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心得體會
物品送出又反悔的情況,解決問題思路:
詢問反悔孩子:為什么你反悔了?
送給別人的東西就已經是別人的了,你要為你做的事情負責任;
如果你不能為你的玩具做主,你就不能送人;
誰能為這個玩具做主?你應該征求他(能做主的人)的同意,才能送給別人。(這個是針對借來的東西送給別人的情況。)
場景1:a送了車給b ,但是a 的媽媽知道后認為太貴重的東西不同意送,要求a向b要回。a去和b要,b不同意給“東西送給我就是我的了,現在不是你的了。”為此兩個孩子爭執起來。老師過來:“誰告訴老師,發生了什么?”b說了,老師問a:“是這樣的嗎?”a點點頭。老師問a:“你為什么反悔了?”a說媽媽不同意。老師又問:“你不能為這個車做主是嗎?”a沒吭聲,老師繼續:“如果你不能為這輛車做主,那么就不要把它送人,你只能將你能做主的東西送人。”轉向另外一個孩子:“她不能為這輛車做主,她媽媽做主,所以她同意送你車是無效的。”
孫老師一旁說明:請家長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她自己可以做主的,哪些不可以,也請家長盡量不要讓孩子帶他不能做主的玩具到幼兒園。
場景2:a送了東西給b,又后悔了,想找b要回,b不同意,兩人爭執起來,老師過來:“誰告訴老師,發生了什么?”老師知道原委以后問a:“是這樣的嗎?……你是為什么反悔?” a說了理由,老師告訴她:“東西送給別人就是別人的了,你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老師知道你后悔了,是嗎”?a必然的會大哭鬧情緒,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傾聽。
這里孫老師也說到一點,就是邀請小朋友來家玩的問題處理。如果是孩子自己邀請的,那么孩子的玩具就由自己決定哪些可以和對方分享,哪些不可以;如果是家長邀請的,那么請家長準備好來做客孩子的玩具(這點很重要。)在家里客人小朋友和自己孩子爭搶東西,一定要遵循誰的玩具誰做主的原則。想起以前,我好像做的不對,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哦。一般都是家長抹不開面子的問題。另外,如果孩子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做客,一定要征得家長同意,因為家是共同的,所以孩子一個人沒有決定權,去對方家,也一定要征得對方家長的同意。
另外,有家長提問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人了,結果沒多久又讓家長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該給孩子買嗎?孫老師回答是,可以買。因為這是兩碼事。還有家長問關于購買玩具的事情,孫老師說:“買玩具是經濟問題,不是教育問題。”孫老師同時指出:玩具是不需要珍惜的。孩子只有過了青春期,才會對他以前的玩家懷舊,在以前小時候,是不懂得珍惜玩具的。
3.哪里拿的東西請歸位到哪里。
孩子的玩具要讓其歸位,但如果孩子已經離開了,那么應該由家長或者老師歸位,因為那屬于成人沒有盡到責任及時提醒孩子。
場景1:孩子操作完畢想走,老師走了過來:“你觀察到了什么?”孩子回答之后,老師就說一句話:“請歸位。”語氣一定不要有責備。如果問孩子“為什么不歸位?”“玩具怎么亂七八糟的”……這樣的問話明顯讓孩子有被指責感,會讓孩子有抵觸或者害怕情緒。如果孩子不肯歸位,例如孩子說:“我太累了,我不想歸位”老師在一旁共情:“老師知道,你很累,我們休息一會兒在歸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