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中心工作述職報告(精選3篇)
融媒體中心工作述職報告 篇1
一、加快融媒體中心建設,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1、全市先行,縣融媒體中心正式運行。20__年3月27日《壽縣融媒體中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正式下發,逐步配齊了班子,明確了部門職責分工,實現人員、機構、技術、平臺的相續融合。5月份,20名采編人員集中入駐指揮調度大廳集中辦公,全媒體采編模式初步形成,得到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承通的充分肯定。先后有鳳臺縣、潘集區等縣級媒體前來參觀交流。
2、多措并舉,努力提升全媒體采編技能。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跟班學”的辦法,一方面選派專業技術力量加強技術攻關,并前往濉溪、含山、碭山、旌德等縣區考察觀摩,派員參加全國縣域新聞宣傳工作培訓班、安廣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交流研討會等;另一方面,4次邀請省新媒體集團技術人員到單位進行集中業務培訓,促成工作人員盡快掌握技術要領。
3、強化管理,媒體融合聚合效應初步顯現。中心堅持融合、發展、管理并進,按照績效考核的管理辦法,建立了科學有效的媒體管理體制,強化主流媒體意識,切實擔負起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嚴格實行廣播、電視、網站、微信、微博、手機臺節目播發“三審”制,抱緊拳頭,形成合力,守好陣地,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升融合宣傳成效
1、緊扣中心,主題新聞宣傳有聲有色。今年以來,縣融媒體中心把宣傳工作重點放在服務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推進上,積極策劃和部署各項主題宣傳報道,為各項重點工作輿論開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統一發聲、聯合發力,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手機臺開辦了《文明實踐在壽縣》、《聚焦脫貧攻堅》、《——群英譜》、《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工程建設巡禮》、《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掃黑除惡知識訪談》、《移風易俗大家談》等欄目。在午季和秋季秸稈禁燒工作中,提前做好宣傳方案,采取新聞、通告、標語、錄音等相結合的全方位宣傳,引導全縣上下形成了濃郁的禁燒氛圍。針對今夏以來的持續干旱,積極和相關部門聯系,組織記者深入抗旱一線采訪,及時將壽縣旱情和抗旱工作向社會宣傳報道。全年共播發電視《壽縣新聞》288期、《民生視線》52期,廣播《壽縣新聞》300期,編輯報紙《今日壽州》50期。
2、突出特色,對外宣傳提質增量。突出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重點工程建設、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工作特色,積極向上級新聞單位投稿。根據融媒體新的工作實際和要求,鼓勵記者打破常規,向上級廣播電視、紙質媒體及新媒體全方位投稿,努力實現傳統媒體有新突破、新媒體有新氣象的目標任務。全年共在省、市發表新聞稿件140余件(篇),為央視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安徽壽縣篇》提供了大量的音像資料,參與淮南市市臺撰稿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獻紀錄片《紅色記憶·一門忠烈》獲全省重點電視專題片優秀作品,同時在學習強國推出。
3、立足本土,專題欄目不斷拓展。為了讓專題宣傳更有效果,定期圍繞一個中心,一個主題開展系列宣傳。在電視《壽州方圓》、《關注》、《古城人間》欄目中策劃開設了老兵群英譜、我的初心故事、代表委員風采錄、最美鄉村教師、壽州非遺傳承人等本土接地氣的欄目;在報紙《今日壽州》開辟“我和我的祖國”、“壯麗70年”征文宣傳專欄;在廣播上開設了“古城之聲”、“請您欣賞”等專欄,深度報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激發全縣人民的愛國熱情。
4、移動優先,新媒體推送及時有力。“壽縣發布”微信微博、“壽縣手機臺”APP等“兩微一端”官方平臺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官方媒體平臺黨性原則,堅持定位,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內外宣傳工作。截至11月底,縣政府網站共發布各類政務信息5570條,依申請公開信息83條;微信“壽縣發布”發布信息980條,“網信壽縣”發布信息560條,微博“壽縣發布”發布信息1463條。壽縣手機臺上傳各類資訊9840條,其中視聽內容1413條,總訪問量達727萬。
三、發揮媒體聯動效應,承辦活動有聲有色
1、舉辦活動,展現能力實現雙贏。依托廣播電視技術手段及人才資源優勢,策劃導演多場大型文藝晚會和直播活動。先后對全縣經濟工作和三級干部會議、表揚激勵20__年度脫貧攻堅工作會議進行實況電視與手機臺并機直播;舉辦了“八公山桃李芬芳旅游季”、“安豐塘水澤田園旅游季”等重大旅游系列推介和體驗活動;成功舉辦“20__春節聯歡晚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聚力脫貧攻堅專場文藝演出”、“壽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等大型文藝晚會。縣融媒體中心還對多場“我和我的祖國”、“我和祖國共成長”、“我們的節日——端午”等愛國主義讀書演講比賽進行直播和立體報道,各種活動貫穿全年,充分展現了融媒體中心的能力和實力,收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聚焦主業,營造國慶濃厚氛圍。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主題,推出了“五個一”宣傳大選題,即出一套叢書、發一篇大稿、辦一臺晚會、推一批節目、拍一場“快閃”。出版發行42萬字《追夢壽春——壽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征文選》,推出系列專題欄目,自己編排、導演壽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精彩亮相,高質量、大手筆完成《我和我的祖國》壽縣版快閃拍攝制作,在壽縣融媒體中心手機客戶端發布視頻后,頓時引爆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勢。“學習強國”、“人民網”等中央主流媒體予以轉發,各類媒體隨后跟進,一天之內點擊率突破10萬。
3、服務群眾,優化電子政務新平臺。管好用好壽縣人民政府網和壽縣網,構建“標準統一、體驗一致、跨界協同、服務創新”的一體化信息平臺,完善政務信息發布功能,進一步加強與網民的互動溝通。截止10月底,政府網“書記信箱”收信42封,“縣長信箱”收信41封,“部門信箱”收信78封,按照縣領導批示全部辦結。“壽州論壇”共收主帖460條,審核370條,其中需回復帖287條全部回復,在線回復率100%。
四、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意識形態全面加強
1、強化組織,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今年以來,縣融媒體中心切實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工作,以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為抓手,以黨員扶貧幫困為引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全面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機關黨的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2、落實責任,牢牢掌握意識形態。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堅持正確導向貫穿于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在新聞采編各個環節繃緊“正確輿論導向”這根弦,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嚴格執行節目“三審”制度,切實擔負起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堅持24小時網絡輿情值班制度,強化預警機制,及時掌握輿情動態。新聞宣傳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xx大精神的宣傳貫徹落實,聚焦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組織策劃一批系列報道,在全媒體平臺同時推出,營造促進全縣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五、夯實技術平臺陣地,事業建設長足發展
1、加大投入,為全媒體平臺提供支撐。今年7月份,由縣財政投入200萬元,縣融媒體中心自行設計采購的高清轉播車正式投入使用。該車具有廣播直播、融媒體高清電視直播等多種功能,是我縣融媒體中心傳播手段和傳播形式的一次跨越升級。8月份,縣財政投入1500萬元,用于建設應急廣播系統建設,作為主體責任單位,縣融媒體中心組成專門建設班子,精心組織、積極推進。結合我縣鎮村實際,反復討論修改應急廣播系統建設技術方案,順利通過省廣播電視局專家組論證。目前一期建設項目成功開標,已經與中標方簽訂了施工合同,正積極備貨投入施工,12月底將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我縣應急廣播系統建成后,將覆蓋全縣25個鄉鎮、280個村(社區)、3300個網點,是融媒體中心全媒體發布體系的又一重要發布渠道。
2、建立體系,安全播出得到保障。長期堅持以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為生命線,加大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和保護力度,建立科學整的一整安全播出工作制度,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著手,保障全中心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在xx大、國慶等重要時期和敏感時段,堅持領導帶班制度、巡查制度和報告制度,廣播電視節目實現“零插播、零停播”,無任何安全播出事故。
3、多措并舉,強化網絡和信息化安全。加強政府網站中心機房安全防護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做好政府網站信息監測;扎實開展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和集約化建設,認真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進一步提升政府網站安全防護等級,強化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強重點信息系統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確保網站機房、信息監測安全可控。
融媒體中心工作述職報告 篇2
我叫陳x,出生于xx年四月,四川x人,于xx年12月入伍,至今已有四年,下士警銜,共青團員,現任武警x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戰斗三班班長,轉眼間,一年的工作已接近尾聲,在這一年里讓我學到了很多、看懂了很多、也理解到了很多,成長了不少。回顧xx年、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讓人期待的一年,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為創造一個和諧平安的社會環境,中隊全體官兵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出色的完成了各種滅火救災、搶險救援、急難險重任務,為黨的十八大消防保衛工作奉獻了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現我將本年工作情況向中隊領導、戰友述職如下。
一努力提高思想認識、踏實干好本職工作
俗話說“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績”這雖是一句口號,但卻是我們基層官兵努力奮斗的方向。首先,正確的思想認識,是干好本職工作的動力和源泉,作為一名軍人,堅定的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每一位軍人必備的軍人素養,沒有正確的認識,就等于無頭的蒼蠅,沒有了方向、沒有了目標。軍隊是一支黨領導下的部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的天職。我知道,作為一名軍人我還需要更加的努力學習,以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所以,我不斷的通過中隊組織的思想政治學習,認真做筆記,努力提高自身素養,為干好本職工作,為中隊正規化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嚴格遵守部隊條例條令,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本人在服役期間嚴格落實部隊的條例條令、一日生活制度和中隊的各項規章制度,一切不利于中隊建設和有損中隊形象的事情堅決不做,自覺維護條例條令的嚴肅性、崇高性。堅決完成中隊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但在工作中,自己也存在著很多的缺陷,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自我要求不嚴,工作積極性不高,導致領導交給的工作任務不能很好的完成。作為一名班長,管理經驗不夠,不能大膽管理,對本班人員要求不嚴。缺乏管理經驗,不能很好的帶領一個班,這還需要進一步向中隊老同志學習,像他們取經,以期能更好的帶領本班人員完成各種滅火救援任務。
請領導戰友放心,我一定會在以后的工作中認真學習、虛心請教、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水平,積極探尋管理經驗,全力帶領本班人員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中隊正規化建設獻言獻計,出謀劃策獻出一份力量。
融媒體中心工作述職報告 篇3
20xx年,**鄉財政所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財政局各股室和鄉直各單位的密切配合下,按照重要思想和上級財稅工作會議精神及目標職責書的要求,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生財、聚財、理財、管財”為核心,以加強干部職工“講政治、做表率、講正氣、比貢獻”的職業道德教育為根本,強化征收管理,合理控制支出,強化財務管理,增強宏觀調控潛力,強化財政監督,凈化財經環境,強化國資管理,提高國資運營潛力,經過全所同志的不懈努力,各項財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較好地支持和促進我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強化重點,狠抓財政增長不放松
根據年初縣下達我鄉xx年財政收入計劃,全鄉一般預算收入按20%增長,我們確定以地稅和其他收入為重點,加大收入征管力度,保證我鄉財政收入及時均衡入庫。一是認真做好地方工商稅征收工作。針對今年地稅任務大,稅源分散,稅額小等特點,采取了經常征收與突擊征收相結合,全面征收與重點征收相結合,在冊征收與清理
征收相結合,稅務部門直接征收與全社會配合征收相結合,在全鄉范圍內全面展開稅源底子和稅源結構調查,建立協稅護稅網絡,做到應管盡管,應收盡收。二是堅持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各種偷逃抗稅行為,把應收稅款及時足額征收上來,使地稅任務按時按量完成。三是認真做好其他收入征收工作。我所協助鄉政府認真做好調查摸底,合理分配任務,并采取必須的獎懲措施,經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使各項收入按計劃均衡入庫,保證了財政收支計劃按期實施。截止20xx年11月底,累計完成198。7萬元,比上年同期153。1萬元增長30%。其中稅收收入123。9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62%。
1、地稅收入92。3萬元,比上年同期64。9萬元增長42%。
2、國稅收入16。6萬元,比上年同期15。2萬元增長9%。
3、契稅收入15萬元,比上年同期8萬元增長87%。
4、其他收入74。8萬元,比上年同期65萬元增長15%。
二、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會計工作站平穩運行
1、強化財政支出管理,確保全鄉大局穩定。本著量入為出的原則,優先保證干部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努力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合理調度財政資金,保證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實現財政資金利益化。截止xx年11月底,全鄉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共352人,政府機關40人(其中:退離休人員52人),事業編制人員37人(農業發展中心、計生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村鎮建設管理中心、民政與社會保障所)的工資按月及時發放,充分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用心性,確保了全鄉大局穩定。全鄉22個行政村,轉移支付資金及鄉對村補助資金共計55萬元,年前全部撥付兌現到位。
2、加強專項資金管理,保證專項獎金封閉運行。xx年,縣撥我鄉以工代賑資金37萬元,危房改造資金7萬元,敬老院建設資金3萬元,農村客運站建設資金15萬元,村村通工程資金276。9萬元,糧補資金58。8萬元,退耕還林資金33。8萬元,“兩免一補”資金76。5萬元,對專項資金實行規范化管理,專設賬戶,專款專用,按規定撥付使用,嚴格執行政策,手續完備。在兌現各種補貼款的過程中,堅持高標準,補貼兌現做到“四到位”、“六不準”,農民群眾較為滿意。
3、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和社會保障機制。在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的同時,擴大“兩免一補”范圍,落實資金76。5萬元,春秋兩季資助學生700多人次,登記造冊,親自送到困難學生手中,基本解決了農村因窮輟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