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節 工藝
(3)在工藝教學技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
3.過程與方法:
(1)以設問引入工藝的課題,以生活案例討論啟迪;
(2)以觀察實物和ppt圖片分析,師生互動,課堂討論;
(3)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工藝概念;
四、重點、難點:
重點:
怎樣正確使用金屬材料加工的工具與方法。
難點:
學會金屬材料的加工方法。
五、教學策略:
運用引導探究法教學和模仿法教學。首先從生產、生活中的工藝講起,列舉常見產品的工藝,如裝備工藝、制茶工藝、手工工藝、金屬加工工藝等,再引入到新課題的教學活動中。接著讓學生做一做安裝電話機底板或電子計算器的后蓋等試驗,然后請學生歸納操作工藝;這樣,學生就有了親身的體驗。
在實現教學的過程中,圍繞著教學的目標展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技術課程學習的興趣而進行自主學習,老師指導和引導學生自行分析、討論,加深對工藝在產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演示過程中,留給學生一些疑問,讓學生在操作中注意,引起重視。
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分組合作,讓學生自由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的交流、討論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師要邊走邊觀察學生操作,及時幫助解決疑惑的問題。
六、教學資源收集
收集與工藝內容有關的教學材料:
如汽車制造、計算機芯片等相關的圖片、文字、案例。準備制作的鋁合金、塑料管等材料、提供了實踐所需的工具,如樣沖、劃規、角尺、手工鋼鋸、銼刀、桌虎鉗、手虎鉗、鉆床等。
實驗器材準備:
鋁合金、塑料管 各12塊 手工鋼鋸、銼刀、桌虎鉗 各12個
樣沖、劃規、角尺、鋼直尺 各12個 絲錐與扳手、板牙與扳手 各12付
手虎鉗、鉆床 各一臺 鉚釘若干個、拉釘槍 若干個
七、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德國汽車和inter cpu處理器為什么會成為世界的著名產品?為什么相同的材料,會生產出不同性能、不同質量的產品?為什么相同功能的電視機、手機會價格不一樣,使用壽命會不一樣?人們為什么會崇尚名牌?僅僅是廣告的作用嗎?等等。
由于技術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藝的不同,會造成產品的優劣。本節課,讓我們走近工藝,認識工藝。什么是工藝?
第二節 工藝
1.認識工藝
1)工藝的含義:
工藝是指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將圖紙表達的設計方案變成實體產品的生產活動的總合。
材料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其大小、形狀、外觀或性質,以符合產品所需要的設計規格。
展示分析:綠茶和紅茶的制造工藝。
紅茶:發酵度達80~90%的全發酵茶。制作過程不經殺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
綠茶:制作時不經過任何發酵過程、采摘后直接殺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鮮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為以鍋炒而成的炒菁綠茶,比方龍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溫蒸汽蒸煮的蒸菁綠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氣濃、后者有新鮮新綠感。
通過分析知道同樣的原材料,工藝不同,制作出來的產品會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