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寫作方法論
對調研報告也有同樣的寫作要求。調研報告是對客觀事物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后寫成的、反映所獲信息、情況和結論,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書面報告。各種類型調研報告的規范或主體內容幾乎都被要求回答“結論、建議、本質、規律”等。如“反映基本情況的調研報告”中的“對策”;“提供典型經驗的調研報告”中的“推廣經驗的建議”;“揭露問題的調研報告”中的“處理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問題與預測趨勢的調研報告”中的“建議或設想”等等。
總結與調研報告是這般的情形,對法規文書、行政公文、訴訟文書、經濟文書等也同樣有這樣的要求。可以說實用寫作所生成的這些文書或文件,不僅僅是秩序與管理的需要,更是經驗與教訓的集成,是現階段個人、單位、機關、團體、國家機器對社會、對現實的一種規律性認識。
從以上文體傾向可知,實用文章寫作的表達方式看重的是分析與綜合。在具體的寫作中,分析就是把材料和寫作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過程,并分別加以梳理和研究,使其成為提示文章主旨,表達作者觀點的思維方法。
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從縱向的角度看,就是探究事物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過程,將對象分成若干現象,逐階段進行考察的分析方法。如淵源分析法(原因——現狀);預測分析法(過去——現在——將來);進程分析法(低級——中級——高級);動態分析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從橫向角度看,則是通過事物的內外聯系,分析對象各個方面及它在整體中的比重,來把握事物特點的方法。如比較分析法對現象與本質、部分與整體、正面與反面、內容與形式、個別與一般、主流與支流等所作的辯證分析。
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則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一種揭示事物規定性的分析法,在獎懲類決定等行政公文和事務文書、訴訟文書中,經常涉及給事物定性,甚至文章本身就有專門的“定性”段落。定量分析是根據數據統計,把握量變與質變關系的分析方法。當下在追求“惟一性”的“科學化、標準化、數據化”的社會思維時尚下,定量分析的科學因素也越來越多地為實用文章寫作所應用。
有分析必有綜合,綜合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寫作對象的各個部分和方面及各種因果關系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思維方法。就綜合的類型或方式來說,感性認識從感覺到知覺的過程就有知覺的綜合。寫作中歸類、歸項的思維過程及對主題、概念的歸納,則屬于形式邏輯的簡單綜合;辯證邏輯層面的綜合,則表現為對事物、對寫作對象的本質抽象和規律概括,而這幾乎是所有實用文章寫作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