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 中山 佛山 麗江 成都等地考察報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麗江 成都等地考察報告
為學習借鑒珠海、中山、佛山、麗江、成都等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理清加快路橋發展的工作思,XX年10月12日,由區委書記帶隊,區四套班子部分領導、經濟和城建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各鎮(街道)黨委書記(主任)組成的路橋區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考察團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區、中山市小欖鎮、佛山市順德區、麗江市古城區和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府南河等地進行了為期8天的考察,重點學習考察各地的經濟發展、工業園區建設、城市規劃和管理、舊城保護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緊湊有序,考察內容精廣相濟,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兩大經濟帶發展理念的差異,以及各地殊途同歸的發展建設成就,都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引發了深深的思索,獲益匪淺,啟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況
(一)珠海市香洲區:香洲區是珠海市中心城區,珠海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岸,東水連香港,南接壤澳門,背倚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聯系內地與港澳臺,以及對外貿易、國際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區,全區總面積400多平方公里,下轄8個街道3個鎮,常住人口73.86萬人,流動人口33萬人。XX年全區實現gdp68.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31億美元,財政預算總收入6.26億元,稅收總額8.2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7544元,原農漁村人均收入6248元。該區強化城市管理,環境品牌已經形成,1999年起實施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主要城管職能從市向區、街道下移,建立起“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新型城市管理體制。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4.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2.7平方米。擁有國際賽車場、高爾夫球場,人均擁有體育場館的面積居國內之冠。以香洲為中心城區的珠海市是全國環保模范城、全國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8年榮獲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
(二)中山市小欖鎮:小欖鎮是中山市的工業強鎮,區域商業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鎮域總面積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萬人,另有長期的外來人口10多萬人。轄有3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小欖的經濟以工業為主體。全鎮有工業企業4000多家,至XX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3家,形成了五金電器、電子音響、食品飲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裝六大支柱產業。農業生產結構逐步調整、優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魚和觀賞魚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產業。投入50億元建設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建有吞吐量12萬噸的小欖港,日供水量達25萬噸。XX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80億元,其中工業銷售收入157.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9.2億元;稅收總額10.6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2億元。小欖鎮先后被有關部委授予10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試點”。 小欖工業區是全國企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2萬畝,至XX年底已開發土地9300畝,正投入使用3200畝,建成廠房面積50多萬平方米。區內道路、市政給排水、電力、電信設備完善,配套設施齊全。至XX年底,小欖工業區有149家企業落戶,其中上規模企業60家,已投產項目103個。XX年工業區銷售收入12億元,預計XX年可增10億元,成為全鎮經濟主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