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旱抗旱工作情況報告(精選4篇)
防旱抗旱工作情況報告 篇1
按照區委、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安排和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狠抓工作落實,克服松懈和麻痹思想,以“零容忍”的態度全面開展防汛工作,切實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
一、以強化組織責任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1、調整制定《名山區XX鎮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的通知》下發至各村。設立防汛抗旱辦公室,由黨委書記劉維洪任指揮長,副指揮長由黨委班子成員擔任,成員由各村駐村干部組成。
辦公室設在鎮農業服務中心,承擔防汛抗旱組織實施具體工作,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2、防汛預案及時修改制訂。按照“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的要求,從工程運用,調度指揮,物質儲備,隊伍組建,通訊聯絡,搶險救護,群眾轉移等方面,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各類應急預案,確保災害發生后臨危不亂,指揮有方,搶險有序。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周邊群眾進行應急演練,提高臨災反映速度和避險自救能力。進一步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健全協助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認真清查現有庫存物資,加強應急救援物質儲備,切實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二、開展隱患排查、監測預警
牢固樹立“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時刻緊繃防災工作這跟弦”,把防災措施抓實、抓細、抓具體,切實筑牢安全防線,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小海子水庫,地質災害點重點部位巡查監測,保持24小時值班。做好山洪災害易發區,積水路段交通管制管理,對轄區內三個水庫,16處山坪塘進行隱患排查,切實預防和消除險情,每日檢測、巡查。加強部門間溝通協作,實現了信息和資源共享,提高預報的準確率,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主動采取防災避險措施,努力掌握防汛抗旱主動權。
三、避險轉移,應急響應
細化轉移路線,告知警示方式和轉移路線以及避險地點,制定一對一幫扶措施。有序疏散,轉移和撤離受威脅群眾。組織應急演練,搶險隊伍建設,健全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四、應急值守,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1、高度重視防汛抗旱應急值守工作,嚴肅值班工作紀律,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監測預警責任人到崗到位。確保手機暢通,做好日常監測巡查記錄。
2、營造宣傳氛圍,加強會議宣傳。鎮上召開防汛抗旱工作專題會13次,鎮村社各種會議36次,安裝宣傳牌、標語28幅。避險應急演練12次,取得成效。
3、小海子水庫下游涉及人戶,到戶張貼小海子水庫安全避險明白卡、小海子水庫應急疏散轉移路線圖。鎮政府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準備,針對小海子水庫的特殊性,組織民兵搶險隊應急演練,確保小海子水庫的汛期安全。
防旱抗旱工作情況報告 篇2
xx鎮位于XX市西北部山區,是XX市有名的“旱包子”下轄39個行政村,總人口6.9萬,實有耕地面積45445畝(其中水田面積38045畝,旱地面積7400畝)。
一、旱情基本情況
去冬今春,余店鎮境內降水量低于同期水平,總降水量不到30毫米,農田出現大面積干旱,農業遭受極大損失。據初步統計,全鎮水稻有水可抽、有水可插面積僅10930畝,無水可抽、無水可插面積有27115畝,棉花、花生等7400畝旱作物普遍受旱,如無水,則全部絕收。全鎮4615口塘堰,4000口塘堰現在干涸無水,615口塘堰只剩下半堰水,大部分村出現人畜飲水困難,主要有九嶺山、段河、徐店、豹子嶺、英姿寨、新灣、楊嶺、九里、蘆河、金盤、銀珠等村。
二、抗旱設施的現實狀況
1、泵站和西干渠兩大水系
余店抗旱保豐收主要依賴于徐店泵站和西干渠兩大水系,其中,徐店泵站裝機380千瓦機組2座,可使14個村受益,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2萬畝;西干渠全長40公里,可使12個村受益,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3000畝。目前,徐店泵站已不能正常運轉,兩大水系配套渠道初步統計共塌方16處達2萬土石方,潰口10處共120米。
2、鎮內中小型機電泵站
xx鎮現有75千瓦機電泵站2座(青龍袁關泵站和宋家嶺黑溝泵站)、55千瓦機電泵站6座(興隆泵站、姜嶺泵站、雙樓崗上灣泵站、盧畈溝灣泵站、古城泵站、金盤陡坡泵站、)、55千瓦以下機電泵站23座。目前,全鎮大小機電泵站共31座,除古城2處泵站、雙河泵站、墩子2處泵站、界河泵站尚能正常運轉外,其它25座尚需維修。
3、鎮內水庫堰塘
(1)、共有。ㄒ唬┬退畮3座(甘家灣水庫、王家沖水庫、深沖水庫)、小(二)型水庫9座(大涼水溝水庫、杏子樹灣水庫、小東灣水庫、紅衛水庫、回龍寺水庫、臘水堰水庫、豪堰水庫、劉家崗水庫、小李關水庫);水庫存水普遍偏少。
(2)、全鎮共有塘堰4715口,4000口塘堰現在干涸無水,615口塘堰只剩下半堰水。
三、抗旱工作開展情況
1、緊急部署,及時安排抗旱工作
旱情出現后,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抗旱工作,牢固樹立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迅速調整工作部署和重點,針對部分干群對抗旱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于5月17日及時召開了抗旱工作動員大會,全力發動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奮起抗旱救災,千方百計減少災害損失。
2、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抗旱責任
迅速成立了抗旱工作指揮部,落實了5個抗旱工作專班,全體干部必須堅守工作崗位,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組織干部群眾極積投入到抗旱工作中,規定取消星期天,旱情尚未解除前,一律不得放假休息。要求由鎮紀委牽頭,對干部紀律和工作落實情況不定期進行督查,定期通報,落實獎懲措施。
3、采取的具體措施
⑴、搞好渠道清淤工作。
全鎮共投入機械12臺、投工5600個,清理疏通渠道48公里,5月23日可接水使用。
、啤有斓瓯谜
徐站泵站因機器老化,沒有配套設備,不能正常運轉,鎮政府已聯系有關技術部門進行搶修,大概在5月25日可出水。可灌溉面積1.2萬畝。
、恰⒎e極維修機電泵站
鎮政府派出專班對全鎮所有機電泵站進行摸排,積極組織資金對能搶修的盡量搶修,不能搶修的想方設法調水。
、、組織改種
據初步統計,全鎮從兩個灌區調水后,仍有3200多畝水田不能插上秧,鎮政府組織他們及時進行結構調整,改種豆類、高梁等旱作物,目前已改種1000余畝。
防旱抗旱工作情況報告 篇3
一、分析形勢,高度重視。
柿子園鄉轄54個村莊,3.2萬人,耕地4.9萬畝,其中,小麥播種面積達到4.5萬畝。自去年9月下旬以來,全縣平均降雨僅4.3毫米,氣象干旱已達百年一遇。該鄉農作物也不同程度地受災,莊稼嚴重失墑,面積達到4.2萬畝,其中小麥重旱面積3.8萬畝,蔬菜大棚近萬余畝。
柿子園鄉經濟基礎薄弱,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滯后。雖然東西,南北方向都有溝渠,但臨河村莊少,河水干涸。多數村莊仍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配套機器灌溉,抗旱能力明顯不足。
群眾多是以種糧食為生,民以食為天,面對今年的旱情,保苗就是保糧,保糧就是保民生,保民生就是保穩定。穩定是壓倒一切的任務。該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先后召開黨委會,鄉村兩級農業生產大會。針對當前的旱情緊急采取措施,制定方案,劃分責任,動員全鄉干部群眾迅速投入到抗旱保苗的戰役中來。
二、成立組織,劃分責任。
柿子園鄉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任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抗旱領導小組,嚴格要求,細心督導。各工作區成立抗旱專業隊伍,機關干部包村莊,包人員,村干部包地塊,包機井,確保每個地塊,每畝莊稼都能夠合理規范地,得到計劃調配用水。農業技術人員全部入村,逐村開展技術宣傳,指導群眾適時劃鋤鎮 壓,澆灌與施肥相結合,保墑增溫,以保障合理科學抗旱。
全鄉干部齊動員,同責任,分工明確。領導班子每天一碰頭,兩天一通報。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解決。各工作區、各單位、各村莊簽訂抗旱責任書,政府出臺抗旱工作問責意見,對工作不力,組織紀律性不強,作風不實,不認真履行職責的人員,一經發現,嚴肅查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抗旱信息的暢通,確保抗旱工作取得實效。
三、籌集資金,加速抗旱進程。
柿子園鄉經濟基礎薄弱,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滯后,原有抗旱物資如水泵、電纜等遠遠不能滿足群眾需要。為了抗旱的需求,該鄉廣籌資金,從經費中擠出一部分,再一方向上級征取款項,另一方發動群眾。搶修水利設施,架設灌溉線路,購買澆灌設備。共聯絡打井隊8個,新打機井180眼,修復機井58眼,架設灌溉線路10.1千米,清挖溝渠8.6千米,動用土方60余萬方。目前已啟動機井850眼,河道配套機器300臺次。極大提高了抗旱的效率和速度,確保了抗旱工作的需要,加速了抗旱工作的進程。
現在,全鄉抗旱工作進展十分順利,850眼機井已全部啟動,灌溉面積達到4.3萬畝,鄉黨委、政府把抗旱工作當作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集中精力、集中人員、集中物力,大打一場抗旱保豐工作的攻堅戰。
防旱抗旱工作情況報告 篇4
自20xx年1月以來,xx鎮降雨量偏少,氣溫偏高,旱情呈持續發展趨勢。導致我鎮水庫、壩塘蓄水量下降,給全鎮的農作物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給全鎮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旱災發生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組織全鎮人民群眾開展抗災自救,限度將農作物的損失降到最低,盡一切可能保證人畜飲水。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受災基本情況
其中團結村、慶明村、芭蕉林村、下勝村、星光村五個村旱情最為嚴重。給全鎮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截止xx年12月30日,全鎮共有14609畝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受災。其中糧食作物受災3669畝;經濟作物受災10890畝,成災1215畝。小麥受災3669畝。油菜受災803畝。蔬菜受災1100畝,成災215畝。茶葉受災8937畝,成災1000畝。其他雜作物受災50畝。到目前為止,預計因災導致全鎮直接經濟損失達萬元。
二、下階段將開展的抗旱減災工作
1、加強水資源管理,強化用水調度。認真摸清水源現狀和用水需求,抓住有利時機增加水庫壩塘蓄水量。
2、積極與縣氣象局加強聯系,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3、加強抗旱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宣傳,大力推廣使用旱地龍等抗旱劑和薄露灌溉等節水灌溉技術。
4、切實抓好抗旱設施的維修養護。組織力量對抗旱提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養護,同時抓緊渠道清淤和維修。
5、開展災情核查上報工作。
三、抗旱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民自救意識不強,被動應付。
2、抗旱經費嚴重不足,投入偏少,不能滿足全鎮的抗旱自救要求。
3、整體抗旱能力不強,抗旱設備損耗失修。
4、抗旱有償服務收費難以落實,缺乏新的運行機制。
5、蓄水工程少,工程性缺水嚴重,導致了“水在河里流,人在田里愁”的現狀。
為確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實際困難,我鎮將積極向上級領導在救災資金和救災政策方面爭取對xx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