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及其可靠性
③葛家澍(1999)也認為可靠性是財務會計的本質屬性,是會計信息的靈魂。在會計信息質量體系中,可靠性是基礎、是核心,即使在公允價值得到日益應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2)相關性、可靠性——兩難的選擇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既不能離開可靠性去談相關性,也不能離開相關性去談可靠性,它們總是在同時影響或決定著信息的有用性。
二、信息質量實現(xiàn)的限制和約束條件
1.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是指企業(yè)提供一項會計信息時所帶來的效益,應該對比提供會計信息所花費的成本,只有在確保效益大于成本時,提供會計信息才是值得的。
2.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是指企業(yè)在會計核算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 應該區(qū)別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從而采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成度以及不同的會計披露政策。對于重要的經濟業(yè)務應該單獨反映,并通過會計信息進行重點說明;對于不重要的會計信息進行合并反映。
三、我國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特征
在我國XX年2月15日發(fā)布的新修訂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規(guī)定,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客觀性、相關性、明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這說明:(1)客觀性是最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客觀性,說明會計信息必須以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及證明經濟業(yè)務發(fā)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如實的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這是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2)相關性是主要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相關性,說明會計信息必須與使用者決策有關,并具有影響決策的能力;在這里會計信息的客觀性與相關性結合起來可以協(xié)調傳統(tǒng)觀點中關于可靠性與相關性之間的矛盾。(3)明晰性、可比性、及時性是會計信息次要的質量特征。明晰性,說明會計信息必須簡明、易懂、準確、清晰能簡單明了的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并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可比性,說明應盡可能減少備選的會計方案;及時性,是指任何信息如果要影響決策,就必須在決策之前提供,否則便成為無用的信息。(4)實質重于形式、謹慎性、重要性是會計信息質量有用性的前提。實質重于形式,說明對一項交易或事項的報告,必須反映其經濟實質而不能只反映其法律形式而導致錯報、誤報;謹慎性,說明在準則與制度允許選擇的前提下,寧可多報可能的損失,而不多報可能的收益;重要性,說明它對決策不是無足輕重。由于相關性包括: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和及時性;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包括客觀性、明晰性)、中立性、完整性和謹慎性。可見,我國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與相關性,可靠性,說明信息必須真實公允;相關性,說明信息必須導致決策的差異;重要性是有用性的前提,效益大于成本是選擇信息的約束條件。因此本文認為,可靠性與相關性并非是不可調和的矛盾,當一種方法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可能在可靠性與相關性兩個方面等量齊觀時,我們的選擇應該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選擇最相關的信息。可以將相關性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總體質量標準,將可靠性作為首要的質量標準,以相關性統(tǒng)領可靠性,以可靠性作為相關性的保障,實現(xiàn)相關性和可靠性和諧統(tǒng)一,打破兩者矛盾對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