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新聞、報告文學
2、《包身工》
蠕動 拷綢 橫七豎八 豬玀 騷動 呵欠 遲鈍 惺忪 咳嗽 水門汀 弄堂 襤褸 游說 飼養 葷腥 包身契 手面 膽怯 嘈雜 舀水 執拗 吆喝 軋票處 秈米 慈祥 萵苣 佳肴 譬如 揩地 攪拌 愚蠢 掙扎 見機 憐憫 足趾 糾纏 鎖鏈 搽粉 褪色 玄色 蹣跚 簿子 威脅 瞌睡 錠殼 軋壞 皮輥 毆打 欺侮 盡管 諂媚 懲戒 懶惰 賄賂 羨慕 作踐 淌汗 骷髏 焦灼 娼妓 怔住 呻吟 屏氣 舷上 頸子 飼養 虐待
3、《飛向太空的航程》
輝映 聳入云天 關注 直刺九霄 不同凡響 落伍 翌年 扭轉乾坤 一鼓作氣 醞釀 苛刻 塵封 保障 橫亙 著陸 摘星攬月 期盼 輝煌
三、 詞語
1、《短新聞兩篇》
易幟:改換旗子。
陳跡:過去的事情。
掩映:彼此掩蓋而相互映襯。
窒息:因外界氧氣不足或呼吸系統發生障礙而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
2、《包身工》
蠕動: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騷動:攪亂,使地方不安寧;秩序混亂,動亂。
襤褸:衣服破爛。
葷腥:指魚肉等食物。
3、《飛向太空的航程》
苛刻:(條件、要求)等過高,過于嚴厲、刻薄。
塵封: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特別大;形容聲勢浩大或者事業偉大。
四、 文學常識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劇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xx年入浙江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參與創辦并編輯《浙江新潮》,開始走上文學道路。1920年畢業后赴日本留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日本左翼運動。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名著。1929年,與鄭伯奇等組織上海藝術社,首先提出“普羅列塔利亞戲劇”的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1930年加入“左聯”,當選為“左聯”執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抗戰爆發后,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后輾轉到重慶,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運動,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撰寫大量雜文、政論文章,同時繼續從事話劇、電影創作。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改編創作《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理論問題》等理論專著。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等。1994年10月,國務院授予“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夏衍是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精題精練】
1. (•廣東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讓法律來保護陽光
“中國高度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XX年1月1日,中國將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國家X年11月7日在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上的致辭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相對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這些能源可謂循環往復、取之不竭。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專門立法來保護它的開發呢?原來這陽光、這風、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們歌頌陽光的美麗,羨慕風的來去,欣賞生物的多姿,①其實它們受著許多的束縛,滿肚子委屈。陽光不遠萬里來到地球,不只是為了紅幾朵花,綠幾棵樹,它還能發電、供熱,能讓汽車跑,能讓電燈亮。科學家說,晴天太陽照著的每一平方米就蘊藏著1千瓦時左右的能量。風兒在地球上飄蕩,也不只是為了來一點涼爽、送幾片白帆,它還有更大的力量,卻無用武之地,所以就惱怒、狂躁。你看那臺風、颶風、龍卷風是怎樣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類以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生物,不過它們只是無奈地獨處,蘭在幽谷無人問,花自飄零水自流,②還有誰知道它們居然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