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民政工作總結及2010年工作打算
(五)加強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管理,社會福利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貧困家庭殘疾兒童救助行動”加快推進。我市從去年7月啟動實施“貧困家庭殘疾兒童救助行動”,共為申請救助的7758名患者進行了手術適應癥篩查,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及時進行手術救助。截至12月底止,全市共確定具有手術適應癥的殘疾兒童2586名,有2211名殘疾兒童獲得手術救助,其中先心類526名,工作進度居全區首位。二是老年福利事業有新發展。今年,我們積極動員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全市申請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團體和個人4個,其中2個已開業使用,全市有國辦、民辦養老服務機構12個,老人福利服務床位數達到800張;興建了城區老人活動中心,資助博白、容縣兩縣興建老人活動中心;繼續開展“白內障患者復明救助工程”,為380名貧困白內障老人進行了復明手術。三是殯葬改革扎實推進。今年,我市以抓好市殯儀館搬遷重建為重點,加大殯葬政策法規宣傳和執法力度,加強清明節期間祭祀活動的應急管理,取得了較好成效。市殯儀館搬遷重建的18項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共火化遺體5048具,比2009年4976具增長了1.45%。四是繼續推進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我市國家“藍天計劃”項目**市兒童福利院建設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進入了動工興建階段。四是加強福利企業管理。今年,我市完成了對福利企業退稅免稅情況督查和社會福利企業的年審工作,2009年度企業應退兩稅全部返還到位,有效保障了福利企業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五是積極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今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救助管理辦法》,重點指導有條件的縣(市)建立縣級救助站,博白、陸川、北流、興業四個縣(市)成立了本級救助站,配置了人員,其中陸川縣救助站首批獲得資助60萬元,市救助站獲自治區民政廳配置了救助專用車,有效地提高了我市救助工作的整體能力和工作水平。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749人(次),其中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89人。六是加強即開型福利彩票發行工作。今年,全市成立刮刮樂中心站14個,布設銷售網點248個,共發行即開型福利彩票954.59萬元,籌集公益金100.25萬元。
(六)加強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服務社會的功能進一步增強。一是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今年,我們重點抓好行業協會、商會、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工作,全市共登記社會組織1431個,其中社會團體1014個,民辦非企業單位417個。今年新登記社會組織123 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目前正在備案審核辦理95 個;注銷登記社團與民辦非企業單位 23個。二是積極抓好社會組織的年檢工作。今年,全市應年檢的社會組織1239個,已年檢 1200個,年檢合格率 98 %。三是繼續推進社會組織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今年,我市繼續推進社會組織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全市社會組織中已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的占90%,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承諾服務制度占85%,公益活動服務面達6萬多人(次),直接經濟效益達600多萬元,為民做好事、辦實事1000多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今年,我市社會組織參加全區、全國有關17個項目比賽評比,獲得全區、全國獎勵35個單位(人次)。興業縣桂興農牧養豬協會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
(七)加強老齡工作,服務老年人能力進一步提高。一是村(社區)基層老年人協會建設穩步推進。今年,我們加大對村(社區)建立老年人協會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力度,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到12月底止,全市90%的村(社區)建立了老年人協會。二是在城區部分社區開展老年人居家養老狀況問卷調查。為了摸清老年人對居家養老的需求情況,我局在城區北辰、東岳、名山、慶豐等4個社區開展了問卷調研工作,單獨設計了調查問卷,培訓了調查員,撰寫了調研報告,將調研成果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為我市深入開展居家養老工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市首屆老年人運動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年舉辦我市首屆老年人運動會,我們作為籌委會成員之一,積極配合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了運動會如期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四是認真開展敬老節走訪慰問活動。今年敬老節期間,全市各級各單位積極開展了敬老節走訪慰問活動,有5個縣(市、區)還舉行了專題文藝晚會,豐富了老年人的節日文化生活。
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民政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是:1、鄉鎮基層民政專職人員人少事多,且兼職太多。2、復員退伍軍人上訪特別是集體上訪時有發生,影響社會穩定。3、部分縣區的社區建設滯后。這些問題和困難都有待在今后加以解決。
二、2010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繼續完善城鄉低保制度。重點抓好城鄉低保的規范化管理,加強入戶調查和堅持“兩榜公示制”,增強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同時,抓好低保配套資金到位工作,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保持城鄉低保應保盡保,確保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二是繼續完善五保供養制度。在保持五保供養應保盡保和“按標施保”的基礎上,加強五保村和鄉鎮敬老院管理,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為五保村、敬老院選配必要的管理人員,加強對五保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提高入住率。積極爭取上級對我市敬老院建設的支持,力爭完成每個鄉鎮建一所敬老院的目標。同時對年久失修的敬老院進行改、擴建工作,保證五保服務設施的安全。三是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抓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落實,降低救助門檻,擴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特別是對五保戶實行零起付,確保患病的五保戶和農村特困戶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助。四是抓好救災救濟工作。重點抓好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落實,及時抓好災情的核查、上報、災民的生活安排和災后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杜絕非正常現象的發生。同時,繼續抓好農村“兩戶兩屬”的房屋保險,年內為全市12萬戶農村“兩戶兩屬”辦理房屋保險,在保險對象的房屋受到自然災害破壞時,及時與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切實提高農村困難群眾的防災、抗災能力。五是繼續抓好城鄉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學資助工作,確保每位考上全日制大學的低保家庭子女都能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