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實習生心得體會(精選3篇)
手術室實習生心得體會 篇1
在手術室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感覺自己收獲很多,增長了很多見識包括護理知識上,也包括人際關系方面。
手術室護士分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器械護士負責術前準備工作,給醫生傳遞工具,術后打包。巡回護士負責接送病號等。
每天早晨八點上班,更換好鞋戴好帽子口罩,換好手術室衣服才能進入限制區,更加增強了自己的無菌觀念,在手術室實習期間很榮幸上了兩臺小手術,是鼻腔取腫物,我僅僅是幫助拉鉤為了更好的暴露手術視野,但是從內心里還是感覺機會的來之不易,從每一個小步驟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手術過程中無菌要求的嚴格程度。我從刷手學起到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每一步都嚴格要求自己,以達到無菌的要求。在手術室我還學會了扎套管針,打大包,打器械包等。
在一個月的實習中,我看了很多手術例如直腸癌,腹腔鏡等。
感覺實習時間過的很快,一個月就這么過去了,從中學到的東西感覺無法用語言描述,對手術室有很多的不舍,手術室外面披的神秘面紗終于揭掉了,希望以后工作能到手術室!
手術室實習生心得體會 篇2
手術室,一個新的起點,新的知識接受點。帶著對骨科的留戀與不舍,再一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我的印象中,手術室是一個讓我聽了就覺得恐怖又神秘的名詞。手術室的一道門把里外分割為兩個世界,讓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所以手術室成為我最向往的科室,我帶著興奮與好奇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手術室。
非常慶幸我們現在實習的手術室是目前全樂山市各大醫院中設備等各方面都最先進的手術室。在手術室為期三周的實習中,我收獲很多,增長了很多的見識,不論是在護理知識上還是在人際關系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增強了操作能力。
在實習期間不能真正的上臺,只能在旁觀看,這也很滿足了,因為在手術過程中一個小小的步驟都需要嚴格的操作,不容出現一點的差錯,這都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我深刻的體會到了手術過程中無菌要求的嚴格程度,從洗手穿衣到戴手套,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非常嚴格,以真正的做到無菌操作,在手術中看到了洗手護士與醫生的默契合作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洗手護士與巡回護士之間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一個手術的順利與否不僅要病人的配合,還需要醫生與護士的緊密配合。在大的手術中,醫生護士們犧牲了他們的休息與就餐的時間,在手術臺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這種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病人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同是也看到了麻醉師,怎樣進行全麻、腰麻、靜脈麻的全過程,老師也給我們講解了注意事項,這三周是富有知識的三周。
三周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從這里學到了非常多的知識,真誠的感謝每一位可愛的老師!把所有的不舍和留戀化為動力,繼續前行……
手術室實習生心得體會 篇3
7月10日星期日,上午八點半,第一次以醫務人員的身份進入手術室,我從醫生涯里第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手術很順利,出血量不多,沒有任何意外,可以算得上很成功。不過就算對這個能讓我輕易進去的手術室不抱什么希望,看過之后,心里卻是失望失望再失望。
首先,這個手術室實在是超出我想象。無菌室外供手術醫師洗手消毒的地方,其實幾分鐘前護士嬸嬸在洗魚。我們換的是拖鞋進入無菌室,我確定兩個男外科醫生是光著腳在地下走來走去!沒碰上有腳氣的醫生是病人的運氣。沒上臺的人員,我、巡回護士、麻醉師都沒被要求戴手套,穿的都是普通的工作服。遲到的外科醫生直接在手術室脫T-shirt,光著上身去洗手,貌似進手術室的時候從上到下沒經過消毒。
再談手術器材,房子可以很差,但是進人身體的東西不能差吧!不知道別的醫院是怎樣,我只知道今天用的手術刀和我們在醫學院解剖尸體用的一樣的工具——刀柄加一次性刀片!這個都算了,手術用的床單遮蓋的布巾盡管消過毒,但是那種泛黃的老棉布實在無法讓我與無菌和手術聯系上!看到腹部消毒之后再鋪上一抖就有無數毛毛飛下來的無菌布,我感覺窒息,那個布飛下來的灰真像我媽做衛生的時候掉下來的灰~~我看著那種質地和我在醫務室買到的一塊五一個的口罩質地一樣的布被塞進腹腔作隔離的時候,我有一種塞垃圾的感覺!!是不是身體做完手術就廢棄不用了?那個組織剪,剪7號縫合線剪了三四下都沒斷,我不知道它是有多鈍。看到這一切,我心里暗暗感嘆,在這里做手術的病人不并發嚴重感染,真的是福大命大運氣好!不過就算是術中感染也會被歸結為術后感染吧~
在切開皮膚,淺筋膜,脂肪組織,深筋膜,腹膜的過程中,我一直固執的認為是在殺豬。幸虧黃色脂肪組織在無影燈的照射下和傳統豬肉的肥肉有差別,但是我還是覺得可以以假亂真!切開那個筋膜,真的很像我媽在剔豬肉上的過程!打開腹腔更惡心,什么腸子之類的像啥一樣泡在肚子里!我很淡定,總覺得在哪見過,仔細想想,貌似是在恐怖片里。醫生伸手進去拿出腫瘤的那個動作真的很嚇人,像是在掏什么我就不說了,還是讓我首先聯想到殺豬,其實截一小段對比,特別像變態殺人狂,情景一般人能想象的。
手術氣氛很輕松很犀利,醫生護士一起聊天,一個半小時聊的內容是相親,這個蛋疼的古老而又不失經典的話題!大家很High很開心,只有我這個不懂版的丫在那看著主刀醫生的一舉一動,生怕有啥意外。估計是做了太所這樣的手術,到了閉著眼睛就能動手的地步,所以能這么輕松。到后來,聊各自婚姻狀況,倆年輕外科醫生的賭博生活,更年期醫生護士蛋疼的閑散生活,回憶上學的日子婚前生活,唉~啥都聊了!不停的又電話打來,外科醫生很順溜的讓我拿手機給他接,一臺兩個半小時的手術,三個上臺了的醫師合起來至少接了五個電話。最犀利的是我們的麻醉師,在旁邊繡十字繡,辛辛苦苦拿著筆打點劃格子。
唉~《醫龍》里的手術場景難道真的不存在么?荒賴一樣的麻醉師是不是死光了!!你外科醫生做不到像朝田你也要向伊集院靠攏啊!但是你連子宮有幾條韌帶,動脈在哪都不知道你要我說你啥?還有一件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醫院都這樣!病人被麻醉之后衣服被脫下整個腹部大腿部消毒,然后一絲不掛放在手術臺上,因為有個外科醫生去買火車票遲到了!等醫生的期間手術室冷氣十足,我穿兩件衣服都冷,我不曉得被全麻的病人在空調口吹得冷不冷!我心里在暗暗打鼓,該不會手術不讓家屬看到,也是因為手術太犀利,不適合“曬太陽”吧!
最讓我難受的還是醫學專業問題。照道理,子宮全切做腰麻就足夠了,但是醫生選擇全麻,理由是全麻病人不會覺得疼,肌肉松弛些方便做手術。如果我沒記錯,全麻對病人病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器官的毒作用都大些,醫生為了降低手術難度在病人身體條件還可以的情況下選擇全麻,我覺得很不合適。還有麻醉師,為了“配合“醫生手術,直接注射了一針管肌松,然后開始繡十字繡聊天。這大媽真厲害~不過,因為病人麻醉量大一直不醒也是她在手術室邊繡邊看護。
手術中途停止了十分鐘,因為腸線沒有了。要家屬去藥庫拿,藥庫給了一號線,回去換的時候,直接說沒有了!我不清楚手術過程是不是這樣,手術線是該怎么準備,但是我知道腹腔和胸腔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可能會導致器官粘連。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按說話的節奏用吸液器吸出血液,經常要醫生喊兩三遍才知道去剪線,拿剪刀不知道拿哪一個…我說什么好呢!最后的縫合,唉,里面看不見我就不說了,幾大針就搞定!一直覺得縫合很困難的我頓時躍躍欲試,有點十字繡的功底會打手術結就能勝任了!最后縫合皮膚用的是美容縫,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很丑很不整齊!我深感失望~懷念加藤,那個讓朝田在縫合上自愧不如的女人!手術室沒有準備血液,如果意外發生還要跑去人民醫院的血庫買血。我不知道這種手術是不是就算大出血也不會死人還是怎樣,我總覺得不備血很危險。手術后期,吸液器之類的東西都掉在地下了,我不知道萬一發生意外需要再次打開腹腔怎么辦?
大概就這么多,沒啥好玩的。我站了兩個小時,學到的切開腹腔的時候要經過哪些組織,子宮的韌帶是啥樣,切出來的長著腫瘤的子宮和一側帶囊腫的卵巢是啥樣。除此之外就是手術室的這些個不為家屬所知的秘密。
身為醫學生,我很蛋疼很絕望但是很有動力。我期盼這樣的事情只會發生在小醫院,只要我好好鉆研醫學,我可以不用在這樣蛋疼的帝反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