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勞動合同
第十二條廠及分廠對生產崗位上的分廠兼職工會主席應提供每年不少于30天的工會工作日,工資及其它待遇不受影響。
第五章勞動報酬
第十三條在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增長的前提下,職工收入的增長原則不低于分局公布的平均職工工資指數。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廠應按《勞動法》規定標準支付勞動報酬。
1、安排職工延長勞動時間,累計時間滿8小時為一個工作日,依次類推,原則安排調休。在本年度內不能安排調休者按工資150%支付工資報酬。
2、休息日加班不能調休的,應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資。
3、法定節假日加班,工作一天,調休兩天,不能調休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300%的工資報酬。
4、廠支付職工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的計算基數為職工個人崗位工資、技能工資。
第六章勞動保險
第十五條廠根據國家和地方法律規定,參加養老、待業等社會保險。廠行政應給職工互助補充保險基金組織提供資助,金額視經濟效益協商確定。
第十六條對因工負傷、殘、死亡的,應按有關勞動保險政策規定,為其支付費用并給其予應享受的待遇。
第七章勞動保護
第十七條廠負責加強和改善勞動安全技術工作和勞動保護條件,特殊工種及女職工的特殊保護工作,防止人身事故發生,預防并減少職業病危害。
第十八條廠根據工種崗位需要,按期給職工配發勞動保護用品,冬夏季節采取防寒保暖,防暑降溫措施。
第十九條廠發生職工因工傷亡事故,應及時通過工會備案,工會應參加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條工會支持并監督廠行政加強勞動保護管理。當發生嚴重有損職工身體健康或人身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采取措施維護職工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
第八章職工培訓
第二十一條廠負責制定職工教育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搞好職業培訓工作,并納入廠發展規劃中,同時布置,同時實施,同時檢查評比。教育發展規劃應提交職代會討論審議,接受監督。
第二十二條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職工必須參加廠安排的各類教育培訓,遵守廠制定的各項教育制度。廠對關鍵崗位實行崗位合格證
制度,凡考試不合格的按有關規定實行試崗、待崗。
第二十三條廠應依據上級有關規定為職工提供集體福利設施。
第二十四條廠要加強對離退休職工的管理水平,按規定每年提取離退休人員專項管理費,幫助離退休職工解決實際困難。
第二十五條廠每年應將福利基金提取的總數及安排、使用情況向工會通報,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
第二十六條廠2004年為職工辦兩件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