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教學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在全縣教學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各位親愛的主任:
大家好!很高興,全縣教學管理工作會議今天勝利召開了!多年都沒有召開過這樣由教學一線管理人員參加的專題會議。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和解決當前我們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增添措施,規范行為,努力提高我縣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努力提升“沒有水份的教育質量,對得起良心的教育質量,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質量”。新學年伊始,我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XX年春期末抽測情況簡要分析
(一)基本情況
1、六年級基本情況。參考人數12468人,所有在籍學生全部參加。抽測的筆試科目為語文、數學、綜合科(思品、科學、英語),語文、數學滿分均為100分,綜合科滿分150分(三個學科各50分)。抽測的方式為各片區統籌安排考務,局機關派員駐點巡視,縣教研室組織統一閱卷、統計。三科縣平62.94分,語、數兩科縣平65.03分,均及格6661人,約占54%,均優(兩科成績均在85分及以上)490人,約占4%。
語文縣平67.87分,及格率79.63%,優生率5.91%,學困生率6.46%,平均分低于縣平10分的學校僅3所。
數學縣平62.20分,及格率58.22%,優生率19.14%,學困生率24.09%,校平70分以上的學校有19所,有37所學校平均分不及格,其中還有5所學校的平均分在45分以下。
綜合科,三科平均分58.77分(按100分統計),及格率47.63%,優生率4.11%,學困生率17.57%。三科中思品和科學尚屬正常,英語科主要由于師資原因,開課情況較差,因此各項指標顯著偏低,即便師資條件相對較好的實驗小學,其學困生率也接近60%。這種一個學科嚴重滯后的狀況,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和進一步發展將產生不利影響,需引起有關各方思考,并拿出解決辦法。各初中學校要跳出現有教材來思考如何加強中小學英語銜接教育問題。
2、八年級基本情況。全縣在籍學生14280人,參加抽測人數為1103人,抽測的學科為數學、英語,滿分均為150分。從抽測的數學、英語兩科的樣本來看,數學縣平均67.43分(滿分150分),及格率29.01%,優生率5.08%,學困生率41.89%;英語平均74.52分(滿分150分),及格率30.58%,優生率10.07%,學困生率39.48%。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主要問題:一是及格率低,差生面太大;二是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三是考風不正。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可以得知,就不在此重復。
主要原因:
1、思想認識不到位。堅持期末統考,是我縣長期以來堅持的一項管理措施,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曾一度時間的抽考,讓各學校感到壓力大,授意學生考試作弊,組織學生考試作弊都不同程度地發生過,局里也逐年進行了改進,但考試中的負面作用仍然在一些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其根源在于對考試價值的認識上存在偏差。局里在認識上是到了位的,近年來沒有把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校唯一標準,沒有用簡單的分數對學校排名,也沒有哪個學校僅因為考試分數不高而撤校長的職。因為考試本身沒有錯,我們還得要組織考試,通過考試可以有效檢查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達成情況,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以利改進。同時也要看到教育質量要提高,學生文化知識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都提不高,我看要提高教育質量就值得懷疑?荚嚪謹蹈吲c學生素質好并不是矛盾的。
2、中心地位不突出。有一部分學校管理者不注意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疲于行政管理,長于事務性應酬,疏于業務研究和指導,沒有清晰的辦學理念和工作思路。表現在:滿足于學校不出事,不研究業務,不研究教學,不組織、不參加教學活動,精力沒有放在教學上;不兼課,長期不聽課,不評課,教情、學情摸得不準,工作指導不到點子上,不出路子,不出辦法,不出經驗,不出特色,甘于平庸。教學管理不到位,直接導致教學成績不理想,教學水平不高。要求教導主任必須上半個人工作量的課。
3、課堂效果不理想。通過近年來我們深入學校聽課,通過各種形式的賽課了解的情況來看,課堂效益不高、效果不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老師只管講,不管學生學;教學方式簡單,學生被動接受,學習興趣不高;只重視考試分數,不重視學習方法;只關注少數優生,忽視大多數;只管完成任務,不管學習效果;個別輔導落實不到位等等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的問題,教育觀念沒有根本轉變,沒有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4、敬業精神不保證。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大膽地說“我們的基礎教育質量正在大滑坡”,依據是每年的中考分數在全市比較,我縣的差距很大。我是不贊同這個觀點的,因為對我們現在的基礎教育質量很難有一個測定的辦法,只簡單憑學生的考試分數來判定是極不科學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老師的敬業精神普遍沒有過去好,有人說這是工資改革改出的惰性!皯欣蠋煛痹谖覀兒芏鄬W校是存在的,不把功夫花在課標的學習上,不花在對教材、教學的研究上,不花在對學生的了解上,而花大量的時間搞個人產業,花大量時間從事娛樂活動,經常深夜加班打麻將,不認真備課,不認真批改作業,這樣的工作態度,能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嗎?老師們都喜歡比“上”,而不愿意比“下”,總是喜歡找當教師的不足之處,而不愿意找當教師的優越之處。如果要在以“精神立身”的事業里,追求物欲的膨脹,最終會無功而返,其選擇這個職業,本身就是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