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浙地區考察報告
三、幾點建議
近年來,長沙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又好又快、率先發展,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就,可圈可點,可歌可頌。為了更好地推進長沙發展,我們通過這次考察,結合實際調研,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與建議,供市委政府參考。
1、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長沙。一是抓好城鄉結合部規劃,F在我們對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并且做得比較好了。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市城郊結合部的規劃工作卻暴露了一些不足,如:熱火朝天地搞起來的樓盤,雜亂無序,周邊配套跟不上;一些沿骨干道路正在興建的農民安置用房,建得十分隨意,有的五六層高,有的三四層高,外墻有的為紅色、有的為白色、有的為灰色,窗戶大的大,小的小;建起來的工廠,處于群樓環抱之中,生產區不象生產區,工廠區不象工廠區;同處一條道路的一座山,屬區的部分用水泥護坡,屬縣的部分則沒有護坡。建議根據未來幾十年城市發展需要,前瞻性地做好城鄉結合部的規劃,以盡量避免大開發帶來的大拆遷與社會財富的大浪費。二是改善城市交通。在分屬不同區縣(市)的同一道路的拓寬工作中,建議由市里統一立項,統一組織實施,否則,一頭通了,一頭卻才開工,既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率,又給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更長時間的不方便。在交通管理上,建議根據各時間段的流量情況,選擇一些路段進行“潮汐式行車”。同時,在沒有地下通道的路口,可建立精致美觀的人行天橋。三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城市之魂。長沙的城市建設,要體現個性,展現湖湘文化魅力。圍繞湘江航電樞紐工程的效應發揮,根據全市城市化發展需要,結合望城縣的地勢、地理特點,可考慮在湘江西側望城縣境內建設長沙的“威尼斯城”。做美城市雕塑,在城市中心廣場和沿江風光帶創作幾個能夠體現“湖湘文化之魂”的雕塑,實現紀念性、主題性、觀賞性和裝飾性的完美結合。進一步加大對岳麓書院等古代建筑、化龍池等特色民居、賈宜等名人故居、歷代碑刻保護力度。建議設立湘繡、雕刻、根雕、菊花石等湖南民間工藝一條街。市歌、市徽、標志性建筑也應著手研究,廣泛征集資料,待意見統一后便可推行。四是增強群眾安全感。江浙城市的防護窗是很少見的。長沙應圍繞增強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社區物業治安管理水平,加強治安自愿者隊伍建設,提高群防群治的能力,逐步拆銷窗戶鐵欄。同時,更加重視城市細節,抓好骨干道路的隔音處理工作,開展城市建筑屋面廢棄物清理整治工作。
2、大力培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工業。產業的實力既是城市實力的展現,又是招商引資的強大“磁場”。經過這些年的精心培育,長沙產業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基礎,但仍大有空間可以提升。一是要延伸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鏈條,既是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的需要,又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要求。建議重點圍繞工程機械、汽車產業、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基礎較好的產業和光伏產業等先導性產業,抓緊出臺產業扶持規劃,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項目包裝策劃,做好上下游產業招商引資文章,著力引進一批創新型項目、基地型項目、補鏈型項目、終端型項目,以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二是要鼓勵自主創新。長沙作為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在國內享譽盛名,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但在高端傳動件、液壓件、發動機等關鍵部位的開發生產沒有形成優勢。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研協調力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要搭建對接平臺。產業的發展,取決于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優化。建議圍繞現有產業和企業,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多圍繞園區產業定位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多鼓勵以商招商,提升招商工作的實效性,對于不符合園區產業特色的項目,市里可根據全市產業布局進行適當調度,以把產業做大,園區做特;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力爭一批國家級重大項目來長落戶;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擔保方式,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繼續赴名城名校組織大型人才招聘活動,以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良的平臺,吸引一批專業對口、創新能力強的人才來長興業。
3、加快新農村建設,繁榮農村經濟。一是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建議推行路面結構多樣化。據了解,全世界每年生產的70%的水泥是用在中國,這是對資源巨大消耗,也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公路建設節能環?滩蝗菥,應盡早引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理念。從投入上來看,目前建設一公里5米寬水泥路約需消耗水泥384.5噸,級配砂石1316立方米,鋼材3.83噸,三項基本投入約需20萬元,不包括人力、水等其他能耗。而采用砂石或礦渣路面,成本可降至10萬元,可節約50%的資金投入。一般村級公路機動車日車流量都不大,完全可以滿足通行需求。二是抓緊做好農村小型水利建設。長沙縣去年調查發現,全縣山塘平均蓄水面積約2畝,平均淤積深度約0.5米,平均淤積量約670立方米,山塘總庫容下降到0.94億立方米,淤塞率已達到22.3%,約減少蓄水2700萬立方米,相當于減少兩個中型水庫的蓄水量,且淤積速度呈加快趨勢。經長沙縣測算,采用水力挖塘清淤機組清理山塘,成本低(平均每畝山塘清淤全額費用約為2100元,每清挖1立方米淤泥,僅需成本7.08元,是人工清淤成本的17.7%,是挖掘機施工成本的42.8%)、天氣影響小、施工條件要求低。建議采取政府補助為主、農民適當出資為輔的辦法,做好農村山塘治理工作。三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對那些發展潛力大、經營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種養大戶和龍頭企業,在政策、服務等方面予以進一步重點傾斜,如在農資、農技、基礎建設、資金借貸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進一步有效整合國家、省、市下撥的農補資金、農發資金、農業綜合項目開發和土地整理項目資金等各類支農資金,用于鼓勵經營業主、種養大戶。對種養大戶根據自身經營發展需要而出資修建的公路、水利、土地平整等,可考慮納入當地發展規劃,一視同仁地予以補貼。抓緊建立村鎮銀行,解決農民融資難題。四是抓好下派干部的培養管理。建議加強對赴村、鎮掛職干部的培養和管理,對他們推行績效考核,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察,及時了解工作和心理動態。拿出專項資金,支持下村干部選準項目,發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