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冀、吉五市縣工業經濟發展考察報告
區開眼界、找不足、尋商機、求合作,特別是加強與其上、下游客戶的聯系,找準結合點,圍繞六大主導產業放手、放膽、放量創辦實體,發展加工業,大力開發終端產品,盡快形成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實現迅速擴張。二是培育壯大已完成改制的原國有企業。目前,我縣的國有工業企業已基本改制成股份制或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擁有成熟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進一步幫助這些企業盡快找準發展定位,加大技術改造和新上項目建設力度,促其不斷提檔次、上水平、增效益,盡快發展壯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圍繞園區、產業擴張和資源開發,主攻浙、閩、港等發達地區和國內大型企業,全方位推進定向、定位、定點、定人招商,特別是加強縣內企業與外來投資者的合作,發揮雙方優勢,盡快建起一批龍頭骨干加工企業。四是加強對工業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培養。有計劃地開展對民營企業經營者的培訓,提升其決策和管理水平,盡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閉管理,做到科學決策、現代管理、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加強工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吸納創業人才,集聚發展能量,為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創造條件。 4 、打造載體服務平臺,借助外力加快工業發展。一是加快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簇群經濟。辟建工業園區是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所在。加快 ##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的吸引力和集聚力;進一步扶持 ## 工業園區建設,發揮企業招商、投資的主體作用,爭取引進建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速興建跨國連鎖工業城,做大 ## 境外鞋業及木材加工,推進內外互動興產業、上項目。二是舉全縣之力推進商品中心建設,確保 年全部建成投入運營。爭取盡快啟動以服裝鞋帽、建筑裝修、電子軟件、日用小商品工藝品、五金家電五個功能區為主體的投資區建設;鼓勵外經貿企業擴大對外投資,發展對俄出口商品跨國加工貿易,全力承接東南沿海的產業轉移,爭取建成中國出口俄羅斯輕工商品最大的加工基地和物流輸出通道。三是創建優良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獨資或與 ## 企業合作建廠。企業發展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為鼓勵發展進出口加工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必須在土地、稅費等政策上制定出臺比外地和其它行業更加優惠、具體、有效的扶持政策,營造寬松、優惠、快捷、高效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落戶 ## 發展加工業。四是成立各類專業協會,實行行業管理。盡快組建木材、冶煉、松籽、黑木耳、煤炭等優勢產業專業協會,共同研究從初級產品到終端產品的系列開發,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開發,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完整產業鏈條,有效避免惡性競爭,提高整體規模效益,做強做大產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