了一定資金和大量人力。一些鄉鎮外出務工農民多,有的甚至舉家外出,需要鄉村干部設法聯系動員,有的鄉鎮分配人口與實際人口出入較大。因此,籌資仍有較大難度。于是,為了按時全面完成籌資任務,多數鄉鎮和鄉村組織采取墊資代繳辦法,給鄉村形成了新的不良債務,基層干部對此尚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