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浙地區考察報告
2、始終把創新創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源泉。城市的快速發展,取決于它的內生力和持續力是否強勁?疾彀l現,這幾個城市的主要做法是為:一是推動產業升級。近兩年,上海先后出臺了《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目錄》、《關于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把發展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12個大類列入了重點扶持的先進制造業行業,把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8個大類列入重點扶持的現代服務業,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政策,涵蓋財政、稅收、金融、公共采購、產業基地、國際化扶持、知識產權和人才支持等方面,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二是推進自主創新?疾斓倪@些城市都十分重視自主創新,如蘇州市XX年底就出臺了《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意見的實施細則》,從稅收、金融、政府采購、風險投資、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創新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方面進行引導與扶持。去年,蘇州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8%,引進國外智力項目25個、海外留學回國人員659名,獲省資助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數量位居江蘇第一,新成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個。三是推崇全民創業。溫州從降低創業門檻、保護創業者合法權益、加強創業能力培訓等方面入手,推動全民創業不斷發展:750萬人口的溫州有近220萬人在全國全球經商創業;有遍布城鄉的家庭作坊、商店;有數量龐大的一村一品和一鄉(鎮)一業的專業化生產和市場。全市有個體工商戶24萬戶,民營企業13萬家,200萬農業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300多萬外來人員在溫州就業。人人想當老板、個個爭當老板,千家萬戶搞經營、千軍萬馬闖市場、千山萬水尋商機,是溫州全民創業的生動寫照。
3、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載體。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江浙地區以大項目構筑大平臺,以大投入帶動大發展。一是壯大產業集群?疾斓倪@幾個城市,雖發展模式各不相同,有“上海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但共同點在于都善于培育并形成了產業集群。寧波的服裝、文具、家電、模具等許多產業在全國很有名氣。溫州擁有“中國鎖都”、“中國鞋都”等數十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今年,蘇州開始實施“四大跨越發展工程”,即新能源(風能、太陽能)產業跨越發展工程、蘇州市醫藥及生物技術產業跨越發展工程、蘇州市新型平板顯示產業跨越發展工程和蘇州市智能電網產業跨越發展工程,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術、成長性強、發展前景好的地標式企業,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二是加大基礎投入。江浙城市圍繞服務生產發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都十分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體現在項目多、投入大。溫州實施了“六大百億”工程,加快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性項目建設,今明兩年將累計完成重點建設投資450億元以上,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0億元以上。蘇州科技城5年累計投入80億元資金,基本完成區域25平方公里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擴大對接領域。江浙這些城市立足國家戰略,善于挖掘自身優勢,主動對接,爭取中央項目支持。大型飛機、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核高基”等國家重大專項任務落戶上海,寧波港的建設、杭州灣大橋的建設等,這些都是國家級的重大項目,必將對一個地區的長遠發展產生深遠、重大的影響。
4、始終把深化改革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動力。[蓮 山課件]一是明確改革重點。去年底,無錫出臺了《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行動綱要(-XX年)》,圍繞行政管理體制、財稅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社會事業領域等8個方面的33項重點工作進行改革,以建成公共服務型政府,形成權責一致、城鄉一體的經濟社會管理體制。二是突出惠及民生。蘇州市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市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為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的被征地農民就業,全額補貼社會保險費,對吸納年齡較大的農民,還給予每人200元/月的崗位用工補貼。寧波實施了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一攬子政策,包括完善就業服務、加強教育培訓、逐步改善居住條件、推進社會保險工作、加大依法維權力度等23條頗具“含金量”的舉措。比如優秀外來務工人員落戶寧波制度、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可在寧波市內跨統籌區域轉移、按規劃集中建設外來務工人員公寓等。三是服務跨越發展。去年底,溫州市出臺了《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全面推進制度創新、要素供給、市場準入、和諧創業、發展環境5個方面的改革,如開展工業用地出讓年限分階段實施、出讓金分批繳付改革試點,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積極開展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地方性投融資公司試點,探索建立民間資金與建設項目對接平臺,開展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