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存在的兩個方面的實際問題,即:
(1)學生基礎普遍較差。我校由于受地域和歷史的原因影響,近十年來招收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學生成績與二四中的學生相比屬于二三流,在初中三年要達到一流水平比較困難。但是,農村的孩子潛力比較的,大幅度的提高成績也完全可能。
(2)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集體備課流于形式,效益不高;課堂教學方法單一,高消耗,低效益,“先生講,學生聽”,滿堂灌,題海戰術屢見不鮮。但是受形勢所逼,我們的老師都非常想改變現狀,他們都在積極探索好的教學方法,有努力提高學生成績的強烈愿望。
采取的十個方面的措施,即:
1、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嚴格執行上級規定,按課程計劃規定開齊課程,不隨意停課,不隨意增刪課時,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確保體育課、藝術課(美術、音樂)開足課時。
2、依法治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均衡分班,不分重點班,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各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5小時以內。特別是音、體、美、地理、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課程都能上好。
3、著力抓好校風、學風和教風建設。明確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的內涵,加大宣傳力度,使“三風”建設深入人心。
4、抓實集體備課。制訂詳細的計劃,要求教師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初備,然后由主備人針對下一周的教學內容,組織組內教師解讀目標,把單元目標分解為課時目標,研討教學方式,學習方法的選擇,探索重難點問題的突破。然后再由每個教師根據班情、學情進行二次復備,形成“各自初備→一人主備→集體討論→完善教案→資源共享→個性張揚”的集體備課模式。
5、改造薄弱學科和薄弱班級。對薄弱學科采取長期跟班聽課及時指導的方法,以提高其教學效率和質量。對班風、學風不良的薄弱班級,采取“領導干部班級蹲點捆綁考核制”,幫其扭轉不良班風,促其提高學業成績。
6、開展崗位練兵活動。 從本學期學校決定,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宗旨,按照“立足崗位,全員參與,有機整合,突出重點”的工作思路,扎實有序開展“人人講公開課,人人評優質課”的“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大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7、著力夯實學生基礎。針對我校近年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學校在著力打造有校課堂,力爭在45分鐘要成績的基礎上,采取強有力的補救措施,確保我們的畢業生用二、三流的成績考出一流的水平,向家長、向社會交滿意的答卷。其補救措施有:一是在學生和家長自愿的情況下,學校恢復給學生免費上晚自習,每晚兩節課,每課由一名教師跟蹤輔導。二是利用自習課實行周考制。周考由教導出統一組織,周考以基礎知識為主,重點考核一周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周考內容頂作業量,科任老師必須全批全改,確保學生所學內容周周清。
8、全面“培優補差”,充分挖掘潛力 。各班由班主任牽頭,各科任教師會診,確定本班的優秀生、邊緣生、學困生活,分別指定有效措施,讓優秀生拔尖,讓邊緣生升級,讓學困生脫困。每年級組織七、八、九年級學科競賽,各班建立特長生檔案,讓個類學生都得到較好的發展。
9、實施傾斜政策,狠抓初三工作。為大幅度提高中考成績,學校專門制定了《初三畢業班工作計劃》,確立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保證措施。
10、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學習興趣。今年,學校在原有的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個語音室、一臺移動多面體基礎上,又添置了三臺移動多媒體,并接通了寬帶網,基本上滿足了利用科技手段教學的需要。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學校依托教育局在暑假期間對55歲以下的教師進行了培訓,全部合格結業。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周至少上一節電教課,加大課堂容量,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
(二)德育安全工作
在繼續深化完善“平安校園110”工作的同時著力開展了多項行之有效的工作。
1.實行無縫隙管理
首先,加強了行政值班管理,每天安排教學樓行政值班人員3人,教學樓門衛1人、宿舍行政值班人員1人,公寓管理人員4人、餐廳管理員3人,門衛2人,夜間值班2人(其中行政干部1人)除此之外,還在中午放學到下午上學、下午放學到晚自習之間,安排1位教師負責教師空擋間的學生安全問題。真正做到了24小時有人監控,責任到人,分層管理,逐級上報,并爭得刑警隊二中隊的配合,強有力地保證了教育教學秩序的安全運行,為了使安全工作做到事無巨細,管理到位,學校特別針對九年級學生上晚自習的走讀生與家長簽訂了《上晚自習合同》,既保證了安全又保證了效果質量,對校內住校生宿舍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從行李用具的擺放、疊放、到私藏得傷害性器械都進行了清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解決,有力地杜絕了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校安全辦對社會人員及學生進出校門進行了進一步的強化管理,做到進入有登記,放行有手續。就連學生回家的乘車安全都做了多方面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