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職工自查報告(精選5篇)
醫院職工自查報告 篇1
楊萬鄉中心小學體育工作專項督導評估自查報告我校嚴格遵照麻栗坡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開展《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麻政教督(20xx)8號的通知精神,4月中下旬,學校開展了體育工作專項督導評估的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回報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楊萬鄉中心小學地處六河、楊萬、八布三鄉交界處——楊萬鄉,竜林村委會新發寨小組,距縣城72公里,距街道300米。交通方便,四面環山,民族雜居,山高坡陡,各方面較為落后。
學校目前開設15個教學班,六個年級,在校生551人,教職工26人。現占地5340平方米,教學樓、教師樓、學生住宿樓、廚房配套齊全,建筑面積3213平方米,以磚混結構建筑為主體,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要。目前,學校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取得了學生家長們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二、學校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學習督導評估文件
學校成立《體育工作專項督導評估》自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黃佐武
副組長:鄭安坤、王朝華
成員:韋祖安、劉文斌。
領導小組在4月3日組織傳達學習了麻政教督(20xx)8號和文教基(20xx)42號文件和云教體(20xx)28號文件,通過學習,管理人員、相關學科教師充分了解和熟悉督導評估辦法,包括評估標準、評估過程、評估方法等,學校要求: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嚴格按照督導評估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三、積極開展學校內體育工作
近年來,學校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xx)7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教體藝(20xx)2號文件精神。
一是按國家規定開足體育課時,一、二年級每周四節體育課,三至六年級每周三節體育課。
二是根學校實際配好專職體育教師,現有體育專職教師2人,學校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公開課活動,定期檢查體育教師備課記錄,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三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武術操比賽、一年一度的冬季學生田徑暨趣味運動會,做到活動有實施方案,責任落實,過程達到保證,結果真實有效,并對成績優秀的班級和學生個人給予表彰獎勵。認真開展學生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有學校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實施方案,做到活動準時、有活動內容、活動有人組織確保學生活動的安全,并有活動記載,并堅持每天落實大課間活動,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增強了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每年12月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學校評選出學年度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
四是定期每年組織學生進行兩次體質健康測試,建立健全了評價和監控機制。
五是重視校園環境衛生工作,學校歷來把培養學生自覺的衛生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作為抓好文明校風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園管理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與抽查相結合,加強學生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的教育,將衛生教育與檢查考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學校重視學生用眼衛生教育、加強防近視眼,防蛀牙教育,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傳染病高發季節,定期對教室及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近年來,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態度和習慣普遍增強,校內自覺進行體育活動人數不斷增加,學生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四、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制定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標準分4分,自評分4分。
2、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分工落實到位。標準分2分,自評分2分。
3、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向社會公示,設立監督電話。標準分2分,自評分2分。
4、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全體育課。1至2年級每周4課時;3至9年級每周3課時。標準分6分,自評分6分。
5、教學有計劃、有教案、按課時教學計劃授課。標準分4分,自評分4分。
6、建立體育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機制。標準分2分,自評分2分。
7、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運動會或趣味性競賽活動。標準分8分,自評分8分。
8、制定陽光體育活動方案,學生參與率達95%以上。標準分3分,自評分3分。
9、制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活動方案,學生達標率達90%以上。標準分10分,自評分10分。
10、每天上午統一安排學生25-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并列入課表。標準分5分,自評分5分。
11、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并列入課表。標準分5分,自評分5分。
12、積極開展當地傳統體育項目。標準分2分,自評分1分。
13、建立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標準分2分,自評分2分。
14、學校配備的師資能夠確保教學與活動任務,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小學1-2年級每5-6個班、3-6年級每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初中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農村200名學生以上的中小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標準分5分,自評分5分。
15、體育教師崗位培訓,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經過體育專業學習或培訓,每學年接受繼續教育應不少于48學時,并取得培訓證書。標準分5分,自評分3分。
16、嚴格執行麻教發(20__【25】和20__【29】)文件精神,保證學校開展教學、課外活動、課余訓練以及培訓所需的經費,合理計算體驗就是工作量,各項待遇與其他教師同等對待。標準分5分,自評分3分。
17、體育運動場地。學校田徑運動場,籃、排、足、乒乓球場地達到《云南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要求,場地符合規定。標準分4分,自評分2分。
18、體育器材。學校體育器材配備達到《云南省中小學校體育教學裝備建設標準與管理規范》要求,并維護良好,充分發揮作用。標準分16分,自評分15分。
19、將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活動的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標準分4分,自評分3分。
20、將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情況納入班級年度考核重要指標。標準分3分,自評分2分。
21、每學年開展學校體育活動先進個人、先進班級評選活動。標準分3分,自評分3分。
以上各項自評分值合計為90分。
五、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總之通過幾年努力,學校在體育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提供了的舞臺,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生均活動面積小,體育課、大課間和陽光體育活動時間操場特別擁擠。今后,我們將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加強學生運動場地的擴建,確保體育教學與活動的正常秩序,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增加學生體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2、體育教師配備不足。我校一共15個教學班,只有2位專職體育教師授課。學校今后將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根據學校實際,引進體育教師,進一步增強學校體育工作。
3、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形式還很單一。學校將進一步貫徹中發(20xx)7號和教體藝(20xx)2號文件精神,創新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體育活動,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體質。
醫院職工自查報告 篇2
為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服務水平,我院對照《青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與評價工作的通知》進行了嚴格的自查工作。現將有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嚴密組織
我院召開了會議,對自查工作進行嚴密部署。會上,成立了由組長、各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自查領導小組,各業務科室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嚴格對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自查自糾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二、依法執業自查基本情況
(一)機構自查情況:單位全稱為“x醫院”,性質為非營利性一級綜合醫院,位于x116號;法人代表:;主要負責人:。具有萊西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許可證號:,有效期限至20xx年10月29日。我院對《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實行了嚴格管理,從未進行過涂改、買賣、轉讓、租借。現有床位張,診療科目有骨科、內科、中醫科、檢驗科、影像科;業務用房面積1000平方米;無承包科室。
(二)人員自查情況:我院現有主治醫師xx名,住院醫師x名,藥劑師xx名,檢驗師x名,主管護師x名,護士x名,技師(放射)x名。我院從未多范圍注冊開展執業活動或非法出具過《醫學證明書》;從未使用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護士執業資格的人員或一證多地點注冊的醫師從事醫療活動,所屬醫護人員均掛牌上崗,并在大廳內設立了監督欄對外公開。
(三)發布醫療廣告自查情況
我院對醫療廣告重點排查,在醫療宣傳上,我們以事實為依據,不對群眾進行虛假、欺騙和刻意夸大的宣傳,最大程度的保證人民群眾的就醫安全。
(四)嚴禁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自查情況
我院雖然無鑒定胎兒性別的設備,沒有設立終止妊娠的相關科室,仍然對全院職工進行了關于嚴禁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普法教育。
三、保障醫療質量和病人安全
我院以院長為組長,各科室主任為組員,以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的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組織構架,建立的相應的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制度。明確相應的責任和分工,以及時督導為主要方式,確保醫療質量安全,并定期組織全院職工的“三基、三嚴”培訓與考核,對存在的問題急時梳理、整頓、改進,以保證群眾就醫的醫療保障、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
我院成立以院長為學術帶頭人,各科室主任為骨干的醫療技術小組,建立準入、授權、評估等監管制度并落實。成立藥事委員會,對藥品從采購、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對特殊藥品如:麻醉、放射性等實行雙人管理、專柜加鎖、專用帳冊、專用處方的特殊管理,每天交班對賬,做到帳物相符。建立抗菌藥物管理制度,組織學習抗菌藥物使用規范,每月進行處方點評并對點評結果進行公布。
成立有院內感染管理領導小組,由、等組成,領導小組人員均取得上崗證。經常對有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建立和完善了醫療廢物處理管理、院內感染和消毒管理、廢物泄漏處理方案等有關規章制度,有專人對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等進行完整記錄,定期對重點科室和部位開展消毒效果監測,配制的消毒液標簽標識清晰、完整、規范。
我院建立護理質量管理小組,以護理質量為核心,經常深入科室,調查研究有關護理質量情況,定期開展質量教育學習和考核,尋找護理質量缺陷及薄弱環節,對護理質量信息進行收集和反饋,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者的護理質量意識。
四、加強醫療機構安全生產工作
我院成立以院長為組長,各科室主任為組員的安全工作小組。該小組在院長的領導下,負責研究、協調本單位內的重大安全生產問題,指導、督促單位內各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建立的消防安全制度,設立安全消防預案,督促消防安全設備定期維護,定期組織培訓及演練。
建立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依照制度對所有醫療廢物進行了分類收集,按規定對污物暫存時間有警示標識,污物容器進行了密閉、防刺,污物暫存處做到了“五防”,醫療廢物運輸轉送為專人負責并有簽字記錄。所有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毀型后由醫療垃圾處理站收集,進行無害化消毒、焚化處理,并有詳細的醫療廢物交接記錄,無轉賣、贈送等情況。所有操作人員均進行過培訓,并具有專用防護設施設備。
五、提供優質服務
我院設立醫德醫風檢查小組,提高全院職工的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素質,使廣大醫務工作者做到:政治合格、遵紀守法、廉潔自律、誠實守信、以人為本、愛崗敬業、銘記救死扶傷,發揚人道主義,抵制不正之風。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準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定期檢查、考核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打造非公立醫療機構良好行業品牌形象。
醫院職工自查報告 篇3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進一步突出中醫藥特色,增加醫院實力和服務功能,圓滿完成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各項工作,醫院重點專科建設也取得了較大成效。
對照《廣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標準進行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醫院基本情況一
武勝縣中醫院成立于1979年,原由縣中醫進修校改建而成,在縣委縣府領導的支持下,在省市縣主管部門領導的指導下,經過30年來的艱苦創業,于1998年創建為二級乙等醫院,20xx年成功創建為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全縣中醫與中西醫結合醫療、急救、康復、教學、科研等任務,是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壽保險醫療、交通事故醫療、工傷醫療定點醫院。目前醫院占地面積22畝,建筑面積15582m2,其業務用房13164m2,門市面積2418m2,編制床位300張,目前開放床位184張,在職職工234人(招聘職工59人),衛生專業人員218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7人,中級47人。醫院設有內、外、婦、兒、急診、骨傷、按摩、針灸、肛腸、五官、口腔、皮膚等15個一級科室,有中醫男性病、中醫肺病、中醫腎病、中醫胃病、中醫肝病5個中醫專病科室。推拿按摩、骨傷科為市級重點中醫專科,骨傷科已申報在建省級重點專科。醫院固定資產2741萬元,其專業設備1522萬元(1萬元以上的統入),平均每床設備達110萬元。配有螺旋ct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儀、cr數字化照光機、床旁照光機、c形臂x光機、瑞典金寶血透機、電子胃腸鏡、腹腔鏡、經顱多普勒診斷儀、肺功能儀、三維多功能牽引床、中藥煎藥機、中藥薰蒸治療儀等萬元以上的診療儀器110臺(件)。
二、重點專科建設取得成效
(一)在科研方面
1、重點專科發展方向明確,堅持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突顯中醫藥特色,使之技術在縣內處于領先水平,以帶動全縣衛生工作的發展。
2、我院在建市重點專科骨科和針灸推拿科,科室同志們刻苦努力,進行臨床經驗的總結,每個科室各發表省級以上學術論文3篇。
3、通過同志們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科研主動性,骨科獲縣科技進步獎一項,針灸推拿科獲縣科技進步獎一項,市科技進步獎一項。
(二)科室建設
1、科室:分別成立了重點專科骨科和針灸推拿科,骨科擁有病床30張,針灸理療科擁有病床20張。
2、醫護人員:骨科有執業醫師9人,針灸推拿科有執業醫師10人,兩科護士有16人,新引進針灸碩士研究生1人。
3、業務開展情況:住院病區設有專業治療組,門診有專科診室
和秘要的輔助檢查室,骨科病區設有專門功能恢復室。
(三)學科帶頭人及繼續教育
1、我院重點專科骨科和針灸推拿科執業醫師及病床數按臨床科建設標準設置,人才隊伍結構合理,劉澤銀主任醫師為四川省第四屆、五屆針灸協會理事。
2、科室內有培訓規劃,骨科在近三年內外出進修人員4人,短訓10人次,針灸推拿科外出進修人中2人,短訓10人次,每年開展學術活動4次以上,常年訂閱多種醫學雜志。
(四)醫療質量
1、醫療質量是醫療安全保障,有了醫療安全才能保障醫院快速發展,因此,醫院認真貫徹和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全面實行醫療質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嚴格執行醫師培訓及考核制度。
2、醫療質量標準
①科室嚴格執行醫療質量標準,醫療質量是醫療安全的保證,專科醫生收治病人數、為醫院創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醫生。
②門診針灸推拿科病人由現在的2萬人次按每年的30%遞增,門診中醫治療率>88%。門診骨科病人由現在的1萬人次按每年的30%遞增,門診中醫治療率>88%。醫院重點專科肛腸科病人由現在的8000人次按每年的30%遞增,門診中醫治療率>88%。
③住院中醫治療率>80%。
④疾病診斷準確率>96%。
⑤中醫辨證論治優良率>96%。
⑥甲級病歷率達95%。
⑦處方合格率>98%。
⑧收治急、重、疑難病所占比例>30%。
⑨住院病人每年以30%遞增。
(五)基本設施
1、醫院擁有與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運行和發展相適應的先進儀器和設備。如骨科配有床旁照光機、c形臂x光機、骨折治療儀、tdp治療儀、cpm機、牽引治療儀配置。針灸推拿科配有三維多功能腰椎牽引床1臺、電動腰椎牽引床4臺、電動頸椎牽引椅2臺、頸椎牽引椅3臺、蠟療儀器2臺、磁療儀器1臺、中頻治療儀4臺、中藥熏蒸床4臺、中藥煎藥機4臺、電針儀10臺、神燈10臺、電動按摩床2臺等。
2、房屋裝修和儀器安置等符合要求,同時骨科專門設有功能恢復室。
(六)建設管理
1、領導高度重視重點專科發展,并優先解決人、財、物問題。
2、重點專科按醫院科室建設標準實施,人才符合科室建設運行和發展的需要。
3、積極爭取省財政關于醫院建設項目資金,醫院同時給予重點專科專項資金,實行優惠政策,基本上做到專款專用。
三、存在問題與不足
雖然我院在重點專科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與《廣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院目前還沒有市繼續教育項目,由于財政投入不足,因此在重點專科資金方投入不夠,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四、自查結果
我院按照《廣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嚴格自查。骨科自查得分915分,針灸推拿自查得分930分。
我院將嚴格按照《廣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繼續加強院內重點科室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管理,一定把我院重點專科建設成全縣一流、全市先進的先進科室。
醫院職工自查報告 篇4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進一步突出中醫藥特色,增加醫院實力和服務功能,圓滿完成醫院管理活動各項工作,醫院重點專科建設也取得了較大成效。
對照《酒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標準進行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科室基本情況
中醫科成立于20xx年,由醫院中醫門診、理療始改建而成,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在市縣主管部門領導的指導下,經過辛勤工作,現承擔著全縣中醫與中西醫結合醫療、急救、康復、教學、科研等任務,是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壽保險醫療、交通事故醫療、工傷醫療定點科室。目前編制床位30張,目前開放床位30張,在職職工16人(返聘職工1人),衛生專業人員15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中級4人。設有中醫病房、按摩、針灸、理療等專業組,開展中醫內科、婦科、兒科、針灸推拿中醫特色專業。已申報在建市級重點專科。
二、重點專科建設取得成效
(一)在科研方面
1、重點專科發展方向明確,堅持以中醫為主,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突顯中醫藥特色,使之技術在縣內處于領先水平,以帶動全縣衛生工作的發展。
2、我科在建市重點中醫針灸科,科室同志們刻苦努力,進行臨床經驗的總結,榮獲酒泉市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科室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5篇。
(二)科室建設
1、科室:成立了重點專科中醫針灸科,擁有病床30張。
2、醫護人員:科室擁有執業醫師7人,護士有8人。
3、業務開展情況:住院病區設有專業治療組,門診有專科診室和必要的輔助檢查室,并設有專門功能康復室。
(三)學科帶頭人及繼續教育
1、重點中醫針灸科執業醫師及病床數按臨床科建設標準設置,人才隊伍結構合理,趙生亮中醫副主任醫師為市名中醫。
2、科室內有培訓規劃,科室在近二年內外出進修人員三人,短訓三人次,常年訂閱多種醫學雜志。
(四)醫療質量
1、醫療質量是醫療安全保障,有了醫療安全才能保障醫院快速發展,因此,科室認真貫徹和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全面實行醫療質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嚴格執行醫師培訓及考核制度。
2、醫療質量標準
①科室嚴格執行醫療質量標準,醫療質量是醫療安全的保證,專科醫生收治病人數、為醫院創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醫生。
②門診針灸推拿科病人由現在的6200人次按每年的25%遞增,
門診中醫治療率>96%。
③住院中醫治療率>95%。
④疾病診斷準確率>96%。
⑤中醫辨證論治優良率>96%。
⑥甲級病歷率達100%。
⑦處方合格率>95%。
⑧住院病人今年增長90%。
(五)基本設施
1、科室擁有與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運行和發展相適應的先進儀器和設備。如tdp治療儀12臺、三維多功能腰椎牽引床1臺、電動腰椎牽引床1臺、電動頸椎牽引椅2臺、蠟療儀器2臺、磁療儀器1臺、中頻治療儀2臺、中藥熏蒸床2臺、中藥煎藥機4臺、電針儀2臺、骨質增生治療儀1臺、氦氖激光治療儀1臺、紅光治療儀1臺等。
2、房屋裝修和儀器安置等符合要求,并專門設有功能康復室。
(六)建設管理
1、領導高度重視重點專科發展,并優先解決人、財、物問題。
2、重點專科按醫院科室建設標準實施,人才符合科室建設運行和發展的需要。
3、積極爭取市上關于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資金,醫院同時給予重點專科專項資金,實行優惠政策,做到專款專用。
三、存在問題與不足
雖然我科在重點專科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與《酒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院目前還沒有市繼續教育項目,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四、自查結果
我院按照《酒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嚴格自查。
我院將嚴格按照《酒泉市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評估體系》的要求,繼續加強院內重點科室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管理,一定把我科重點專科建設成全縣一流、全市先進的先進科室。
醫院職工自查報告 篇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安慶市政府信息公開發布保密審查辦法》、《關于切實加強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我院高度重視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由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各有關科室人員,對在政府信息平臺、醫院門戶網站上已公開的信息進行了全面自查,未發現泄密內容和不宜公開的政務信息,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為做好信息公開保密自查工作,我院領導高度重視,首先從制度上保障自查工作能夠穩定、有序地開展。一是健全組織機構,確保領導到位。成立了醫院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黨委書記、院長郭川明任組長,其他副院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具體事務。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專職人員具體抓的良好格局,為開展信息公開保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二是建立健全各項保密工作制度,確保制度到位。建立健全了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明確了審查職責。近幾年來,我院嚴格落實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涉密計算機保密管理制度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有關保密審查的職責分工、審查程序和責任追究辦法,確保不發生泄密事件,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辦事,確保保密工作順利開展。
(二)開展保密宣傳教育情況
我院高度重視保密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了上級部門舉辦的各種培訓學習;二是深入開展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結合實際制定規劃,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強對重點涉密人員、保密干部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各科室、病區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了良好的信息保密工作氛圍,進一步增強了我院工作人員對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保密工作的業務能力,促進了信息保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政務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開展情況
1、嚴格實施有關計算機網絡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加大保密審查力度。對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由相關科室確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時,對文件內容是否公開提出擬定意見,對屬于免于公開的政府信息應當說明具體理由,由科室負責人審核并報院分管領導審批后報醫院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經審查,截止目前,我院在本單位的網站和政府信息平臺上向社會公開發布的信息中,未發現涉密信息。
2、抓好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保密管理和文件的管理。
重點加強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防范和治理工作以及文件的管理。指定了懂業務、會管理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計算機的管理工作,按有關要求及時組織人員對機關各辦公室的辦公自動化設備配置、使用情況進行整理、協調。防止涉密信息上網,按照“控制源頭、加強檢查、明確責任、落實制度”和“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加強了對計算機網絡的檢查。經審查,到目前止,上網公開的信息符合保密規定,未發生計算機泄密事件。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保密工作的教育力度需要不斷加強。近年來開展醫院信息保密工作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加強干部、職工的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識十分重要。利用計算機網絡、電子郵件向外發送資料已是十分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但因此也可能帶來泄密的危險。因此,我院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全院職工的保密意識,提高做好保密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堵塞可能發生的失、泄密事件,消除隱患。
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我院將繼續把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作為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有關文件的具體要求,根據醫院前期已制定的保密規章、制度,并結合醫院工作實際,細化信息保密工作的各項程序,堅持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網,上網信息不涉密”,保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