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關前課堂教學設計
(教師提示、總結:第一部分寫行軍在山路上的所見:寂寞、荒涼、貧瘠的山嶺和敵人燒殺搶掠的罪行,反映了敵人的殘暴和人民的苦難。第二部分寫敵占區的荒涼而凄冷的景象和普通村嫗、廣大人民對抗日部隊的熱情,反映了敵人的虛弱本質和愛國人民力量的偉大。第三部分寫通過敵人封鎖區的艱險和八路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氣概,反映了抗戰隊伍不怕艱苦、英勇奮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第四部分寫日寇的瘋狂屠殺和橫尸遍野的戰區慘象,反映了敵人色厲內荏的本質和必然滅亡的命運。第五部分寫順利離開敵占區,護送的同志來告別,反映了革命同志間的濃厚情誼。第六部分寫抗日志士在路壞風寒口渴等惡劣條件下一天一夜走一百二十九里,翻了八個山,反映了八路軍戰士無所畏懼、堅不可摧的革命品質和樂觀精神。第七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寫抗日根據地軍民艱苦卓絕的生活和抗戰到底的堅強決心,反映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4.本文在平實的記敘中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并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來深化文章的思想內容。請閱讀課文的第一到第五部分,根據各部分的導讀題,深入學習和體味這些特色。
第一部分“山路上”,閱讀,回答問題。
(1)該部分是怎樣描述日寇實行的“三光”政策的罪行,來揭露敵人的殘暴?
(教師提示,總結:可從下列的句子來看,①“凡是敵人到過的村落……而那慣見的羊群也消逝了!睂懥藬橙说膿尮、吃光的罪行。②“而現在畜產被敵人劫盡了。……他們要使老百姓一個個餓死!本唧w寫了敵人的搶光、燒光和殺光的罪行。③“這個地方煤多……都燒掉了!薄翱皇谴u造的,不能燒毀,但敵人也要用種種方法把它們搗毀!本唧w寫了敵人的燒光、毀光的罪行。這些具體的描述有力的揭露了敵人殘暴的罪行以及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2)你能分別用兩個詞或成語來準確地概括下面兩段文字所描寫的環境嗎?
①傾斜狹隘的山路上,盡是石頭,不但人難走,騾馬也常;#▍⒖即鸢福貉蚰c小道、山路崎嶇)
②礦產沒有大量地開采,農產物只有小米,居民生活的大半倚靠畜產。(參考答案:貧瘠不堪、一窮二白)
(3)下面文字中①②③處的代詞具體指代什么?
敵人是不吃小米的,但他們①一定要把它們②燒掉,或是撒在沙子里。這③用意是顯然的,他們要使老百姓一個個餓死。
(答案:①“他們”具體指代“敵人”;②“它們”指代“小米”;③“這”指代“他們一定要把它們燒掉,或是撒在沙子里!保
(4)分析下列各句的含義,并說明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沒有牛和羊群的北方原野,是分外寂寞與荒涼!
(教師提示、總結:這“寂寞與荒涼”的景象造成的原因是敵人兇殘的掃蕩。句中用“分外”一詞更突出了“寂寞與荒涼”的程度之深。這樣的景物描寫,有力地控訴了敵人的暴行,表達了作者的悲憤。)
②“逃得遠的,深夜還沒有打轉。在晉北山地,夜晚的寒風是透人心骨的冷,真不知道他們在山里是怎樣過夜的!
“半夜我冷醒,聽見屋外的風吹得呼呼地作響。在風里,遠遠的有嬰兒哭聲。”
(教師提示、總結:對逃得遠的百姓還未回村的敘述,對晉北山地,透人心骨寒冷的描寫和“真不知道他們在山里是怎樣過夜的”的慨嘆,抒發了作者對在山里過夜的百姓的關切、惦念之情;半夜作者被冷醒后,對所聽見的“呼呼作響”的風聲與遠處嬰兒的哭聲的景物描寫,則烘托了敵占區無比荒涼、凄冷的景象,表現了日寇侵略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作者對民族苦難的吟嘆,搖撼著愛國者的心靈。這種寫景抒情手法,深化了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