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校長秋季開學講話稿(通用3篇)
2024年高校校長秋季開學講話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百年清華又一次張開雙臂,迎接20xx級研究生新同學。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研究生是求學生涯的新階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點。選擇深造,因為你們懷揣著更大的夢想;選擇清華,因為這里是圓夢的舞臺。我知道,你們當中很多同學是第一次來到清華,你們是清華園的新主人,也是清華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清華會成為你們永遠的精神家園。你們中有些同學曾在清華學習過,我希望再次成為新生的你們,與母校一起繼續(xù)成長進步。你們中還有來自88個國家的留學生。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教育專業(yè)的Timothy Hesler,曾在清華英語夏令營為大一本科生短期授課,對清華濃厚的學術氛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考慮繼續(xù)深造時,清華-MIT全球MBA項目成為他的首選。我相信,未來的清華會成為全球更多優(yōu)秀學子圓夢的地方。
清華大學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在“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和“行勝于言”校風的熏陶下,一代代清華人在這里學習成長,并從這里走向廣闊的天地。創(chuàng)新同樣也是清華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畢業(yè)的校友們贈送給母校一塊刻著“人文日新”的牌匾,如今這塊牌匾仍高懸在大禮堂南墻上。其中的“日新”二字出自古代典籍《大學》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為學絕不能因循守舊,而要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實際上,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清華人的血脈,并化為探索未知、創(chuàng)造新知的具體行動。20xx年,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實驗發(fā)現(xiàn)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其論文被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譽為“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發(fā)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就在今年8月21日,施一公院士領銜的團隊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同時發(fā)表兩篇論文,首次解析了真核細胞剪接體復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揭示了其基本工作機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都評價這一成果為“巨大的突破”。
朝氣與活力是青春的標志,創(chuàng)新也應當是青春的標志。研究生階段是奠定學術基礎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產生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時期。事實上,很多學術大師都是在研究生階段獲得了一生中第一個甚至是最重要的學術成果。因為電影《美麗心靈》而為公眾熟知的納什,在其22歲時完成的博士論文中就提出了后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而這正是他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最重要的基礎。著名生物學家克里克也是在他的博士生階段揭開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奧秘,開啟了分子生物學的新時代,從而獲得1962年諾貝爾獎。青年永遠是創(chuàng)新的生力軍,希望你們在研究生階段充分發(fā)掘自己的創(chuàng)新潛能,為青春歲月刻下最難忘的印記。
成為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者,要敢于質疑。北宋哲學家張載說過:“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人類歷史上重大的學術進展,往往都是在最熟視無睹、人云亦云的地方取得突破的。成為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者,要善于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火花,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學術水平。當然,成為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者,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給知識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你們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質疑、合作、想象力都很重要,但今天我更想強調的是,創(chuàng)新者要敢于選擇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不畏懼創(chuàng)新之路的艱辛。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所說:“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愛好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珠穆朗瑪峰有南北兩條路線,南坡易、北坡難,攀登北坡除了要克服嚴寒缺氧,戰(zhàn)勝陡峭懸崖外,還需要跨越“北坳”冰陡坡、“大風口”以及被稱為不可逾越的“第二臺階”三大難關。真正的登山者更愿意選擇北坡,在極限挑戰(zhàn)中錘煉無所畏懼的勇氣。無論選擇南坡還是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勇士,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但我相信,選擇北坡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加奇異的風景,沿途的艱辛以及經歷艱辛的過程一定會使他們變得更加強大。創(chuàng)新同樣是一個攀登的過程,探索的道路越艱險,達到的境界越高遠。
英國數(shù)學家懷爾斯從小喜歡數(shù)學,10歲時就立志要征服300多年未被證明的費馬大定理。33歲時,已成為著名數(shù)論學家的懷爾斯,決定放棄所有與證明費馬大定理無關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失敗風險極高的研究之中。通過長達7年的努力,他完成了這一證明。然而,他的論文在審稿過程中被發(fā)現(xiàn)存在一個重要缺陷。懷爾斯在解決這個缺陷的過程中一度面臨絕境,但他堅持了下來,用392天最終做出了完美的證明。懷爾斯憑借他過人的勇氣和執(zhí)著努力,不僅登上了數(shù)學王國的高峰,更是收獲了非同尋常的人生體驗。他說:“再沒有別的問題能像費馬大定理一樣對我有同樣的意義。我擁有如此少有的特權,在我的成年時期實現(xiàn)我童年的夢想。”無論做什么事情,清華人都永遠追求卓越。我希望,大家在學術研究中選擇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執(zhí)著堅守,“衣帶漸寬終不悔”,做不畏艱辛的創(chuàng)新者!
同學們,未來屬于每一個朝氣蓬勃、充滿理想、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你們是清華園的主人,你們將在這里播種耕耘,并收獲屬于你們自己的創(chuàng)新成果。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謝謝大家!
2024年高校校長秋季開學講話稿 篇2
各位教工:
轉眼間,充滿期待的一個學期已經過去了,這一學期,是全體教工以校為家、以校為榮、團結協(xié)作、競競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的一學期;是我們教工在工作中不斷豐富和提升陽實精神,充分發(fā)揚陽實精神,敢于拼搏,善于創(chuàng)新的一學期。本學期,我們風雨共濟,收獲成功,分享每一份喜悅,我們取得了足以令人倍感自豪和無比自信的成績。繼順利評為我縣最年輕的縣一級學校之后朝著市一級學校邁出最堅定的步伐。在這里,對我本人的工作以及學校一學期來的工作作簡要的回顧。
一、本人過去一學期的工作,自我評價是合格的
首先,在工作中能以身作則,深入學校教學工作,教育工作第一線,作為一所新辦的實驗型學校百事待舉,工作千頭萬緒,但本人始終以革命的樂觀態(tài)度,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中去,以校為家,勤政為民,緊密團結廣大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辦學聲譽,為讓學校成為陽東窗口型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我深深知道,本人無論工作能力以及知識水平與上級領導及全體教師的期望還存在很大的距離,本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全體教師的關心支持、幫助下,謙虛做人,努力做事,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精神,為早日讓陽東實驗學校成為當?shù)氐拿6c全體教師共同打拼。
二、學校工作回顧
1、以最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縣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能夠評為縣一級學校是全體教工通過合作、敢于克服困難、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的結果,同時也為下學期上市一級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對于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總結起來有六個字“有亮點,有遺憾”,但成績還是主要的。
(1)首先在教導處的領導下,常規(guī)教學工作落實,教師工作態(tài)度以及責任心令學校滿意,更令家長給予高度評價。
(2)本學期的學科競賽以及抽考工作雖然有遺憾,但總體是令人滿意的,八年級語文,特別是八年級英語競賽成績令人振奮。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絕大部分科目都能達標,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教學科研成績喜人。本學期我們教師獲省、市獎勵的論文居全縣之冠、全市前列,一些科組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和進行課題立項,一些課題已獲省、市的立項批準。
3、德育工作管理規(guī)范,已逐步形成我校特色,學生文明有禮,尊師好學,品德高尚,紀律觀念較強,師生關系和諧、民主、尊重,讓全體教師在這里深深體會到為人之師的尊嚴與價值。
4、后勤工作方面保障有力,管理逐步規(guī)范。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養(yǎng)成,獨立生活能力不斷提高,家長投訴有所下降。
5、團隊體藝工作有起色。本學期以團委的名義成功舉辦了我校首屆英文歌曲合唱比賽以及第一屆文化藝術節(jié),正面宣傳了學校形象,社會家長反映熱烈,少先隊成立了儀仗隊,團工作管理逐步規(guī)范,體藝活動開展正常,效果良好。
6、隊伍建設方面。首先班子成員團結協(xié)作,競競業(yè)業(yè),并在工作中已逐步成熟。所負責的工作已形成獨特的管理風格和取得顯著的成績。這是我校班子建設最成功的一點。讓校長做到無為而為,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其次是本學期教師隊伍的管理規(guī)范,教師師德高尚,遵紀守法,團結同事,和諧共處,工作落實,責任心較強,年輕骨干教師逐漸成長。
7、積極推進學校管理民主化進程。班子全體成員自覺接受工會和全體教師的監(jiān)督。班子決策民主、公開、透明,領導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大局面臨敢于吃虧。尊重教師,關心維護教師切身利益,一學期以來,為教師減輕了很多各種外來攤派和其它經濟負擔,例如:訂報、高額醫(yī)療保險、年度考核、普法考試等費用。
教師們,回顧過去一個學期工作,我們感到的是精神振奮和充滿自信,但在充分肯定已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各部門、各年級、各科組、各班主任被動地等待學校布置工作,落實工作已成為平時工作的常勢,而從下到上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較少,這種陳舊的觀念必須要改變。要在落實學校工作的同時,主動、創(chuàng)新地開展工作去吸引領導的眼球,從而爭取學校對工作的支持。
(2)一些老師還是帶著下面學校的工作態(tài)度、教學思想走上新的工作崗位,結果是跟不上學校工作的步伐,與學校工作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3)培優(yōu)扶差,特別是培優(yōu)工作未能制度化,未能在課堂、課外很好地開展培優(yōu)扶差工作。
(4)后勤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對學生關心不夠,平時與班主任協(xié)調不夠,未能很好地確立“教育與服務”學生的意識。
教工們,過去的一個學期,我們在分享成功的同時,但也不回避失敗。成功總有辦法,失敗必有原因,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吸取經驗和教訓,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緊密團結在學校班子的周圍,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上市一級學校。
2、全力以赴,高要求、高質量組織好下學期3月6日在我校舉辦的全省思品教學公開課。
3、加強教學研究,以校本課程開發(fā)為突破口,創(chuàng)教學工作特色;培優(yōu)扶差工作要制度化,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繼續(xù)完善現(xiàn)行的教學評價體系,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充分調動教學工作積極性。
4、對教師加強“知禮、向善、法制、形象”教育,打造一支團結寬容,少琢磨人、多琢磨事的學習型教師隊伍。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骨干教師盡快成長。
5、加強教育與培訓,全面提升我校后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2024年高校校長秋季開學講話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作為浙江大學校長,我榮幸地在此歡迎你們的到來,并祝賀你們踏上人生新的起點!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榮耀的求是學子,成為全球50萬浙大校友組成的求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英才輩出、蜚聲中外的高等學府。建校120__年來,浙江大學始終承載著國家與民族的希望,秉承求是創(chuàng)新的精神,發(fā)展成為在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一流綜合型、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竺可楨老校長當年在新生入學典禮上曾提出著名的兩個問題:“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么?第二,將來畢業(yè)后要做什么樣的人?”今天,我想從三個方面予以詮釋:第一,大學是什么?第二,浙江大學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第三,各位應如何度過大學的寶貴時光?
一、大學是大道之學,是深深的海洋
我想,諸位不但對大學滿懷憧憬,而且充滿好奇。大學是否只是規(guī)模、氣勢上大一些的學校?只是小學六年、中學六年的四年延續(xù)?
大學是大道之學。中國古代四書之一《大學》開篇闡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引導我們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最終達到完善的境界。
大學是深深的海洋。浙江大學校歌首句“大不自多,海納江河”,開篇明義地闡釋了大學的特征,大學是知識之洋、學術之海、思想之庫,容納千江萬河,浩翰而永不自滿。
大學以育人為本。大學是一種肩負特殊使命的人類社會組織,育人是其根本的價值追求。大學研究最高深的學問,體現(xiàn)學科交融,匯聚名家大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科學的發(fā)現(xiàn)者,文明的推動者,崇尚“為學無際,際于天地”,引領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
二、立志為未來領導者,成為遠航的船長
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體現(xiàn)了一所大學的氣質、眼界和胸懷。75年前,竺可楨校長提出要培養(yǎng)“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氣、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跨入新世紀,浙江大學回首百年歷程,審視時代使命,確立了“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的本世紀目標。
從浙江大學走出的諸位學子,應當成為全球現(xiàn)代化進程的引領者,成為各行各業(yè)的將帥之才,成為在大海中掌舵遠航的船長。中國古代經典《孫子兵法》說將才:“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凝練了作為領導者應有的品質。所謂“智”,即遠見卓識,勤學善思,智謀遠慮,靈活應變;所謂“信”,即誠實守信,公而無私,真誠待人,知人善任;所謂“仁”,即仁愛有德,與人為善,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所謂“勇”,即沉著冷靜,堅毅果斷,不懼艱險,勇于挑戰(zhàn);所謂“嚴”,即治理嚴謹,寬嚴有度,公正嚴明,嚴于律己。全球化時代的領導者除應該具備這五種基本品質外,還要適應國際化環(huán)境,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和國際視野,具有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諸位要想成為思想、知識、能力和身心素質俱佳的“船長”,就必須在大學的海洋中尋知、探索和錘煉。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yǎng),求是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強調“寬專交”和“精深通”并重。在這里,你們可以發(fā)掘興趣,精修學業(yè),建構知識,演繹思想。希望學校中豐富的學科體系和深厚的文化氛圍能滿足你們求知的渴望!希望同學們在浙江大學的平臺上為未來奠定扎實的素質基礎。
三、浙大學子的遠航之路是求是創(chuàng)新之路
浙江大學當年舉校西遷,顛沛流離,仍立“求是”為校訓,崛起為一流名校,贏得了“東方劍橋”之美譽。改革開放后,學校敏銳把握創(chuàng)新乃民族進步之靈魂、大學興校之根本,為“求是”附上“創(chuàng)新”二字,豐富拓展了校訓的內涵。如今,求是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浙大獨特的文化內核,成為浙大人追求卓越的自覺行為和內在動力。諸位要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未來領導者,你們的遠航之路就是求是創(chuàng)新之路。大家應當以求是為基、以創(chuàng)新為魂,不騖虛聲、不求虛名;堅持“無曰已是、無曰遂真”,博觀約取,厚積薄發(fā);堅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開物前民、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學的海洋中,在人生的航線上乘風破浪而海闊天空,歷經風雨而終抱彩虹。
各位同學,剛剛閉幕的倫敦奧運會為我們精彩演繹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江山代有人才出,期待大家在大學之路、人生之路上不懈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
讓我們以此共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