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授課時間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節課題
醉花陰 李清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⒈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過作品初步了解其創作主題及風格。⒉了解個人的生活遭遇和創作的密切關系。⒊初步感受婉約詞的特點,能讀出詞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過程與方法⒈疏通“詞”義,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⒉把握詞人的思想情懷,體會用語精美、淺俗、清新的藝術特色。⒊通過本詞的學習,掌握鑒賞詞的一般方法,并學會運用。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培養熱愛古典詩詞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教學重點⒈能總結詞的意境,體會詞的意境美。⒉體會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生活的方式來創造意境的好處教學難點⒈鑒賞詞的意境美,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培養自己的情感體驗;
⒉品味語言美、音樂美,掌握藝術手法。
教 學 設 想
教材分析這首詞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宋詞單元,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音樂性,語言富有張力。《醉花陰》彌漫著濃濃的相思,濃濃的愁緒,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品味。本課主要是通過李清照的《醉花陰》的賞析,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往往一句詩就是一個鏡頭,就蘊含一片深情,只有反復吟誦、聯想、品味,才能領略此中畫意詩情,感受其意境美。
學情分析時下的高一學生,喜歡閱讀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而遠離了文學經典,很難再被一首首古詩詞感動,很難再與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所以,雖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但由于人生閱歷較淺,對本詞不能有深刻的理解,語文教師有責任帶領學生在美麗的古典詩歌家園里徜徉,讓其心靈得以滋養,得以凈化。在教學中要多點撥、多鼓勵,讓他們展開聯想和想象,做到切已體察。注意時代的“隔閡”,年齡的“隔閡”,這兩個隔閡要求在教學中設計巧妙的環節予以打通。“閨怨”在宋代即如李清照在詞中所表述,而現在呢?北宋時代的少婦她們的愛情生活、思想情感也如詞所示,現在呢?這是理解和鑒賞《醉花陰》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高一學生多是一些單純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們描述這樣的“閨中戀情”,鑒賞“相思”呢?而愛情雖說都是美好的,學生又如何看待這樣的愛情呢?這必有一個良性的引導和啟迪。教法設計本課嘗試探究性學習,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在品詞的過程中,進行情境再現,即再現作者筆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補充文章的實際內容,切實做到領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旨,切實提高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做到聲情并茂地朗讀:這種創新設計應該給學生的終身學習帶來裨益。
學法指導⒈朗讀法——通過反復吟誦,領會詞的意境⒉討論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可把全班分為六個學習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討論并整理討論材料。
媒體本課件利用精美的flash軟件制作,用震撼學生心靈的視聽沖擊渲染課堂教學氛圍;講究動畫、音效與作品意境和諧相融,講究文本、圖像與環節同步支撐。科學合理地利用媒體,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科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