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自查報告(通用3篇)
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自查報告 篇1
根據中共XX縣委辦公室、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分解落實20xx年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目標任務的通知》(X委辦[20xx]27號)和《關于印發XX縣20xxI安農村居民增收工作評價考核辦法的通知》X農領辦[20xx]3號文件要求,我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出發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制定的20xx年我鎮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5.4%的奮斗目標,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抓好特色產業,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水平,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總結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鎮下轄1個場鎮社區,7個村,共2556戶,6826人,現有勞動力4270多人,其中富余勞動力3480多人。XX鎮20xx年農民增收計劃目標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320元,同比增長15.4%,比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150元增加1170元。完成全年增收目標的100%。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1985人,勞務收入3970萬元,貧困人口減少35人,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農民增收任務。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我鎮通過召開促農增收動員會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全鎮干部職工促進農民增收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縣委、政府的決策上來,把推進該項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XX鎮促進農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完善工作落實機制,著力研究并督促落實好相關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標責任制度,把促進農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實到班子成員和相關責任人,注重實效,建立促農增收工作隊考勤機制和每周一例會匯報制度,并建立年終考核激勵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采取“政府+企業+農民”的形式加強產業化經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20xx年我鎮人均純收入7301元,在全縣居中上水平。面對傳統農業產值比重大、產品單一、附加值低等問題,鎮委鎮政府決定調整思路,改變被動局面。在縣委的大力支持下,鎮委鎮政府先后組織人員到青溪鎮、龍潭鄉、赤化鎮等發展好的地區考察取經,借鑒發達地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經驗。通過考察取經,鎮委鎮政府深受啟發,結合我鎮當地資源優勢,決定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XX鎮20xx年在肉牛養殖、生態豬養殖、藥材種植、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養殖、種植、生產、銷售的特色產業格局,解決長期產銷不暢通,無特色產品的產業發展難題。特別是這些企業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市場,輻射帶動了當地群眾發展。例如:同富肉牛養殖合作社養殖肉牛20xx余頭,發展周圍群眾養殖肉牛300余頭,帶動農民增收200萬元;興佛村生態豬養殖項目每年可帶動農民增收120萬元;富康烏藥種植合作社種植烏藥1500畝,每年烏藥收購供不應求,天井村茶葉加工廠解決了茶葉銷售、生產問題。這些企業(合作社)每年可帶動全鎮農戶戶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通過龍頭企業把千家萬戶、零零散散的小生產組織起來,形成產業規模生產,引導和帶動農民走農業化經營路子,增加就業崗位,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三)大力扶持種養專業合作社組織,提高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
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我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異軍突起,在帶動農民增產增收、提高農戶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鎮共有正式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同時,積極引導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同開展“基地化”建設,先后建設了肉牛養殖基地、烏藥種植示范基地、有機茶葉種植基地、生態豬養殖基地、土雞養殖基地、肉羊養殖基地、羊肚菌、竹蓀種植基地等,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為我鎮農業的產業化、生態化、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肉牛養殖為例,一年來我鎮積極配合同富肉牛養殖合作社工作,共發展肉牛20xx頭,同時積極利用培訓平臺做好養牛技術培訓,半年來共組織養牛培訓3期,400人次受訓,重點培育養牛示范戶10戶,帶動農民增收200多萬元,使我鎮的肉牛產業逐漸走上規模化、專業化的道路。
(四)加強農業技術培訓,鞏固好傳統產業產業。
我鎮堅持“調整結構、壯大規模、強化科技、提升效益”的種植業發展方針,強化技術培訓、并通過品種更新、推進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和加強管理等措施來提高傳統產業單產。以茶葉、魔芋、核桃種植為例,一是與縣農業局積極聯系,采取在實地上課,給農民朋友帶動各種實用種養技術。二是利用我鎮在群豐村建設的魔芋基地300畝,為今年下半年魔芋收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種植的魔芋,抗病強、長勢好、產量高、收獲期長,為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我鎮爭取到縣農業茶葉培訓名額28個,普及7村1社區的茶葉管護,給農民群眾吃了增收的定心丸。通過以上措施,為增加我鎮傳統產業收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鎮茶葉面積9000畝,按市場價每畝0.1萬元計算可增收900萬元;魔芋種植500畝,收獲625噸,按市場價每噸0.36萬元計算可增收225萬元。
(五)加大外出打工經濟推動力度,增加農民收入。
20xx年我鎮加大對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工作步伐,共培訓酒店技能、電焊工技能、廚師技能等310人。通過開展學習培訓活動,使農民掌握了1—2門實用農業技術知識,提高了科學致富能力。目前到外地打工的人員有1985人,大大緩解了我鎮的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壯大了我鎮的打工經濟。20xx年上半年我鎮外出務工1985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00人,人均增收570元。
(六)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充分調動群眾爭當致富能手的積極性。
通過深入各村小組對我鎮的種植大戶、經濟型小老板、外出務工之星、養殖能手等致富能手進行調查摸底,我鎮共有250戶農民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我鎮通過培養致富帶頭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引導廣大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農民黨員、致富能人的培訓,一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期,培訓黨員86名,致富能人212名,召開20xx年XX鎮致富能手表彰大會等形式,有效地調動了農民致富的積極性。
(七)充分發揮精準扶貧縣幫扶單位扶貧幫扶作用。
XX鎮精準扶貧戶362戶,1018人。20xx年脫貧目標304人,我鎮對每戶精準貧困戶都有相應的幫扶計劃、方案引導農民增收。各個駐村工作隊根據各掛鉤點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促增收工作。
(八)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收入。
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政策,確保各項強農惠農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群眾手中,讓廣大農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
(九)著力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增收條件。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今年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為發展好產業等做好硬件的保障,一年來完成群豐村2.3公里通村路建設;完成已建成通村公路水毀修復工程建設20.8公里;全面落實通村公路管護工作,在興佛、群豐、前河、理河建設暢美工程12公里,實施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硬化道路20公里。爭取水利項目20水管1000,米,30水管1000米,資集中解決全鎮5處人畜飲水困難。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鎮在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1.經濟基礎薄弱,產業化、城鄉化水平還很低;地處山區,長期受自然因素制約,農民增收渠道窄。
2.農民市場意識不強、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農民增收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任重而道遠。
3.我鎮的農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經濟產品和家庭飼養業,沒有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附加值增值收入,產業結構調整還有待加強。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以各企業、合作社等平臺為依托,建立示范基地,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大力打造無公害、有機、綠色農產品品牌,扶持肉牛、生態豬、烏藥、茶葉等專業合作社組織,提高生產專業化和組織化程度。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轉變農民觀念。充分利用遠程電視教育系統,宣傳黨的富農政策、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轉變“傳統小農思想”,依托縣農業局、配合縣就業局等部門,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培養技能型人才,大力爭取縣農業局、就業局等的支持,選送18名農民外出學習培訓技能。
三是加快引進企業項目,增加就業崗位。積極地引進和配合做好各項目的對接工作,爭取為我鎮當地群眾提供多個就業崗位。
四是加強設施農業建設力度,大力吸引域內外企業在我鎮投資建設設施農業,在鞏固現有設施農業大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大戶的先導作用、帶頭作用,以見效益、顯成績來增強農民對設施農業投入的積極性。
五是加大打工經濟推進力度,繼續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整合勞務輸出相關部門的資源,推進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加強管理維護打工者的合法權益,為打工者提供就業信息和法律法規咨詢服務,幫助解決勞務、勞資糾紛,使打工經濟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自查報告 篇2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德育工作是學校的永恒主題。xx小學在“五育并舉,德育為首”辦學思路的指引下,把學生培養成“志向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長期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原則,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 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發展口號,充分發揮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優化德育工作機制,強化德育隊伍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形成了“封閉式管理,開放式辦學,立體化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校逐步養成了“文明創新、安全爭先”的校風,“團結奉獻,敬業愛生”的師風,“刻苦勤奮、樂學上進”的學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學校先后被各級政府授予“示范學校”、 “示范家長學校”、“教科研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XX年1月被京山縣委授予“文明單位”稱號,XX年6月被京山縣教育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使我校成為縣同類學校中的一面旗幟,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現對照《京山縣—XX學年度中小學德育工作考核評價表》進行自查,累計得分97分,自查報告如下:
一、德育計劃——目標明確、制度健全。
1、學校有德育工作五年規劃,有學年度德育工作計劃,有詳實的德育工作周安排,安排妥當,內容豐富,目標明確。此項滿分2分,自評得分2分。
2、計劃做到科學性、時效性、可操作性。德育制度落實到位。每學年組織開展8次大型德育活動。此項滿分3分,自評得分3分。
二、德育組織——班子過硬、隊伍強大
1、學校德育機構健全。設立了德育處、少先大隊部,有紅領巾廣播站。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喻瑋為組長,政教主任楊行斌為副組長,班主任及各班班長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專班,分工具體,責任明確,各司其職,安排合理。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2、心理健康教育已見成效。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有專人,有陣地、有制度、有成效。咨詢師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面達100%,咨詢人數100多人,特別在學生中進行了抗挫能力的教育,對六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考前心理調整,樹立學生自信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3、心理咨詢師持證上崗。政教主任楊行斌擔任心理輔導員,善于學習,有工作經驗,在縣進行過多次培訓,取得了c證。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4、家長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學校加強與社區、家庭的互動教育,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制訂了家長學校工作制度,聘請、組織離退休教師、熱心家長及社會知名人士與學校互通信息,協調一致地開展校外教育活動。學校每年召開4次家長會,還建立了班主任家訪制度,每學年家訪率達100%。由于工作實,效果好,XX年9月被湖北省婦女聯合會授予“示范家長學校”的稱號。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5、定期開展豐富多采的少先隊活動。少先隊工作做到有計劃、有陣地、有過程、有檔案、有專人、有特色。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6、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和管理。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是學校工作的中堅力量。學校有6人參加了縣班主任提高培訓,有18人參加了“國配計劃”的培訓學習,有5人到武大參加了學習,學校還不失時機地組織班主任學習教育新理論,開闊新思路,創新德育工作新方法,形成了新特色。政教處根據我校實際要求各班做到八有:
(1)有班級管理制度;
(2)有家長聯系手冊;
(3)有功課表;
(4)有干部值日表;
(5)有清潔值日表;
(6)有就餐安排表;
(7)有學生出勤表;
(8)有學生晨午檢表。
學校定期召開了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班級不定期的開展班會,把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此項滿分1.5分,自評得分1.5分。
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自查報告 篇3
為了落實《成本目標控制管理效能監察實施方案》的要求,提高本單位精細化管理水平,糾正成本目標控制偏差,實現年度預算成本目標。我公司及時成立了成本目標控制管理自查自糾領導小組,及時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深入剖析了偏差形成的原因,制定了控制措施,推動目標實現。
一、組織領導
成立由公司紀委書記為組長,各機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自查自糾工作的領導。各業務部門負責具體整改,紀檢監察辦公室監督檢查和整改。整改采取按逐條整改的方法,充分發揮全公司的整體聯動功能,全面整改落實。
二、自查情況
公司對20__年以來的成本目標控制進行了認真自查,20__年實現營業收入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09%;實現利潤**萬元,為年度計劃的116。9%;公司各專項費用均控制在勘探局下達的年度指標以內;部分基層單位的固定費用超支,公司對固定費用超支的單位按超預算部分加收管理費;20__年1-6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萬元,利潤**萬元;根據年初公司給各生產單位下達的目標,有8個單位完成了利潤指標,有2個單位未完成利潤指標,主要原因是工作量不飽滿,無法施工。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低值易耗品存在浪費現象。由于部分職工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控制等工作認識不夠,沒有真正理順成本管理與企業效益的關系,悟透成本過程控制與自我收入提高的關系,造成對一些浪費現象置之不理,視而不見。二是部分單位非生產性用過高。部分單位辦公的輔助設施更換頻繁,造成了單位的辦公費用成本升高,不注重節約。
四、整改措施
(一)加強成本目標控制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要結合本單位的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重點工作進行量化考核、閉合管理,同時,要制訂一套全方位、深層次、精細化、科學化的目標責任鎖鏈考核制度,以規范人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過程控制行為,把目標成本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二是要責成相關部門加大“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活動宣傳工作,營造全員參與,人人監督氛圍。
三是認真執行好各類非生產性費用支出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審批”聯簽和物資招標采購制度,從源頭上制止“人情入賬、人情支出、人情審批”及“暗箱操作、中飽私囊”現象,加大成本過程控制和動態檢查力度。
四是要進一步統籌運作資金、保障生產有序運行。我們將完善項目資金撥付制度,按期進行資金使用的受控評級,開展應收款專項清理,做好交工結算、債權資金的專項清理工作。完善重大項目資金回收預警機制,從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資金回收等方面確定重大項目風險級別、警示級別,明確不同風險級別相應的監管層級和責任領導,及時預警,確保資金流向與流量符合施工生產要求,實現資金效益化。
五是要進一步強化分包管理。我們將嚴格分包商市場準入制度,控制分包總量,推行項目分包工程月度結算制,強化分包工程成本過程監控。強化分包商過程管控,推行分包履約保證金制度和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制度,嚴格對分包商進入現場的人員、設備進行現場驗收,嚴格分包商安全費用、安全風險抵押金、計量支付的審批、支付程序,杜絕分包風險。
(二)加強成本目標控制考核機制
全面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工作責任考核制,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趨勢,也是進一步增強企業員工成本過程控制責任心的有效途徑。
一要建立和完善企業目標成本管理與工資績效考核掛鉤制度,讓習慣性浪費人員少收入,感到心痛,讓常規性節約人員受獎勵,互勉共進。
二要把企業成本管理、過程控制工作納入年終“評先爭優”等考核范疇,通過選樹典型、正面教育等形式,讓成本管理的“標兵”榮登光榮榜,提高全員關注成本管理,強化過程控制的爭先創優積極性。
三要進一步完善成本績效考核的具體細則,優化考核機制,量化考核指標,同“比學趕幫超”暨挖潛增效等工作有機結合,每月進行評比排名。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四個體系,加強監管,定期分析成本目標,不斷改進,以爭取更大的工作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