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證券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由于我國股票市場缺乏有效的風險規避工具,許多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如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金等,普遍感到目前進入股市的風險較大。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可以降低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增加投資品種,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并為他們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因此,股指期貨上市可以激發他們的投資熱情,增加市場流動性,促進股市交易的長期活躍,促使金融市場規模成倍擴大。金融市場規模越大,央行利用調整保證金比率來調控市場規模的效果就越明顯。央行一方面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在金融市場上直接與機構投資者進行交易,以實現對金融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金融市場及經濟形勢,隨時調整保證金比率,間接控制流入證券市場的信用量,控制證券市場最高放款額。這樣,中央銀行既能有效地遏制過度的證券投機活動,又不至于貿然地采取緊縮或放松貨幣供應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1.2 開展股指期貨等金融期貨交易有利于吸引外資,有利于我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 從國際金融市場來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融資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金融市場證券化的趨勢增強,國際證券已成為國際融資的主渠道。1986年國際銀行貸款僅占國際信貸總額的29%,國際債券發行額則高達71%。進入90年代以后,這種趨勢并未發生改變。目前,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已成為各國吸引外資的主要方式。我國已經加入wto,中國資本市場要在5年內逐步對外開放,證券市場要和國際接軌,要向外資開放,外商將逐步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目前,我國吸引外資方式主要有3種:直接投資、利用外國貸款、外商其他投資(主要是指對外發行股票)。其中主要的融資手段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通過發行國際證券融資的比例非常低(見表1)。這顯然有悖于國際金融市場證券化的趨勢。而且,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東南亞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通過放松對資本項目的管制,不斷完善本國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吸引了大量的外資,極大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他們的融資渠道大多數是證券投資而不是直接投資。證券市場的開放也必然伴隨著風險的加大,一些國際炒家會乘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發起沖擊。
如果一個國家不能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充分規避金融市場風險的機會和條件就不會吸引投資者。國際資本的流動,除了利益的驅動外,健全的風險防范體系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原因。因此,股票指數期貨作為一種運作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中國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們不開發像股指期貨這樣的現代金融衍生品作為風險對沖工具,那么,我國資本市場在功能與體系方面都將是不健全的,不但難以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而且難以為國際投資資本的進入提供回避風險的場所,不利于我國大量吸引外資。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要求金融體制、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組織及運行機制都必須向國際慣例靠攏。因此,我們必須盡快推出股指期貨等交易工具,不斷豐富交易品種,降低金融市場的投資風險,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到我國證券市場進行投資,提高證券投資在我國吸引外資總額中的比重,從而推動我國金融市場向融資證券化方向發展。
1.3 推出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是中國“金融深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