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基
(天河區柯木塱小學、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
下午好!今天很高興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各位同行一起交流,我之所以接受新世紀出版社的邀請到學校來,一是友情支持,因為我和出版社的翁美女是老鄉+朋友的關系;二也是興趣所在,從教20余年,我的心已經很好地安放在教育之上,希望在以下的交流中大家能夠感受得到。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閱讀,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基》。
一、閱讀呼喚回歸教育本源
學生不但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我們老師的明天和期盼。多年來對素質教育有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廣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博士生導師李小魯曾經說“教育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愉快學習的過程,是讓學生和老師在快樂的互動中自然成長成才的過程。”
1.把脈當今的教育。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選拔,而是提高每一個受教育者的素質,營造他們美好生活的一種方式。但是,在教育的今天我們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都感受不到快樂,沉重的教學壓力下沒有了教育的快樂。這是為什么?眼里只有分數而不是素質,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情感、價值、人性的完善、心靈的力量。沉重教學的壓力下,老師身心疲憊,學生了無興趣,家長怨聲載道,教師的辛勤付出得不到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家長的期盼得不到實現,長此以往,教師沒有了職業的幸福感,產生了職業的倦怠;學生沒有了學習的快樂,產生了厭學的念頭;家長沒有了信任和支持,產生了不滿情緒,勢必造成一種惡性循環,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沒有快樂可言。
造成的結果:某項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XX人之多,足足比排第二位的印度多出1倍,連小小以色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近10位,而中國卻一個人也沒有。
2.改變思想才能改變現狀。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素質教育遠比單純的知識傳授重要。除了5%的孩子智力超常和5%智力落后外,90%的孩子的智力都是不相上下的,不要總把目光盯在孩子目前的成績上。哪怕他成績不如人,我們也要全部接納他,懷有一種花苞的心態去看待:在自然的世界里我們看同一枝頭,有的爛漫綻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打著骨朵兒,我們會認為很正常,為什么面對學生一時的落后就緊張得失常呢?對待孩子(學生)我們應該像對待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堅定不渝地相信他一定會成長,每天都充滿了贊嘆:會笑了,翻身了,坐穩了,會爬了,學走了,能講話了。我們不是因為他足夠優秀才愛他,而是因為他是我們永世的孩子(學生)。
最近全世界都在懷念蘋果的前ceo喬布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因他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精彩,可誰知道他和愛因斯坦一樣患有誦讀困難癥,表現明顯落后于他人,小學時還是班里讓人討厭、深感恐懼的“麻煩制造者”,曾在教室放過蛇,后來只上了一個學期的大學就輟學了。曾經就這么的一個人如今他強大的人格美麗、遠見卓識和超凡品味成了世界的不可復制。
二、閱讀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基
通常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小學生放學后最重要的是做作業,適度的家庭作業是必須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1. 課外閱讀比家庭作業更重要。小學生放學后要做兩樣比家庭作業更重要的事情:玩耍(小時候,稍大一點是體育運動)和課外閱讀。身體是一切的本錢,玩耍(體育運動)放松身心,煉就了學生強健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為未來幸福和終生發展的堅實基礎;課外閱讀拓寬了視野,提高了孩子的綜合素質。而現在的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做作業的時間通常少則一個小時,多則要做到夜里十一二點,嚴重剝奪了孩子活動和閱讀的時間,過重的作業恰恰把孩子學習的興趣打壓掉了,導致厭學情緒嚴重。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閱讀有很多研究,他說:“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 “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 好的閱讀能力促進了智力才能的發展。“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么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并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于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課外閱讀讓孩子更快樂。
明白孩子(學生)的需要,做孩子(學生)心靈的鑰匙。讓我們一起聽聽鐵桿和鑰匙的對話: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門上,一根鐵桿(夠力量、夠強大了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打不開它,你卻輕而易舉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 老師們,我們了解學生的心嗎?知道他們的需要嗎?讓我們再來聽聽孩子們心靈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