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寫作主體迎合客體
公文寫作的過程,是寫作主體對各種信息的接受,傳遞,處理和貯存的復雜過程,是寫作主體對信息客體的使用價值的把握與判斷過程,其信息價值的大小與所制發文件的效用程度如何,直接體現在由秘書人員經過文字處理所形成的文件之中。從這點看,秘書寫作具有“遵命性“的特點,尤其公文的寫作,不是“以我手寫我心“,而是“以我手寫他心“。秘書作為寫作主體必須主動迎合客體,秘書首先必須弄清領導的想法,目的,意圖是什么?領導的意圖就是公文的主旨。執筆者的全部任務,就是準確地領會,表達領導的意圖創造性深入拓展領導意圖。秘書寫作既不同于新聞記者那樣,每天可以從眾多的新聞素材中截取最有價值的部分去報道,從而影響社會,也不像文藝工作者那樣,在掌握了豐富的素材并激發出強烈的創作欲望以后,用生動豐富的語言和多種表達手法去塑造形象,表達感情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得到審美的愉悅。秘書的寫作,關鍵在于正確領會,體現和貫徹領導的“意圖“ ,這就要求秘書必須十分注意同領導統一認識,達到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既要與領導“雙向溝通“ ,又要“吃透兩頭“ ,即掌握上級有關政策精神,摸清基層實情,從而更好地服務領導。 # p # page_title # é #
秘書寫作的實踐表明,對領導“意圖“的把握往往是以喪失寫作個性為代價的。秘書在草擬文件或為領導撰寫講話稿中,若事前不了解領導的作風,文風和思路特點,所寫的文稿就很難被領導贊成。秘書工作者常有這樣的感慨:“什么是好文章?說不清楚-只要領導看得滿意,就是好文章!“此話雖不太盡理,卻很符合實際。比如講話稿的寫作,要求秘書將領導的思想,觀點通過自己的文章表達出來,文風,用語,用詞等都得合乎領導的脾氣;秘書對于領導的脾氣,思想性格甚至思維方式了如指掌,即可適應,又能游刃有余,順應而導之,從而,他們的思想觀點才能形成一種默契,行動方可一致。倘若秘書服務的不是單一的領導,情況各不一樣,為了干好工作,取得領導的信任,秘書只得區別對待,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那難度就更大了。比如,有的領導在大會上講話時,喜歡條理清晰,那么你寫時就要簡明扼要;有的領導喜歡講話具體,有血有肉,那么你寫時既要宜多用詳例;有的領導喜歡名人名言,就應適當引經據典,有的領導喜歡文彩,就需要對文稿多加潤色修飾。至此秘書寫作個性的喪失顯而易見,不言自明。要深入,全面,準確地領會和把握領導發文意圖,作為寫作主體大秘書首先是“想“而不是“寫“。要想領導所想,思領導所思,寫領導所需。 “公文是領導決策意見的書面化“ ,只有主體迎合客體,才能寫好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