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教學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4)配合家庭教育。加強家校聯系,定期進行家訪,定期召開家、校聯誼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配合教育。學校根據不同的學段、不同的班級提出每學期的家訪任務。家訪工作不僅班主任參加,學科老師也要參加進來。
(5)落實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這項內容主要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小學生每學年不少于10天,初中學生每學年不少于20天。高中學生每學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學生三年中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
(二)突出核心,加強學校課程實施管理
課程計劃執行不到位,主要表現為:重視國家課程忽視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重視筆測科目輕視非筆測科目的教學;重視學科課程輕視活動課程;重視課程的校內實施輕視課程的校外實施。
最近幾次全縣的期末學生綜合素質筆測主要針對語文和數學兩門學科,相當一部分學校也就只教這兩門學科,村小學尤為突出,中心校即使開齊了課程,但是老師上課仍然把其他學科教學時間挪作他用,對其他學科教學應付了事,把語文、數學當“主科”,其他課當“副科”,受此影響,很多專業教師(如英語、計算機、藝術、體育等)都去上語文、數學了。縣上不組織其他學科考試,學校居然也不組織考試,這是嚴重偏離素質教育的要求,嚴重偏離學校辦學方向的行為。還有一些學校無視地方課程,不開課,沒有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開展課外活動,沒有保證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沒有開設勞動課,沒有組織師生參加必要的勞動,更不說開設校本課程了。 “學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思想的偏離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從事的教育是為人一生打基礎的教育,方向是何等的重要!教學管理與實施者要警醒!我強調以下四點:
1、認真制定學校的課程實施計劃。
(1)要制定好方案并上報備案。學年初,所有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都要根據教育部課程設置方案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四川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修訂稿)》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校學年課程(包括國家、地方、校本)實施計劃,并報縣教文局基礎教育股備案。這項工作強調了多次,但是一直以來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從今年秋季起必須嚴格執行,每學年九月中旬上報。
(2)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制定好課程實施計劃后,學校一定要按照計劃的要求,開齊開足課程,不得擠占音、體、美、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教學時間,不得隨意調整課程難度和趕超教學進度。學校課表要上班級墻面。
普高今年啟動新課程改革,要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高中一年級要按規定設置必修課程,然后逐步增設選修課程;按照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必須開齊各學科必修模塊,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制定開設選修課程的規劃,為學生學習選修課程提供保障。學校必須開齊各學科選修ia模塊,開足學時。學校應統籌開設選修ib模塊,讓學生有充分的選課空間,學生可跨班級選修。通江中學和通江二中應按“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指導表”的要求,開足選修ib的學時,其他普通高中學校應根據學校實際盡力開足選修ib的學時,供學生修習選修ib課程。為保證學生三年修滿規定學分,高一開學時學校就要公布各模塊學分,并指導學生規劃三年中選修的模塊。
2、認真搞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縣局最近轉發了《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意見》,和轉發的幾個普高課改方面的文件一起放在了教文局的網站上,大家一定要認真研究并組織學習。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適應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需要,體現學校辦學特色,實現課程模式的多樣化,優化課程結構。各學校要制定好《校本課程開發方案》,課程開發教師要制定出某一門具體的《校本課程綱要》和《校本課程說明》。各普通高中學校應結合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實際,積極開設豐富多樣的選修ⅱ課程,供學生選修。
3、認真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與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新與實踐的能力。省上下發了《四川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各學校應根據文件的有關要求,課時必須得到保證,不得擠占或挪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也可學習借鑒,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國防教育等專題教育的內容主要滲透在相關學科和活動中進行,也可以利用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開設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