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實施方案
對學生的基礎素養評價應從學生的整體表現入手,避免以偏概全。對于評價小組成員之間的分歧,要通過集體研究,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評價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研究決定。如對學生最后的評價結果與學生的實際表現明顯不符,經班級評價小組審核,可以進行調整。學生基礎素養評價要建立記錄檔案,要如實填寫《萊蕪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評價結果報學校評價委員會審核認定。
(三)評價次數
基礎素養評價分為學年評價與畢業評價,學年評價一般在學年末進行,每學年評價一次。畢業評價在初中畢業前進行,由四個學年的評價結果匯總合成。
(四)評價結果
基礎素養評價結果包括等級評價和綜合評語兩個部分。
1.等級評價。等級評價只對學生基礎素養的五個維度進行評價,不再對各維度加權出總等級。等級評價包括學年等級評價和畢業等級評價。
(1)學年等級。每學年從5個評價維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關鍵表現入手,通過整體判斷對各維度給出一個等級,以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現;學生各評價維度等級要依據各評價主體評價的結果綜合生成,具體辦法為:將各評價主體評出的等級a、b、c、d分別賦值為4、3、2、1,然后按照p=0.6pj+0.2pz+0.2ph算出總分值,四舍五入后再還原成等級,其中pj代表教師評價,pz代表學生自評,ph代表學生互評。
(2)學年評價各等級所占比例的劃分。基礎素養學年評價每個維度的等級達到a級的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學生總數的40%,b、c級的比例由學校根據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確定,將學生基礎素養的某一維度評為d級應慎重。
(3)畢業等級。畢業等級由初中四年每個學生各維度評價的等級加權成每個維度的畢業等級,也以a、b、c、d四個等級呈現。
(4)畢業等級合成辦法。先將各等級賦分值:a=4,b=3,c=2,d=1;然后按照n=l15%+q15%+b20%+j50%算出總分值,四舍五入后再還原成等級。其中n代表畢業等級分值,l、q、b、j分別為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等級分值。
2.綜合性評語。對學生的基礎素養進行整體描述,尤其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
班級評價小組負責將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等級和綜合評語填入《萊蕪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萊蕪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是證明學生基礎素養情況的重要材料。
(五)評價結果的運用
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結果,是初中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也是高中學校招生的重要條件。凡報名參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試的考生,其畢業評價等級各維度都必須達到c以上(含c)。
四、制度建設
(一)建立公示制度
1.鄉鎮、區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的實施方案,要通過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努力做到讓所有家長知曉。
2.學校要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確定本校基礎素養評價實施細則,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后,把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和結果進行公示,并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做出明確說明,征得家長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3.學校要公示評價委員會的組成辦法及組成人員名單,公示各班評價小組的組成辦法及組成人員名單,便于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進行監督。
4.結果評出后,各維度評價為a級的學生名單要及時在班級公示(公示時間為一周),接受監督;b、c、d等級的學生,由學校評價委員會或班級評價小組及時以通知單或其它形式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
(二)建立培訓制度
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要組織好參與評價人員的培訓,做到不培訓不上崗。區教育局負責對學校管理者和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學校負責對班級評價小組進行培訓;班主任負責對學生進行培訓。
(三)建立誠信制度
1.區教育局評價委員會要對學校評價委員會評價人員建立誠信記錄。如果在評價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應在相應的誠信記錄中予以記載,并報區教育局評價委員會備案。
2.學校評價委員會要與所有評價委員會組成人員、評價小組組成人員簽訂誠信協議,建立誠信記錄檔案。
3.學校要對教師進行誠信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一視同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