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的結構原則
轉折,指兩層意思的轉換。在論文中也同樣有段落作轉折,有句子作轉折,也有詞語作轉折。比如有一學員對傳統勞動用工制度進行剖析,先實事求是地論述了我國國有企業實行的固定工制度曾經起過作用,接著要論述這種固定工制度的實行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中間就以“但是由于長期來片面地把人人就業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看待,由此帶來了兩大問題”,這就是以句子作為轉折,使上下文之間顯得轉折得體、自然。此外,我國傳統的轉折手法還有提法(明轉)、駐法(暗轉),有急轉、緩轉,有在前頭富開一筆勾魂動魄的后轉,也有篇末暗送秋波的前轉。具體選取何種方法轉折,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五、瞻前顧后,調整結構
結構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安排形式,論文的結構應是順暢有序,層次清晰,前呼后應,合乎邏輯。
結構一旦確定下來,還須進行一番修改工作,以防止事后的返工。結構的修改主要從三方面檢查入手:其一,看各層次是否明白清晰,有無重復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無缺少或多余之處,意思上是否連貫通暢,是否達到了各分論點的證明要求;其二,看各層次之間的過渡與照應是否吻合,起承轉合是否自然得體,各段落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其三,看序論、本論與結論是否協調一致,是否有前已呼而后不應,前面提出問題而后面沒有做回答的情況。總之,結構上的修改,是要把混亂的層次劃分清楚,把不合理的段落安排妥當,把上下不銜接的改得連貫,把前后不照應的改得呼應,把詳略不得體的改得相宜。盡量做到天衣無縫,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