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張家港學習考察報告
200*年3月19日至21日在教培中心領導的帶領下,我們組成了考察小組,赴張家港參加全國初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秀課例展示會,共聽了全國各地推薦的8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秀課,其中語文2節、數學、英語、物理、地理、音樂、生活與科學各1節,并認真聽取了專家的點評。隨后,考察小組深入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應用情況,并進行了廣泛地研究和探討。通過學習考察,大家對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教育觀念、整合的理論和方法上有了新的認識,并由此引發了對教育形勢更深層次的思考,下面是此次學習考察給我的啟示。
啟示之一——在教育觀念上進行了深層次的“洗腦”。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不再是一個新鮮事物,但大慶地區在這一方面的應用與教育發達地區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呢?通過此次考察不難看出,我們的教育觀念并不落后,但我們還應在整合的深層次方面繼續下大力氣,即在整合技術的應用方面需要挖掘潛力。
成都金花中學余蕾教師的一節數學課——《探索規律》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運用得恰到好處。其中有這樣的教學環節,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請學生操作3種課件,按要求擺放餐桌和椅子,然后填寫表格。學生可在相互討論中進行數學實驗,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體驗探求規律的過程,這是本課最重要的活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課件,促進學生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實際問題到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在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有條不紊的表達能力。
對此,我深深地體會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或輔助教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啟示之二——在整合方法上進行了深層次的“洗腦”。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根據課程的特點、內容的要求、地域的特點、學校的特點、學生的特點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注重創新性,應注重整合的實際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將整合與某一種機器、某一種軟件捆在一起。只有這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產生實際效果。
江蘇平潮高級中學錢紅云老師的語文課——《夏》,揭示出來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注重運用有效的方法。她面對的是一群對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初一學生,他們對視覺形象中最突出的表現形式——色彩的捕捉比較靈敏,但由于長期以來,以知識傳遞知識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使學生習慣于在教師的幫助下去學習和掌握書本知識,而不是自己去探求、發現真理。為解決這一問題,錢老師利用信息技術,采取了靈活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輸入指定網址,打開主頁,映入眼簾的是幾幅盛夏的美景,讓學生充分感受夏的氣息,引導學生充分運用五官去感受夏天的美,然后進入討論區,共同去探討、感悟人生的真諦。這樣,學生以合作的方式懂得了怎樣去發現美、創造美,用學生敏感的心靈來捕捉生活中細節的美。這就實現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著重“引導、指導、疏導、輔導、勸導”學生,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的平等互動。
對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問題,經過考察小組的深入而廣泛的探討,凝練出如下兩點:
第一.注重整合課程的學科特點分析。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過程中,應注重課程的學科特點,并基于不同學科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的整合。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