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飛向太空的航程
7答案簡析: “神舟”五號飛船升空,我們更多的是喜悅和自豪,卻很少知道為了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努力了近半個世紀。所以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向了歷史的深處,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的飛天夢以及我們實現飛天夢的艱辛過程。也正是因為把事件放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8.答案簡析:六個階段。一是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國第一枚火箭的成功發射。三是1970年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五是“長征”系列火箭發射久經考驗。六是“神舟”一~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
9, 答案簡析:可能:“863計劃”的批準,給科技界帶來了春天,這是以往所沒有的情況。
催化劑:形象說明“863計劃”加快了中國開始載人航天探索的進程。
10 答案簡析:原來由于經濟實力有限等各種原因,中國的飛天夢想只能塵封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改革開放為中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所以,中國又有了向太空進軍的經濟實力。
11 答案簡析:政治上:載人航天技術屬于世界上綜合性較強的科學技術帶動工程,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體體現,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所以,在載人航天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和國際地位具有重要意義。科技上:如果我們當時沒有掌握這些世界先進技術,現在我們就會被人看不起,從而受強國欺辱。載人航天作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科學技術領域,對人類的進步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經濟上:未來太空資源的開發,必然是誰先開發、誰先獲取、誰就受益,這無疑將影響到民族未來的振興和發展。地球上的有限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載人航天能為解決這個人類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奠定基礎。
12 c 答案簡析:給飛船一個向上抬的力的是“緩沖發動機”。
13 b 答案簡析: a“給飛船向上抬的力越大”錯; c講反了; d“反之未必”錯。
14 c 答案簡析:試驗“從夏天到秋天”是因為測出的數據不一致,并非試驗的內容。
15 d 答案簡析:常識錯誤,減速一步到位宇航員將不能承受。