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團圓夜美文(精選18篇)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今年的中秋節我們要在外婆家過,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要跟外公、外婆一起欣賞中秋月夜的美景呢!
吃過早飯,我便和爸爸、媽媽往外婆家出發了。到外婆家要兩個小時的車程,好在馬路平坦而寬敞,爸爸車也開得很平穩,再加上我很久沒有到外婆家去了,一路上非常地興奮,很驚奇我這次居然沒有暈車,要在以前,不到一半的路程我就開始吐了,一直要吐到外婆家。小荷作文網
今天的天氣真好,碧空萬里,秋風送爽。我一邊聽著周杰倫的歌,一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只見兩邊的山巒和一排排樹木就像一群群陌生的人一樣,飛速地與我們擦肩而過。
終于到了,我和媽媽先下了車,等爸爸把車停好后,我提著一袋月餅,媽媽提著兩袋子水果,爸爸則提著他那最愛的兩瓶酒鬼酒,我們三人直奔外婆家而去。一到外婆家門口,我就大聲喊著:“外婆,外公,我們來了。”外婆一聽到我的聲音,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兒,笑容滿面地出來迎接。我見了外公、外婆,趕緊說:“祝外公、外婆中秋快樂,身體健康!”外婆聽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外公即夸我懂事、乖巧。
在外婆家吃過中飯,我就開始盼望天趕快黑下來,因為今天晚上很適合賞月。可是太陽公公好像很留戀地球似的,都已經到了“西山”頂上,卻遲遲不肯跟我說“再見”。好不容易跟太陽公公道了別,外婆也已經準備好了晚飯。我們吃過晚飯,已經有七點多了,于是我趕緊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搬桌子、凳子,并帶了水果和月餅到樓頂的平臺上去賞月,外公拿了一壺酒上來,要與爸爸喝一小蠱。
我們坐在平臺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閑話家常。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爬上來了。剛開始,月亮還不是特別的明亮。不多久,月亮漸漸明亮起來,圓圓的,像個玉盤,潔白無瑕。不知怎的,天空突然飄來一片云朵,月亮姐姐好像有點害羞,她躲到云層里去了。一陣微風吹過,云朵飄走了,月亮姐姐又出來了,這時候,她更加明亮了。月亮姐姐盡情地向大地散發著溫暖而柔和的銀輝,大地一片銀白,房屋、樹木就像籠罩在一層輕紗之中,蒙蒙朧朧。今天的夜晚顯得格外的寧靜、祥和!
我仔細端詳著月亮,發現里面有棵大樹,樹下面有只小兔子在玩耍。便問外公道:“外公,月亮上有小免子嗎?”這時,外公就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小兔子玉雪的故事:小兔子玉雪原本是只只有500年法力的免妖,為了修煉成仙,她在人間積善行德,苦煉修為。不料,她在一次修煉的關鍵時刻,被一條巨蟒發現了。當巨蟒蛇張開血盆大口撲向她時,幸好一位英俊的青年獵人連發三支利箭,將巨蟒射死,救了她的性命。命運使她與獵人相識、相知,一直到后來相愛。本來她與獵人在森林里過著平靜而快樂的生活。不曾想到,有一天他倆外出打獵,正好被路過的楊戩撞見,楊戩發現他倆是人妖結合,于是把玉免抓到天庭,報告了玉帝。玉免因觸犯天條,被橫蠻的玉皇大帝打入冷宮(月宮)與嫦娥作伴。當時我聽了之后,氣得大罵玉皇大帝執法生搬硬套,不知變通,不體恤民情,生生拆散一對有情人,大罵天規是教條!
聽完小免子玉雪的故事后,爸爸笑著問我:“斌斌,我們國家發射的月球車此時正在月球上,你知道她的名字嗎?”我流利地答道:“她叫‘玉兔號’!”爸爸又接著說:“‘玉兔號’在月球上給祖國人民送來了祝福,你能猜猜她祝福的內容嗎?”我仔細想了想說:“她祝福我們祖國繁榮昌盛!祝福中國人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祝福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團團圓圓!”“你回答得真棒!”爸爸夸獎道。媽媽、外公和外婆也表揚了我。
中秋節是個快樂的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中秋月夜真美麗!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人們的期盼下姍姍來遲,這個中秋節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
每年的這一天晚上我都會去看月亮,但是今年月亮并沒有出來和我們見面,而是羞澀的躲到云層里不肯出來,我向月亮吐露著我的心聲:月亮姐姐你怎么還不出來啊!難道你想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在窗臺邊等你嗎?如果你在睡覺的話,希望你打起精神,露出你最迷人的一面和我們見面。
如果你是因為沒有伙伴而不出來的話,希望你能和我們人類一起度過美好的中秋節。哦,不要忘了把你的親戚----星星帶來,這樣我們不但可以玩捉迷藏,吃月餅水果,沒準還可以拍一張集體照呢!可月亮好像沒聽見我的心聲,還是不肯出來,失望的我只好從網上找了幾張月亮的圖片,閉上眼睛進入聯想……
在黑漆漆的夜空中,一輪圓盤似的月亮掛在天上,把清輝灑向大地,這時有一片薄薄的云遮住了月亮表面,仿佛給月亮批上了一層銀白色的輕紗,可月光還是透過這層輕紗灑落了整個小區的每一個角落,小區就像下過一場金雨一樣,一下子變得亮堂堂起來了。
我抬頭看了看天空,啊!月亮身旁又多了幾顆小星星,這些淘氣的小精靈們正在和月亮姐姐玩捉迷藏呢!而且還時不時的沖我眨巴一下眼睛,真是有趣極了。
光有月亮和星星還不行,你瞧,有兩三片瘦小的薄薄的烏云也來了,它們就像是一位位仙女,穿著灰白色的紗裙,乘著風緩緩的來到了月亮的身邊,圍著月亮跳起了舞蹈,一切顯得那么美麗優雅。
黑洞洞的夜像一幅被黑色蠟筆涂過的畫,而美麗的月亮和可愛的星星還有烏云就像點綴物,把這幅丑陋無比的畫裝飾的格外醒目迷人,夜空既是一位畫家,也是一名魔法師,說它是畫家是因為它畫出了世界上最漂亮的畫,說它是魔法師是因為它讓最美好的景象停在了這一刻。
“王蕭曼!洗澡睡覺了。”媽媽的喊聲一下子把我從幻想中拉回來了。我微笑著答應了一聲,覺得這次賞月很特別,即使我沒有看到真正的月亮,但是我卻用內心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最皎潔的月亮。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3
中秋佳節本是一團圓的節日,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現,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寄托著遠在他鄉的游子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夜幕慢慢降臨,啊!瞧,這時一輪彎月從夜幕中緩緩升起,此時的大地像是被撒上一層銀霜。河面像是一面明鏡,這時一陣微風漸漸襲來,河面上頓時微波粼粼,像是一層層波動的浪紋。此時的我也心潮澎湃望著夜幕中已成半圓的明月,我突然感到一絲絲凄涼,我不禁想起遠在他鄉的親人,也正在夜幕中盼望著我們吧!我的眼角漸漸濕潤,視線也被淚水所模糊,這使我想起云游在外的“詩仙”李白所寫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二十個字,卻表達了游子對故鄉的無盡思念。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正如《鄉愁》這首詩一樣含有情意。詩人余光中將鄉愁分別比喻成郵票、船票、墳墓與海峽,都寄予了思鄉情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到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綿長鄉關之思。
此時的我正品著月餅,遙望著那夜幕中皎潔的月亮,它是那么皎潔,那么明亮……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4
“月光光,照地堂……”一陣陣稚嫩的童聲在每一個地方,每一戶人家,每一條大家小巷回蕩著。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來了。
走在大街上,各形各色的燈籠掛在各個商鋪的門前,那些燈籠手工精致,上面畫滿了五顏六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嫦娥、玉兔、月餅、月亮……有的一律寫滿了中秋詩句,我無不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隨著涼爽的清風,隨著一路的歡歌笑語,隨著香味誘人的月餅的味道,深深沉浸在節日氣氛里的我被爸爸媽媽的聲音“吵醒了”:“爸,媽,我們到了。”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家門前。忽聞一陣熟悉而又說不出的香味,四處逛逛才明白了這一切——濃煙滾滾的廚房里我隱隱約約看到了兩個模模糊糊的身影,是爺爺奶奶為了我們子子孫孫吃上一頓美味佳肴,為了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節,而不辭辛苦地烹飪美食。看著他們忙碌的背影,我不禁熱淚盈眶。
“吃飯了!”長輩、子孫、兄弟、姐妹齊坐一張狹小的桌子前,雖然擁擠,可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無比的溫馨與幸福。豆豉鵝、白切雞、燒肉……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大家都不禁口水直流了。“大家吃吧,不用那么客氣。”爺爺奶奶用筷子指著菜品,意圖快吃。其實我已經“盼望已久”,拿起筷子,“消滅”食物。
團圓飯很快就“解決”了,我們一家人齊力搬桌子到陽臺,預備好水果、月餅,這就等著月亮“出場”了。我托著下巴,望著天空,仿佛看見了嫦娥奔月的情景,望見了嫦娥在月宮孤獨度日的樣子,望見了月宮上那一棵粗壯而又美麗的桂花樹……我停止了遐想,望著桌上的美食,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倬瑩,你聞,爺爺奶奶種的桂花樹多香!”對了,就是桂花樹!淡黃而精致的桂花散發出淡雅而不庸俗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空變得越來越黑,可以朦朦朧朧的看見像珍珠一般的點點繁星點綴著天空,不時有一縷縷微云拂過天空,顯得十分夢幻。我拿起一小塊月餅,放進嘴里慢慢品嘗,香而酥,蛋黃新鮮可口,香甜溢滿了我的喉嚨,溢滿了我的五臟六腑,溢滿了我的全身……
月亮像騎士一般騎著薄云,淌過星河,威風凜凜的在天空炫耀他圓圓的身材。月亮他有腳啊,輕輕悄悄的挪移了,看著月亮,我仿佛看到了遠方的人們合家團聚的景象,多么幸福,多么溫馨,多么開心……
中秋節又過去了,盼望下一的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5
給大家出個對聯,上聯:半夜三更半。簡單的五個字,卻難倒了無數才子。這個對聯是鎮江金山寺方丈隨口出給大才子金圣嘆的,沒有想到卻把他給難倒了。很多年過去,一直未解。后來金圣嘆因哭太廟案斬于金陵街頭。臨刑前,當方丈送給他月餅準備送他上路時,才意識到今天是中秋節,望著月餅,靈感突發,于是央求人拿來紙墨,揮毫寫出下聯:中秋八月中。一段中秋往事,浸滿心碎別愁,有點傷感卻也大義凜然。
中秋,作為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宋朝的蘇軾因為不能和家人團圓,于中秋深夜獨飲,大醉后寫下名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懷子由。”這種心情仍然是充滿淡淡的愁緒。
中秋,把異地的我們平時對家人朋友的思念,打包收藏,然后在中秋這天釋放。能夠享受天倫之樂的,自然其樂融融。出門在外的,則格外孤獨。
中秋是杯酒,場合不同,味道也異。聚時酒顯其香,散時則顯其苦。
一只月餅,可以把思念表達,也可以把親情凝聚。寄給家的月餅,每只都是一種心情。團聚在一起吃的月餅,每只都是一種祝福。
人生在世,離離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們對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當空,夜如白晝,總有絲絲的牽掛和祝福,潺潺的流進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這天,望著月宮的桂花樹靜思,情到深處,淚水流過臉頰,一串串。她忘情地張開雙臂,絲帶飛舞,衣袂飄飄。恍惚間,人象鵝毛般飛了起來,她奔向了屬于她自己的天堂,一個神話誕生了。
青春的我,也曾飽嘗漂泊之苦,對家的思念因佳節尤甚。__年身在南昌,正值中秋和國慶同日的夜晚,孤身一人于宿舍,舍友未歸,窗外煙花卻燦爛了夜空,落寞的心終于被引燃,思念涌到胸口,感覺些許窒息。月光一點點將思念拉長,一直延伸到幾千里的北方。鋪下方格紙,思緒如流水,一個時辰過后,千字的《思鄉》一氣呵成。該文被散文家徐敢先生所賞識,不僅修改了,還寄來了評語。之后,被選入散文叢書。我覺得,若沒有中秋這個讓人思念如麻的夜晚,也就沒有當時的心情,更不能寫出真摯的文章。
從__年離家,到去年12月18日來西王,六年的時間里,中秋節都是在外度過的,雖然沒有和父母吃過一次團圓飯,卻讓我對家的概念有了更深的體會,家因為分離才倍感溫馨,若沒有了漂泊,我想,家只是家,并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地方。因為漂泊,才知道了家對我們每個人的不可或缺性。也知道了,團圓不僅僅是人的群聚,更是心的向攏,情的匯集。
六年的日子,六個中秋,六個孤單的夜晚,今年,終于可以將孤單畫上句號,將思念鎖在家。
這個中秋節,即使沒有美好的月亮,即使沒有精美的月餅,也不會感覺遺憾,因為,今年中秋在家過。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6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了,我們在家里吃著豐盛的晚餐慶祝中秋節的到來。飯后,我興奮地在家蹦來蹦去,在媽媽的幾次勸說才停下來坐在沙發上。電視里正播放著中秋晚會,茶幾上擺著各種水果和月餅。這些月餅的花紋非常精致清晰,口味有甜味的、咸味的、還有辣味的呢!我最喜歡的月餅是蛋黃餡的,其次是豆沙餡的。看到圓圓的月餅,我想起今天應該賞月,就跑到了陽臺上。
我邊吃著月餅邊仰頭看天,今天因為下雨,天空黑沉沉地看不到月亮。我很著急,幻想手中拿著哈里.波特的魔棒,向天空一指,一聲霹靂,厚厚的云層裂開了,月亮露了出來。新出現的月亮又大又圓,白色的月光撒在大地上,地面也變得亮堂堂的。我看著月亮,想起李白寫的那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時,我越看這個月亮越象白盤子,天上的仙人們把月亮當大盤子用。我坐著飛船飛到了天上,仙人門邀請我吃他們天上的月餅,我也給他們吃了一些地球上的月餅,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突然一聲巨響,我從幻境中驚醒過來,發現自己還站在陽臺上。只見一個火球在空中綻開笑臉,原來是有人在放煙花。煙花也很美麗,有的象菊花,有的象五星,還有的直射天空,好象要讓天上的仙人門欣賞呢!我看得眼花繚亂,天空好象被煙花染成五顏六色的了。
天空染上了節日的色彩,我的心情也很快樂。在八月十五的夜晚,不管是晴天還是陰天,我的心中都有一輪又亮又圓的月亮。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7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是人月兩團圓的好日子,人們歡聚一堂,喜滋滋地吃著團圓飯。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我早早的起了床,打開窗戶,空氣格外新鮮,我好像聞到了月餅的香味兒,也好像聞到了幸福的氣息。
吃過早餐,奶奶給媽媽打電話,準備讓哥哥姐姐、姑媽姑父們還有我們一家人去二十二公司吃飯。
不一會兒,就十點半了,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超市購物。來到超市,我們選了飲料、月餅、啤酒、果凍等等好吃的食物。
來到奶奶家,剛進門,奶奶就給我了一個滿懷開心的擁抱。我看見姑父姑媽,我熱切的和她們問好,姑媽說:“婷婷,你又長高了,學習怎么樣啊?過的開不開心……”
吃完一塊月餅,我看見姑父在包餃子,我也想學學,姑父怕我搗亂,就說:“你去玩吧!我來弄就好!”我知道姑父的想法,于是就站在一邊看。首先是搟水餃皮兒,然后是包餡兒。看著看著,我乘姑父出去,不知不覺包了起來,姑父進來后說:“你會包嗎?別露餡兒了啊!”姑父真神,包著包著就露餡了,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
開飯咯!我偷偷的吃了一塊涼菜,等哥哥姐姐等人都聚齊后,我們一起吃飯,吃飯時,姐姐給我夾菜,說:“好不好吃?”“好”“好就多吃點啊!”我點了點頭,飯中的笑聲和話語,又讓我過了一個開心而又喜慶的中秋。
團圓飯吃完,已是下午三點了,我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沉浸在幸福的日子中,希望今天有更多的人能夠和家人們在一起,分享親情的溫暖!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8
中秋,一個歷來被人向往的團圓的日子,有著圓圓的銀月,好吃的月餅,還有與家人在一起的對酒當歌。它的名字,被太多人所熟知。它的生日,也有太多人為它慶祝。它,是幸福的,正如在這一天的我們。
往年的我,總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跟著爸媽去姥爺家。這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老人。往往我的姐姐們也是要去的,看見了她們我就會很開心,不光是因為可以在一起打鬧說笑,畢竟團聚在一起本身就值得慶祝,誰讓我們都各自為伍地忙碌著呢?
在姥爺家,我可以吃到我最愛吃的菜,餐桌上聽到老爺對我的教誨也使我受益匪淺。夜晚,大家圍桌而坐,在一起談論著最近發生的事。通常都是因為大人們聊得太盡興,忽略了我們小孩子,所以我只好陪姐姐們出去看月亮。
清風拂面,銀光爛漫,像一個公主在出場前特有的低調而華美的風景。一切都醉醺醺的沒了聲響,一切都靜靜地在思考著一個旋律——一支和諧、美好的團圓曲。
抬頭望月,銀盤依舊如初;對酒當歌,人生豈不樂哉!
當然,月亮也是多變的,一天一個內容,一千人的寄托里有著一千種不同的情緒。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9
中秋節到了我們家吃過晚飯就開始準備過節了。
嘩!桌子上擺滿豐富的食物:有哈密瓜、龍眼、蘋果、柚子有芋頭和炒石螺還有家鄉的月餅。我們看到月亮了月亮是那么圓!圓圓的月亮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所以中秋節在古代又叫“團圓節”。望著月亮我心想:“月亮里面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嗎?”大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東西我們小孩子忙著玩熒火棒和燈籠開心極了!
小朋友們這個中秋節你們開心嗎?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0
小時候我讀過一首詩【【水調歌頭】記憶深刻的是后幾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因為我覺得這幾句詩記憶深刻!表達了他對親人的思念化作了真誠的祝福,同時也揭露了蘇軾豁達樂觀的情懷。
在我們眼里,中秋節象征團圓,象征幸福,象征著喜悅之情。
每逢中秋,在外奔波忙碌的游子啊,終會回到那個溫暖的小家,去和自己的兄長父母朋友們去欣賞中秋的美好月色,品嘗著那濃濃的美酒佳肴,談論著家鄉的話題,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啊!
中秋是收獲的季節,秋姑娘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走來,讓人內心充滿即將收獲的欣喜。
母親和往常一樣,都會去超市買許多口味的月餅以便供我們吃,不過我覺得即使再好吃再名貴的月餅一個人吃也沒有了味道。一家三口圍坐在圓桌前吃著圓圓的月餅,偶爾相視一笑,或許會無比幸福吧!這種幸福,我相信即使身在異地,又或者是天各一方這種幸福,永遠也不會淡忘!
今年的中秋節,我和朋友們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陪那些孤寡老人過中秋!因為我覺得,過中秋不只是要和至親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我和他們買了月餅、蘋果。那些老爺爺老婆婆見啦我們都很高興。好像把我們當成他的子女來看待。親親熱熱的!
這就是我眼中的中秋!!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1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已經有很多同學在香甜地吃著月餅了。看到那一塊塊圓圓的、油光光的月餅,去年中秋節時的情景又浮現在我面前......
“這次中秋節,我們要過得有意義些,”周老師在教室里鄭重的宣布。“怎樣有意義呢,無非又是幫媽媽干點活,聽話一點,回校后寫一篇作文罷了。”我在心里嘀咕著,一邊等待著老師的下文。可周老師偏偏換了個話題,她笑著問大家:“仲秋佳節,大家回家都要吃月餅吧?”“是啊!”教室里頓時像開了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談論開了。有的說;“我最愛吃冰糖月餅了。”有的說;“豆沙的才好吃呢!”有的高聲叫道:“嘿,我爸爸早買好大月餅了,就等八月十五哪!”李丙朋則做著鬼臉嚷嚷著:“啊,真饞人呀!”
周老師制止住了大家的討論。她接著說:“同學們都愛吃噴香的月餅,可是,大家想過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他們卻只能孤零零地過這個原本團圓的節日。為此我們學校少先隊發起了一次‘快樂的中秋節’活動,建議同學們每人節省出一個月餅,獻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讓他們也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聽完了老師的話,教室里靜了下來,但是沒有一會兒,同學們又發表意見了。但這次是討論怎樣該做了......
下午,我回到家里,扔下書包就搬出了盛食品的箱子。把媽媽買回的月餅挑了又挑,選了一盒什錦月餅。精美的正方形盒面上,畫著圓圓的大月餅和美麗的鮮花,旁邊還寫著“饋贈佳品”四個大字。我把盒子捧到鼻子底下聞了聞,真香啊。這可是我最愛吃的,月餅里面裹著花生、核桃仁、冰糖等,味道好極了。媽媽在一旁看見了,笑著問:“饞貓,現在就想吃了?”我搖了搖頭。媽媽怎么會知道我的心思呢?
八月十六一大早,我就抱著月餅來到了學校。教室里可熱鬧了。老師正張著一個大塑料袋,里面已放進了各種各樣的月餅--大的、小的,紙包的、盒裝的等等。老師周圍擠滿了手拿月餅的同學。有的拿一個,有的拿兩個,李峰拿了五個呢,大家都伸長了胳臂爭著往里放。周老師著急的說:“慢點,慢點,等我把大家的名字統計下來。”陳強同學笑著說:“老師,別記了,多少都是我們的心意。”不一會兒,就裝了滿滿兩大袋。我和所有的同學一樣興奮:這里面盛的不僅僅是一塊塊月餅,更是一顆顆尊敬老人的愛心啊!
后來,大隊輔導員老師代表同學們把月餅送給了敬老院的老人和一部分家庭非常困難的同學。我想,他們嘗到的除了香甜,一定還有溫暖和真情......
又是中秋節了,今年我一定要趕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帶上月餅去敬老院,陪那里的爺爺奶奶一起過節。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2
“中秋節的晚上,我品嘗著美味的月餅,吃著可口的水果,欣賞著精彩的中秋節晚會節目,還念念不忘地不時扭頭望下窗外,看看月亮是不是升出來了……
終于,我看見半個月亮冉冉升起,呵呵,有點像平日不愿起床讀書的我。它極不情愿地慢慢升著,上升著,磨磨蹭蹭地……
停了好大一會兒,月亮終于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天空變得亮起來,剛才還如霧如紗的世界頓時清晰起來。月光灑向大地,灑向千家萬戶,灑進每個人的心靈,“灑向人間都是愛”……
我望著天空那一輪明月,不由地想起神話里砍桂花樹的吳剛叔叔,美麗又寂寞的嫦娥姐姐,還有活潑可愛的玉兔。我突然有個想法,想邀請他們下來,看看我們的富饒美麗的祖國,看看60年來新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廣寒宮再美,畢竟“高處不勝寒”啊!
我想邀請吳剛叔叔游覽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欣賞祖國郁郁蒼蒼的山林,即使需要砍伐,那也是伐木工人叔叔們機械化操作啊!我想邀請嫦娥姐姐去游玩桂林山水,欣賞黃山美景,再去祖國寶島看看日月潭,讓她“樂不思月”!我還會讓小玉兔游覽長江三峽,觀賞巫山神女,再到內蒙古大草原,讓活潑的玉兔撒歡跑個夠……
“天涼了,睡覺吧。”媽媽撫摸著我的頭頂說,我這才從遐想中回過神來,依依不舍地回到房間休息了。嗯,今晚我要做個美夢……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3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一大早我就早早的起床了,把自己房間收拾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還特意的裝飾了一番,買了許多鮮花,?“真是太漂亮了!”
中午很快的吃過午飯,和爸爸去購物。來到大商場,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商場里的商品琳瑯滿目,有:甜甜的糖果、布滿花紋的小包、還有各種各樣的衣服等等。我們購買了一些月餅、做團圓飯所需的材料等,滿載而歸。
到了晚上準備吃團圓飯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吃邊聊天,中秋節沒有什么比吃團圓飯更好的事情了。
夜晚,我圍著放月餅的桌子,仔細‘研究’著月餅。月餅的形狀有很多:小兔形、月亮形、三角形、圓形、愛心形等等,月餅的形狀很好看,更別提味道了:豆沙味、牛奶味、水果味、牛肉味、原味......看的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拿了小兔形的月餅咬了一口,興奮的喊了起來:?“這是豆沙味的,我最喜歡吃了。”豆沙慢慢地從月餅皮里流了出來。我快速地吃完了小兔月餅,滿足的舔了舔手,大家看我嘴邊到處都是豆沙,不禁哈哈大笑,說我真像一只饞嘴的小花貓。在大家的笑聲中度過了歡快地夜晚。
夜幕漸漸降臨,大家紛紛離去。我好奇的問爸爸:“中秋節是怎么來的?”爸爸打開電腦,查了查資料,回答我說:“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八月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而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爸爸介紹了許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我也聽的很入神。
今天由于下雨沒有看到月亮,我感到很失望。媽媽安慰我說:“今天雖然沒有月亮,但可能明天有哇!”真的,八月十六日我看到了又大又圓的月亮,一連幾天都是。
八月十六日的晚上,我對著月亮默默地許了一個心愿:希望下一次的中秋節快快到來。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4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逢中秋人們都要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晚上還要吃月餅、賞月,有些地方還有舞龍、鬧月等習俗。
中秋節早晨,我們一家人便駕車回老家,一路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商店門口都掛起了大紅燈籠,上面印著“歡度中秋”四個大字,人們拎著大包小包走在街上,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回家”。
到家時桌上已經擺滿了爺爺奶奶的拿手好菜,我的肚子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口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于是我們一家人便開始吃“團圓飯”。
吃完晚飯,爺爺從冰箱拿出了月餅,打開電視機,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看中秋聯歡晚會。
之后,爸爸提議我們全家去廣場上觀賞煙花。到那里時,已經聚集了很多人,有的小孩拉著大人的手要走近一些,而老人卻在后面樂呵呵地笑著,工作人員點燃了一箱叫滿天星的煙花,只見一顆顆“小導彈”沖上天“砰、砰”在半空中了,五彩繽紛的菊花呈此刻人們眼前,落下時星星點點很好看,象征著中秋節的團圓與美滿。
看著絢麗多彩的煙花,我不由地想駐守邊疆的邊防戰士和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寧此時此刻正堅守在自己要工作崗位上,不能與家人團圓,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又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
晚上,我吃過晚飯,用梨、蘋果、提子等水果做成了一盤美味的水果沙拉,然后把桌子移到大廳的中央,把水果沙拉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又分別拿來一盤瓜子,一盤香蕉和一盒月餅。用彩帶做了幾朵大花鑲在墻上。就這樣,我家的中秋節在一番精心的準備下開始了。
我把大家都聚到客廳,然后對大家說:“我們來玩猜謎游戲吧”?大家都說:“好”!首先是姥姥說:“從前有座山叫俺是山,山里有個廟叫俺是廟。廟里有個和尚叫俺是僧。俺是僧養了一頭豬,那頭豬叫什么”?姥姥剛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舉起了雙手。看我著急的樣子,姥姥笑著讓我先說。“俺是豬”。這一說把大家都逗笑了。當我知道大家笑的原因后,恨不得找個地方藏起來。我很生氣,坐下時還故意把月餅碰掉,然后鉆在桌子下面撿月餅。等我揀完以后,姐姐開始說第二個:“從前,有Wō、Wó、Wǒ、Wò四只雞,它們是好朋友。有一只雞下了一窩蛋,不是Wō生的,也不是Wó生的,更不是Wò生的,那么是誰生的”?不甘落后的我再次舉起了雙手,并急切的說道:“那不就是我生的”。這次他們笑得厲害了。我知道原因后,火冒三丈。由于太生氣,坐下時不小心坐了個空。這回舅媽她們笑得肚子疼了。這時媽媽過來扶起我說道:“以后回答問題想好再說,不能著急,更不能生氣,她們只是逗你玩”。我紅著臉點點頭。
雖說因天陰沒看見月亮,但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講著笑話,看著電視嗑著瓜子,吃著月餅和我做的水果沙拉,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quot;。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7
深秋,天高云淡,收獲浪漫的季節。路上的梧桐葉隨風飄落飛舞,黃黃的,紅紅的,一疊疊的鋪滿一地,煞是好看;墻上的爬山虎卻綠色喜人,郁郁蔥蔥;一叢叢路邊的小草被微風吹的搖頭晃腦,好不可愛!蔚藍天空上,偶爾會發現一群群南歸的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秋的訊息就這樣來了……
中秋來了,它給了我們一些難的的寧靜,一些人情的思念,一些心靈的休憩、一些祝福的傳遞……..讓我們不再感覺孤單和冷漠!
這個季節,我收獲了親情的撫慰,收獲了友情的關懷,收獲了懂我之人的深切愛意,收獲了工作成績的認可,收獲了書香給我帶來的快樂………….我知足、我感謝、我開心……..
燦爛的一笑好嗎?永遠拂去深秋心靈深處的陰影,從此以后深秋的景色不再凄涼.今夜,我輕輕地彈奏一曲,在這柔和的月色中,在這淡淡的思念里,把月光的清冷揉進了這悠揚的曲調中,好一個花好月圓………
中秋節團圓夜美文 篇18
“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一曲動聽的歌,讓中秋節熱鬧起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吃團圓飯,賞月,來表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寓意,來慶祝中秋節。
在我們家,每年的中秋節,奶奶都會給我們做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一家人吃著美味的佳肴,看著精彩的中秋晚會,聊著天,幸福極了。按中國的傳統,中秋節,每家每戶都要吃月餅,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個圓圓的月餅,希望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吃完晚飯,我們還會到陽臺上去觀賞美麗的月亮,可因為今年受臺風影響,這幾天一直在下雨,所以沒能欣賞到中秋圓月,真是太可惜了。今年只能在家吃月餅了。這次中秋節我家的月餅口味特別多,本來想把一個月餅切開,分成幾份大家一起品嘗。結果,每個人都想吃自己想要吃的口味。爸爸說要吃棗蓉的,媽媽說吃芝麻的,我又說吃蛋黃蓮蓉的,奶奶想嘗嘗豆沙的。我們爭論了好久,最后決定一人吃一種口味。我們一邊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一邊談笑風生。媽媽給我講了她童年的趣事。媽媽說她小時候,月餅的口味比較單一,一般只會有五仁的和椒鹽的。她都不喜歡吃,總是只吃月餅外面的一層蛋皮,然后把里面的餡偷偷扔掉,因為怕外公外婆罵。我聽了,笑著指著她說:“媽媽,您這是浪費糧食。”媽媽連忙說:“是是是,我錯了,我錯了”。我們其他人看著媽媽著急道歉的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
在這個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心里也覺得甜滋滋的,希望每一年的中秋節都過得這么幸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