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選修15《論述文選讀》全部教案1
四、研讀探究
1.從“殘廢人”到“殘疾人”、“有特殊才能的人”,這些稱呼的改變,你有什么感想?
2.結合全文,說說作者怎樣評價北京殘奧會的意義?
——能讓我們明白所有的生命都有尊嚴和夢想;
——能引起人們對殘疾人更多的關注;
——能進一步發揚人道主義精神,關懷弱者,尊重人權。
五、課外拓展
有人認為殘奧會的可觀性比不上奧運會,舉辦殘奧會不過是借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弱者的同情,觀眾的同情多于佩服,你贊同這種看法嗎?請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同學分成兩組,自由辯論,之后選代表辯論)
六、總結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內容上難度不大,學生還是較容易掌握好的。所以難點應為殘疾人精神的學習和感悟。方法上課考慮舉例與對比并用,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與學習。古今中外值得我們學習的身殘志堅的代表有:司馬遷、貝多芬、何軍權(殘疾人游泳四姐冠軍)、彼斯托瑞斯(南非無腿飛人、刀鋒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