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面推廣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的實施方案
活動成果要求:各學校都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系統、科學、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實際又行之有效的學校管理規程、規章和制度,其中有保障制度有效執行的監督、檢查、考核等配套措施,體現“有效管理”行動研究的水平和成果,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強化課程有效管理,確保開足開齊課程,重視音體美等“小學科”課程實施的管理、研究和指導;積極開發和豐富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和教學文化;強化學生勞動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程)。
加強質量管理和過程監控,修訂教育教學規程,制定適應“雙有效”要求的教育教學工作考核標準,建立校長兼課、巡課制度,校長要沉下心來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為全學區“雙有效”推廣積累并提供豐富的有效教學典型案例和經驗。
3.開展“有效教研、備課”行動研究
以有效教學研究和課堂創新嘗試為平臺,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推進“雙有效”改革實驗推廣的重點領域,把實施“雙有效”策略研究與實踐作為主攻方向,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實驗提供保障。把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科教研、教改實驗、教學文化建設、績效考核結合起來,引導廣大教師增強效益意識,提高教學研究能力、教學設計能力以及教學實施能力。積極培養教改帶頭人和學科業務骨干,使之成為學科教學創新、落實“雙有效”的中堅力量。
有效備課取決于對教材的把握和對學生的了解,也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解決好“教材、學生、理念、方法”的問題,主要途徑是有效教研和有效集體備課,各學區要結合本校實際組織好連片教研,追求教研的有效性。各學校要創造性地開展校本主題研修活動,認真抓好集體備課,整體提升學科教學設計水平。集體備課的關鍵是責任到人、超前備課、提前共享、定時研究、教后反思、總結存檔。
活動成果要求:教科所要構建連片教研、校本研修有效研修機制,形成長效集體備課制度,教育局信息中心要協助學校建成教師可以共享的學科課堂教學設計電子資源庫。
4.開展“有效課堂”行動研究
“雙有效”的終極目標是讓所有學生得到適合、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和發展,課堂是學生和教師成長和發展的主陣地,是教學的主戰場,有效課堂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各學校要組織教師總結梳理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和教訓,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創新”作為抓手,促使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凸現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觀摩、說評、反思活動,以有效教學的理念為指導,構建“以學定教,少教多學,以教(導)促學,先學后教,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學合一”、“自主、合作、探究”、“體驗式、參與式、民主式”等煥發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
活動成果要求:通過“雙有效”教改實驗推進,促進課堂創新,努力打造一批有效教學樣板學校;培養一批有效教學能手和教學名師;廣大教師都能自覺的在教學中體現和應用了新課程理念以及“雙有效”的要求;各學校研制出臺適合本學校的各學科、各類課型的教學要求,提煉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模式;徹底杜絕“滿堂講”、“填鴨式”、教師“唱獨角戲”的落后低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