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長講話
。ㄈ┮越M織農機跨區作業為抓手,不斷提高重要農時重點作物機械化生產水平。及早部署“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季節機械化生產工作。全面實施重要農時重點作物機械化生產進度統計報告制度,啟用農機化生產信息報送系統,及時收集發布市場需求信息,準確把握農機化生產動態,提升機械化生產的管理服務工作水平,提高農機化系統應對災害性天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重點加強水稻、玉米機收跨區作業組織協調,擴大農機跨區作業的范圍和領域,保障農用柴油供應,推動跨區作業向跨區機耕、機插、機播等環節拓展。
(四)以促進節本增效為核心,大力研發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加快普及主要農作物重點環節和關鍵農機化技術,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土地深松、精量播種、高效植保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增產增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認真做好重大農機化科研項目遴選儲備工作,提出農機裝備研發和改進需求,提高農機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水平。精心組織實施首批下達的農機化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力爭盡早在根莖類作物生產機械化、丘陵山地小型農機具研究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啟動實施《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規劃》,建設一批技術推廣和工程建設示范縣,擴大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面積。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建設一批設施農業示范聯系區。積極參與部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農機的技術集成、示范引領作用。
(五)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大力加強農機化教育培訓。繼續深入開展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農機培訓工作,加快建設管理、技術、作業服務三支保障有力的農機化人才隊伍。XX年要對全國10%以上的農業機械化管理、技術和作業服務人員進行培訓,為農機化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開展培訓機構購置教學機具與儀器補貼試點工作,加強培訓基地、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依托重大農機化科研推廣項目,加強科技推廣創新團隊建設,重點培養農機化科技領軍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種培訓資源,采取政企聯動、技能競賽等形式,推進農機化教育培訓主體多元化、培訓形式多樣化。
。┮再|量效益為中心,進一步振興農機制造業和流通業。全面履行法律賦予的農業機械化質量監督管理職能,加快農機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步伐,嚴把農機產品質量關,進一步推進和規范部省兩級農機試驗鑒定工作,擴充推廣鑒定產品種類。加強與有關部門的緊密協作,落實扶持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農機制造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形成布局合理、產業集中度較高的發展新格局。推動農機制造企業品牌營銷網絡與流通企業銷售網絡相結合,形成服務到位、功能完善的農機流通大市場。繼續組織開展補貼機具質量督導調查,推動農機產品“三包”制度全面落實,規范農機銷售、作業、維修市場秩序,切實維護農機所有者、使用者和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ㄆ撸┮詫嵤掇r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主線,全面加強農機安全監管。強化農業機械全過程監管、全范圍監管、全方位服務三個意識。抓緊制定完善《條例》配套的規章制度,切實履行好法規明確的各項職責;著力理順職能、完善體系、充實力量、強化手段,為《條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要開展《農業機械實地安全檢驗辦法》調研起草和《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目錄》擬定工作,推動《農機事故處理辦法》、《農機報廢回收辦法》盡快出臺。繼續開展農機監理規范化建設。深入推進“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開展新一輪“平安農機”示范縣考評工作,推動農機化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