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6
(選自張岱年等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有刪改)5.下列關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它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與自然關系后形成的共識。
b.它具有民族色彩鮮明、內涵豐富深刻而內容十分復雜的特點。
c.它已經解決了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相統一的問題。
d.它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人類如何廣泛地利用自然。
答案 b
6.下列對文中恩格斯有關論述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a.闡述了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協調統一的問題。
b. 提醒人們不要隨意干涉自然界的慣常行程。
c.認為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豐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答案 d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優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現代人重視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對現實及發展問題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著對其思想內容的全盤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可解決當今世界因工業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答案 d
十、(06北京)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7題。
天壇之美
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的天壇,是世界建筑藝術的珍品。它具有一種獨特的意境,它以凝練的藝術形式表現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內涵,體現了中國古人對宇宙的思考和想像。
天壇的意境美,可以歸納為:高、圓、清。
“高”是天的一種特性。天壇的建筑是連續性的逐漸上升的完整體,從南北中軸線上看,南端的圓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為中軸線的高峰。故宮太和殿是永樂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還高出3米,成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體建筑四周,墻體低矮,空間開闊,祈年殿和圓丘的整個外輪廓直接與天空連接,祭壇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壇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壇的崇高感中,蘊含著敬天的思想。
“圓”不僅指外形,而且是一種哲學境界。在中國古代美學中,圓代表著生命流轉,蘊含著宇宙萬物,體現了一種“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壇建筑群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大量圓的造型。圓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圓形,每一個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圓,一直擴展到與穹隆形的天空成為一個圓融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