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機關公文的功夫在文外
另外,就是練筆。練筆是讀書學習的具體運用。把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及時地用到寫作實踐中,學了就用,用中再學;鍥而不舍地學,堅持不懈地練,久而久之,必有大的收獲,這是唯一行之有效的辦法。
練筆首先要有一個高的思想境界,這就是把寫作要作為一種樂趣去對待,這是一種寫作態度,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境界,也是一個人對待寫作的最高境界。有了這種境界,才會有自覺的行動,才不會把寫作任務看作是一種工作負擔;才不會有惰性,這種境界是以學習為基礎,是以成為全才、通才為支撐的。北宋大文學家、詩人蘇軾為文渾涵光芒,雄視百世。究其原因,就是他把寫作作為一生最大的樂事去做。他曾說:"某生平無快意事,惟作文,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復逾此"。如果一個秘書人員,始終要想著使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筆桿子,成為一個辦文的得心應手的人才,他就一定會在學習、工作中不斷地培養個人的這種志趣,并逐漸走進這種境界。
有了把寫作作為一種樂趣的境界,還要有不怕吃苦、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主要體現在一個人對待自己的秘書工作上,體現在他能夠經常地發現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之處,不及別人的地方。如果你對一個方面的情況不甚了解,對一種文體不大熟悉,你就應該主動地要求去做這方面的工作,不論是被借調去參加一些會議,還是跟隨領導去搞市場調研;也不論是參加一次學術會議,還是參加業務培訓,這都會使自己開闊限界,增長知識。越是不熟悉的文體、文種,越是要爭取機會去撰寫,寫的次數多了就會熟悉起來,最怕的是把這些工作看成負擔,產生情性。就是為領導寫一篇講話稿,就是在領導同志審批過的文件草稿中,只要多留心、多體會,也常常會從領導修改過的字里行間領悟到許多能使自己進步的東西。
練筆不能盲目的去練,不能毫無目的地去練,而是要把被確定的寫作對象視為精品,認真地去做。有人曾說,寫作成果有可能成為蓋世太保、混世魔王,或者本來就是一個死胎。我們不能使自己的作品變為混世魔王,更不能成為死胎,而要成為蓋世太保。這就是精品意識。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確實不乏許多驚世之作。不少好的作品,不僅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也可以影響一個領域,甚至改變整個世界。它們的精髓就是精品。美國人曾寫過一本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6本書》,其中包括馬克思的《資本論》、牛頓的《自然哲學和數學原理》等,還有希特勒的《我的奮斗》。
馬克思寫的《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改變了世界。據統計,《共產黨宣言》共出版了70多種文字的1000多個版本。它傳到中國是1920年,由陳望道先生譯出第一個中文本。從此開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里完成了《論持久戰》。當白崇喜把這本麻紙本小冊子送給蔣介石時,蔣介石如獲至寶,發給團以上軍官每人一本。這本書又很快在美國出版,震驚了世界。后來事實證明,抗日戰爭就是沿著這一思路進行的。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這本書改變了世界,它成了一塊里程碑。1943年出版,文藝復興的開始,近代科學的開始就從這一年算起,世界由此進入了一個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