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臨床醫學實習自我鑒定
掌握小兒常見感染性疾病有麻疹、腮腺炎、猩紅熱、水痘、結核性腦膜炎、原發性肺結核、急性菌痢、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流腦、乙型腦炎、以及小兒常見消化系統疾病有胃炎、潰瘍、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特征和診斷及處理.熟悉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和處理原則.了解發熱待查、黃疸待查的診斷方法及思路.
熟悉腰穿、腹穿、胸穿的適應癥及禁忌癥及操作步驟.了解肝臟穿刺、胃鏡等診療技術.
掌握三大常規、血培養、大小便培養、肝功能、腦脊液、胸腹水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熟悉電解質、血氣結果的分析.
[操作項目及完成數]
項目 完成數 主要完成科室
腰穿 其中任何一項穿刺1次 傳染
腹穿
傳染
胸穿
傳染
插胃管 1次 傳染
靜脈注射 1次 傳染
肌肉注射 1次 傳染
ppd皮試 1次 傳染
[出科考核]
出科時由感染消化教研室統一進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內容應包括各專業基礎與臨床技能兩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績的50%.以書面試卷和考核記錄交教務處存入實習學生檔案.考試時間50分鐘.
實習結束后學生均要進行實習小結,包括實習收獲體會、臨床工作能力、組織紀律及醫德醫風的自我鑒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實習考核小組集體給予實習成績評定和綜合評議.
[實習時間] 5周
小兒外科實習大綱
[目的要求]
通過小兒外科各專業臨床實習,鞏固小兒外科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常見外科疾病診斷與處理原則以及常用診療操作技術,培養臨床思維和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內容]
1. 初步掌握小兒軟組織感染的特點診療方法,小兒常見腹膜后腫瘤的特點及腹膜后腫瘤的鑒別診斷、腦外傷、四肢骨折、腹股溝疝、鞘膜積液等處理原則.
初步掌握小兒腸梗阻、小兒闌尾炎、腸套迭及其它急腹癥與小兒內科疾病的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掌握小兒先天性畸形的矯治原則.(主要疾病以理論大課授內容為主)
掌握小兒外科常用藥物劑量. 熟悉小兒急腹癥及骨折x線診斷原則.
掌握外科無菌技術及創口換藥等基本技能,學會切開引流,了解靜脈切開,創口縫合,擴創、換藥、淺表腫瘤切除、骨牽引、導尿、胸腔閉式引流等操作原理和方法.
了解小兒外科常見疾病手術時機的選擇,熟悉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原則和具體方法,掌握小兒外科補液,胃腸減壓,痰液吸引等原理和方法.
[操作項目及完成數]
項目 完成數 主要完成科室
頭部傷口換藥繃帶帽式包扎 2次 神經外科
頭皮血腫穿刺 2次 神經外科
參加神經外科手術 2次 神經外科
管理床位 6次 胸心外科
換藥 5次 胸心外科
管理病床 6張 泌尿外科
小兒導尿的無菌操作及方法 2次 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 6張 矯形骨科
石膏固定 2次 矯形骨科
手術二助 3次 矯形骨科
管床位數 6張 神經外科
陰囊及睪丸的檢查方法 5次 泌尿外科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的方法 1次 泌尿外科
靜脈尿路造影 1次 泌尿外科
泌尿系統疾病各種引流管的術后管理 3次 泌尿外科
泌尿系統x線片的閱讀 3次 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 6張 普外科
腹腔穿刺 1次 普外科
導尿 1次 普外科
插胃管 2次 普外科
換藥 5次 普外科
創口縫合 2次 普外科
腹股溝疝一助 2次 普外科
闌尾炎切除術一助 2次 普外科
管理病床 6張 燒傷整形
換藥 5次 燒傷整形
手術二助 3次 燒傷整形
管理病床 6張 腫瘤外科
膿腫換藥 5次 腫瘤外科
手術二助 3次 腫瘤外科
[出科考核]
1.出科時由外科教研室統一進行出科考核.
2.出科考核內容應包括各專業基礎與臨床技能兩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績的50%.以書面試卷和考核記錄交教務處存入實習學生檔案.考試時間50分鐘.
3. 各專業輪轉實習結束后學生均要進行實習小結,包括實習收獲體會、臨床工作能力、組織紀律及醫德醫風的自我鑒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實習考核小組集體給予實習成績評定和綜合評議.
4.外科教研室負責綜合各專業輪轉評分并與出科考核成績匯總.
[實習時間] 5周
皮膚科實習大綱
[目的要求]
通過小兒皮膚病專業臨床實習,鞏固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常見兒童皮膚病的診斷與處理原則以及常用診療操作技術,培養臨床思維和獨立工作能力.
[教學內容]
熟練掌握皮損的描寫.
掌握皮膚科常用外用藥物的處方,治療原則及使用方法(濕敷、擦藥).
重點掌握常見兒童皮膚病如丘疹性蕁麻疹、嬰兒濕疹、異位性皮炎、膿皰瘡、念珠菌皮炎、血管瘤、腸病性肢端皮炎、多形紅斑等.
掌握常見皮膚病:表淺霉菌病(手、足、體癬)、接觸性皮炎、濕疹、藥物性皮炎、病毒性皮膚病、化膿性皮膚病、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痤瘡、斑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